水虾子草
水虾子草 Shuǐ Xiā Zǐ Cǎo | |
---|---|
别名 | 鸭脷草、定经草、田素馨、紫熊胆、水辣椒、羊角草、田香蕉、飞凰草、米碎草、白芽江、蟹叉草 |
功效作用 | 清热,解毒,消肿。用于肺热咳嗽,喉炎,蛇咬伤,扭伤。 |
英文名 | Herb of Creeping Falsepimpernel |
始载于 | 《四川中药志》 |
毒性 | 无毒 |
归经 | |
药性 | 平 |
药味 | 甘、苦 |
水虾子草
【别名】鸭脷草、定经草
【来源】玄参科泥花草属植物泥花草Lindernia antipoda (L.) Alston [Ilysanthes antipoda (L.) Merr.;Ruellia antipola L.; Bonnaya veronicaefolia (Retz) Spr.],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用于肺热咳嗽,喉炎,蛇咬伤,扭伤。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