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叶千金藤
桐叶千金藤 Tónɡ Yè Qiān Jīn Ténɡ | |
---|---|
别名 | 毛千金藤 |
功效作用 | 清热解毒;祛风湿;止痛。主痈疖疮毒;咽喉肿痛;痄腮;风湿痹痛;痢疾;头痛;胃痛;劳伤疼痛 |
英文名 | Root of Hernandialeaf Stephania |
始载于 | 《植物分类学报》 |
毒性 | |
归经 | 胃经、肺经、大肠经、膀胱经 |
药性 | 寒 |
药味 | 辛、苦 |
Stephania hernandifolia (Willd.)Walp.
所属卷:Stephania Lour.
所属科:Menispermaceae
中文名:桐叶千金藤
文献来源:Stephania hernandifolia (Willd.)Walp.(1842);Diels(1910);H.S.Lo(1978).
Cissampelos hernandifolia Willd.(1805); Stephania japonica (Thunb.)Miers var.discolor(Miq.)Forman(1956).
形态特征
描述字段:藤本,老茎稍木质,枝很长,卧地时在节上生不定根,被柔毛。叶纸质,三角状近圆形或近三角形,长4-15厘米,宽4-14厘米,顶端钝而具小凸尖或有时短尖,基部圆或近截平,上面无毛或近无毛,稍有光泽,下面粉白,被丛卷毛状柔毛;掌状脉9-12条,向上的粗大,连同网脉两面均凸起,但下面更明显;叶柄长3-7厘米或稍过之,明显盾状着生,复伞形聚伞花序通常单生叶腋,很少2或几个生于腋生短枝上,总梗长1.5—5.5厘米,有2或3回伞形分枝,小聚伞花序多个在末回分枝顶端密集呈头状,小聚伞花序梗和花梗均极短;雄花:萼片6或8,排成2轮,倒披针形至匙形,有时狭椭圆形,长1.1—1.5毫米,黄绿色,被短毛;花瓣3-4,阔倒卵形至近圆形,长0.5—0.7毫米,稍肉质,无毛;聚药雄蕊长可达1毫米;雌花:萼片3-4,花瓣3-4,形状和大小与雄花相似或稍小;柱头撕裂状。 核果倒卵状近球形,红色,内果皮长约5-6毫米,背部有2行高耸的小横肋状雕纹,每行约10条,小横肋中部近断裂,两端高凸,胎座迹穿孔。花期:夏季;果期:秋冬。
地理分布
分布及生境: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常见,东北部(绥江)亦偶然可见,生疏林或灌丛和石山等处。分布于贵州南部、广西西部和四川(峨眉山)。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南至澳大利亚东部也有。
药用价值
【药 名】:桐叶千金藤
【来 源】: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桐叶千金藤的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一20克。
【别 名】:毛千金藤(《西藏植物名录》)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省区。
【拉丁名】:原植物桐叶千金藤 Stephania hernandifolia (Willd. ) walp
【考 证】: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
【中药化学成分】:全株含防己醇灵碱、高木防己硷、桐叶千金藤弗林硷及莲叶桐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