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泡草
尿泡草 Niào Pào Cǎo | |
---|---|
别名 | 羊卵泡 |
功效作用 | 利尿。治肝硬化腹水,血管神经性水肿,慢性肝炎浮肿。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陕甘宁中草药选》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平 |
药味 | 苦 |
【出处】 《陕甘宁中草药选》
【拼音名】 Niào Pào Cǎo
【别名】 羊卵泡
【来源】 为豆种植物苦马豆的果实。秋季采收,晾干。
【原形态】 矮小灌木,高20~60厘米,有疏生短伏毛。羽状复叶;小叶13~21,倒卵状椭圆形或矩椭圆形,长5~15毫米,宽3~6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基部宽楔形,上面无毛,下面有白色伏毛;小叶柄极短;托叶披针形,长约3毫米,有白色伏毛。腋生总状花序,花少数,淡红色,长12毫米;萼杯状,萼齿5;旗瓣圆形,顶端凹,基部具爪,两侧向外卷,翼瓣顶端尖,龙骨瓣比翼瓣长。荚果膜质,黄白色,矩圆形,有长柄,表面光滑。种子肾状圆形,褐色。
【生境分布】 生于河边、沟旁、地埂,沙质土地和盐碱地上。分布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性味】 微苦,平。
【功效与作用】 利尿。治肝硬化腹水,血管神经性水肿,慢性肝炎浮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0~30枚。
【摘录】 《中药大辞典》
|
1个分类: 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