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麸子
盐麸子 Yán Fū Zǐ | |
---|---|
别名 | 叛奴盐、盐肤子、盐梅子、盐梂子、木附子、假五味子、油盐果、盐麸子、盐肤木子、乌酸桃、红叶桃、红盐果、盐酸果、盐酸白 |
功效作用 | 生津润肺;降火化痰;敛汗止痢。主痰嗽;喉痹;黄疸;盗汗;痢疾;顽癣;痈毒;头风白屑 |
英文名 | Fruit of Chinese Sumac |
始载于 | 《开宝本草》 |
毒性 | 无毒 |
归经 | |
药性 | 凉 |
药味 | 酸 |
目录 |
基本资料
药名:盐麸子
别名:盐麸子、叛奴盐、盐梅子、木附子、盐肤木子、假五味子、油盐果、乌酸桃、红叶桃、红盐果、盐酸果、盐酸白
考证:出自《开宝本草》
科属分类:漆树科
拉丁文名:Fructus rhois chinensis
汉语拼音:yan fu zi
英文名称:Fruit of Chinese Sumac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us chinensis Mill.[Schinus indicus Burm.;Rhus semialata Murr.;R.javanica Thunb.]
功用与主治
性味:味酸;咸;性凉
功效分类:生津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洗;捣敷或研末调敷。
生态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2300m的石灰山灌丛、疏林中。
采收和储藏:10月采收成熟地时实,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植物形态
盐肤木,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10m。小枝棕褐色,被锈色柔毛,具圆形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及柄常有翅;小叶5-13,小叶无柄;小叶纸质,多形,常为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长6-12cm,宽3-7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边缘具粗锯齿或近无毛,叶背被锈色柔毛。圆锥花序宽大,顶生,多分枝,雄花序长30-40cm,雌花序较短,密被锈色柔毛;花小,杂性,黄白色;雄花花萼裂片卵形,长约1mm,花瓣倒卵形状长圆形,长约2mm,开花时外卷,雄蕊伸出,花丝线形,花药卵形;雌花花萼裂片较短,长约0.6mm,花瓣椭圆状卵形,长约1.6mm;花盘无毛;子房卵形,长约1mm,密被白色微柔毛;花柱3,柱头头状。核果球形,略压扁,径约4-5mm,被具节柔毛和腺毛,成熟时红色,果核径3-4mm。花期8-9月,果期10月。
参考资料
《中华本草》
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