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叶
菊花叶 Jú Huā Yè | |
---|---|
别名 | 容成 |
功效作用 | 清肝明目;解毒消肿。主头风;目眩;疔疮;痈肿 |
英文名 | Chrysanthemum leaf |
始载于 | 《名医别录》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平 |
药味 | 辛、甘 |
名称: 菊花叶。
别名:菊花叶(潮汕)、四季菊(揭阳)、野菊花叶(汕头)。
形态:本品为菊科菊属菊的白花者。人工栽培。多年生宿根草本。茎直立,带木质,多分枝。叶大小不一,互生,叶片卵形网状分裂,裂片有缺刻和锯齿。秋冬开花,头状花序,有大有小,外周为雌性舌状花,中央为两性筒状花。因栽焙历史悠久,花序大小颜色形状变态极多,在末开花时很难借茎叶察知花色,故自菊花叶在未开花前多凭栽培识别。
性味:昧甘苦,性寒,无毒。
主治:感冒头痛,风热赤眼,眼目昏花,腮腺炎,跌伤不省人事;外治疗疮,皮肤疮疸肿毒。
临床运用:
1.治疔肿:菊叶一握(冬用其根),捣汁服一升。(《纲目拾遗》)
2.治疔毒,及一切无名肿毒:白菊花叶连板,捶取自然汁一茶盅,滚酒调服;用酒煮服亦可,主用更妙。病重宜多服。渣敷患处,留头不敷,盖被睡卧出汗。(《寿世良方》菊花饮)
3.洽红丝疔:白菊花叶(无白者,别菊亦可,冬月无叶,取根),加雄黄钱许,蜒蚰二条,共捣极烂,从头敷至丝尽处为止,用绢条裹紧。(《纲目拾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