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花椒皮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野花椒皮
Yě Huā Jiāo Pí
别名 
功效作用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解毒。主风寒湿痹;筋骨麻木;腹冷痛;吐泻;牙痛皮肤疮疡毒蛇咬伤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拼音名】 Yě Huā Jiāo Pí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野花椒的根皮或茎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anthoxylum simulans Hance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剥皮,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野花椒 灌木,高1-2m。树干有时无刺,枝通常有皮刺及白色皮孔,皮刺基部肩宽可达2cm。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厚纸质;叶轴边缘有狭翅和长短不等的皮刺;小叶柄极短,项生小叶具柄,长0.5-1cm;小叶片5-11,卵圆形、卵状长圆形或广卵形,长2-5cm,宽1-3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两侧略不对称,边缘有细钝锯齿,两面及齿缝处均有透明腺点,上面密生短刺状刚毛,以中脉处最明显。聚伞状圆锥花序项生,长1-5cm;花单性花被片5-8,一轮;雄花雄蕊5-7稀为4或8,药隔须面现成三棱形,具深色腺点颗,花盘环形而增大;雌花心皮2-3,稀为1,背缝具腺点颗,花柱外弯,柱头略成钝三角形。成熟的心皮1-2,少为3,红色至紫红色,表面密集半透明的腺点,干后浮突,有短柄,长约2.5mm。种子近球形,径约4mm,黑色光亮。花期3-5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m以下的灌丛中,亦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及辽宁、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贵州等地。

化学成份】 根含生物碱茵芋碱(skimmianine),加锡弥罗果碱(edulinine),左旋-7-去羟基日巴里尼定(ribalinine),阿瑞罗甫碱(araliopsine)。

根皮含二氢白屈菜红碱(dihydrochelerythrine),氧化白屈菜红碱(oxychelerythrine),N-乙酰基番荔枝碱(N-acetylanonaine),茵芋碱(skimmianine),γ-崖椒碱(γ-fagarine),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木兰花碱(magnofflorine),8-甲氧基-N-甲基二甲吡喃喹啉酮(8-methoxy-N-methylflindersine)和木脂素芝麻素(sesamine),还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

【药理作用】 1.对横纹肌的作用 野花椒水溶性生物碱1mg/ml以2ml/min给家兔静注,发现家兔垂头现象的平均用药量为10.86mg/kg。这种作用可逆,并可被新斯的明对抗。9.4mg/kg给狗注射,可见明显肌松作用。雏鸡肌注可先风痉挛性麻醉,2min后呈松弛性麻痹。15-20mg/kg静注,可使家兔胫前神经-胫前肌收缩减弱,主要是神经脂肉接点被阻断,此作用亦可被新斯的明阻断。

0.05-0.1mg野花椒提取的“D水”部分对未孕大鼠离体子宫有一定兴奋作用,0.015-0.1mg对家兔离体肠这有张力增加并产生节律性收缩的作用。

2.其他作用 水溶性生物碱10mg/kg静注可使麻醉狗血压迅速下降,1min后心电图有频发性早搏,30min后逐渐恢复。

非水溶性部分有提高痛阈作用。

3.毒副反应 水溶性生物碱给小鼠腹腔注射,以筒化机率法测得LD50为19.85±0.027mg/kg;静脉注射,以序贯法测得LD50为3.61mg/kg。家兔连续静注3次,心、肝、肾可见轻度混浊和脂肪变,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性味】 辛;温

【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解毒。主风寒湿痹;筋骨麻木;腹冷痛;吐泻;牙痛皮肤疮疡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骨服:煎汤,6-9g;或研末,2-3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含漱;或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