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炎
外耳道的感染可以是局限的(疖肿)或累及整个外耳道(弥漫性外耳道炎).较常见于夏天游泳季节,并常称为泳者耳.
目录 |
疾病分类
外耳炎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局限性外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疖;另一类为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又称弥漫性外耳道炎。
病因学
弥漫性外耳炎由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或普通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很少为真菌等所引起.外耳道疖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一些人(如有过敏反应,牛皮癣,湿疹或脂溢性皮炎者)特别易患外耳炎.诱发因素包括进水或各种刺激物如喷发剂或染发剂液进入外耳道和由于要拭净耳道导致耳损伤.通过上皮的脱屑,像传送带那样运动由鼓膜外面向外传送脱屑,进行外耳道的自身清洁.患者用棉签人为地清洁外耳道(拭耳),干扰了自身清洁机制.由于拭耳的方向和上皮脱屑活动的方向相反,可将碎屑向耳道内推入,促使脱屑聚集.脱屑和耵聍吸收进入外耳道的水,引起皮肤的浸软,为致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
临床症状
外耳道皮肤外伤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时易发病,如挖耳、游泳进水、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脓液的刺激等。此外,有变应体质和糖尿病者易反复发作。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和变形杆菌等。 外耳道疖时耳痛剧烈,张口咀嚼时加重,并可放射击至同侧头部。多感全身不适,体温或可微升。当肿胀严重堵塞外耳道时,可有耳鸣及吸力减退。检查有耳廓牵引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有局限性红肿。红肿成熟破溃后,外耳道内积脓流出耳外,此时耳痛减轻。外耳道后壁疖肿严重者可使耳后沟及乳突区红肿,应注意与急性乳突炎鉴别。急性乳突炎者多有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发热较明显,无耳廓牵拉痛,而有乳突部压痛;有鼓膜穿孔或鼓膜明显充血,脓液较多;X 线乳突摄片示乳突气房混浊或有骨质破坏。
弥漫性外耳道炎急性者表现为耳痛,可流出分泌物。检查亦有耳廓牵拉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外耳道壁上可积聚分泌物,外耳道腔变窄,耳周淋巴结肿痛。慢性者耳发痒,少量渗出物。外耳道皮肤增厚、皲裂、脱屑,分泌物积存,甚至可造成外耳道狭窄。
治疗方法
泳者耳常可用1:1酒精和醋的合剂在游泳后立即冲洗耳道予以预防.酒精有助于除去耳道内的水分,而醋可改变耳道内的pH.除非有扩散的蜂窝织炎或其他感染向外耳道皮肤以外扩散的迹象外,很少必要行全身抗生素治疗.
在弥漫性外耳炎中,局部用抗生素及皮质类固醇有效.首先用吸引或干的卷棉子轻巧地清洁外耳道内感染脱屑.含0.5%硫酸新霉素和硫酸多粘菌素B10000u/ml的溶液,能有效治疗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局部加用皮质类固醇如1%氢化可的松可减轻肿胀和使抗生素渗入外耳道深层;每次滴,1日3次,持续7天.对外耳炎局部滴用2%醋酸,每次滴,1日3次,持续1天以改变外耳道酸碱度的治疗同样有效.局部加用1%氢化可的松可减轻肿胀并增强醋酸的效用.在发病的24~48小时内,用止痛剂常有必要,如口服可待因30mg,每4小时1次如果出现蜂窝织炎和有向耳道外扩散的趋势,可应用口服青霉素V250mg,每6小时1次,持续7天.如果患者对青霉素过敏,可改用相同剂量的红霉素.
外耳道疖应让其自行溃破引流,因切开排脓可导致耳廓软骨膜炎的发生.用口服抗链球菌的抗生素治疗.局部使用抗生素常无效.为止痛,有必要应用止痛剂,如口服可待因30mg,每4小时1次干热敷同样有助于止痛和加速痊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