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咬热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鼠咬热
Bkgsi.jpg


目录

  1. 基本介绍
  2. 疾病病因
  3. 流行病学
  4. 疾病分类
  5. 临床表现
  6. 诊断说明
  7. 鉴别诊断
  8. 实验检查
  9. 治疗说明
  10. 治疗注意
  11. 预防说明
  12. 参考

基本介绍

鼠咬热(rat-bitefever,sodoku)系鼠类疾病,人被鼠咬而传染。  

疾病病因

病原体有两种:一为小螺菌(spirillum minus)或称鼠咬热螺旋体,长约3~5μm,有鞭毛,运动迅速,其所致疾病为螺菌热(spirillnm fever,在日本称为sodoku)。另一种为念珠状链杆菌(streptobacillus moniliformis),长1~3μm,呈圆形、卵圆形或梭形等,其所致疾病为链杆菌热(streptobacillary fever)。美国麻省哈佛山曾由牛奶引起此病流行,乃因乳牛被鼠咬所致,故又称哈佛山热。解放前我国朱世镖(1940)曾从江西玉山报告鼠咬热1例,年龄是22个月。  

流行病学

近年来鼠害猖獗,老鼠咬人之事时有发生,尖锐的鼠齿在刺入人体的刹那间,即可将细菌病毒注入体内,而一些人(包括部分乡村医生)对鼠咬引起的疾病不甚了解,常导致误诊而延误治疗。 病原体为一种小型螺旋体或一种杆菌,依据病原的不同,症状各有不同。  

疾病分类

家鼠或其他啮齿动物咬伤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实为两种病原体各异、临床表现不尽相同的疾病。病原体分别是小螺菌及念珠状链杆菌,临床上也按病原体分类将鼠咬热分成两型。本病散发于世界各地,但病例较少,中国仅见小螺旋菌引起的报道。经抗生素治疗,预后较好。未经治疗者死亡率达10%。两型在感染方式、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各方面均有差异。

小螺菌型 病原体小螺菌(Spirillum minus)属螺菌科。长约3~6m, 似螺旋体,有2~6个规则螺旋,两端尖锐,每端有一根或一束鞭毛,运动活泼,革兰氏染色阴性,在人工培养基上不生长,通过动物接种可被检出。本型分布于世界各地,以亚洲为多。中国有散在病例报道,多在长江以南。鼠类是传染源,咬过病鼠的猫、猪及其他食肉动物也具有感染性。人被这些动物咬伤后得病,人群对本型普遍易感,以居住地卫生情况差的婴幼儿及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机会为多。人被病鼠咬伤后,小螺菌经伤口进入淋巴系统并引起局部淋巴结炎,进入血循环中可致菌血症毒血症潜伏期14~18天。起病急骤,表现寒战,高热达40℃以上,持续3~6日,随后体温迅速降至正常,经3~7天间歇,体温又升高。如此反复,呈回归热型。高热期间有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局部伤口肿痛坏死,形成硬结状表面有黑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触痛。半数病人的四肢、躯干出现大小不一的暗紫色皮疹,数量不多,可融合成片。重者发生谵妄昏迷、菌血症和毒血症。体温正常期间,症状缓解,皮疹消退。未经治疗者可如此反复6~8次。根据鼠咬史、回归型发热,伴有原发病灶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可作出临床诊断。于发热时取血作动物接种分离病原菌,或取伤口分泌物作显微镜检查,有助于确诊。此外半数患者血清瓦瑟曼氏反应和康氏反应阳性,也有诊断价值。对本病除作一般性治疗外,局部伤口要作处理。对小螺菌既往用砷剂治疗,现首选青霉素治疗。预后一般较好。灭鼠是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

念珠状链杆菌型 又称黑弗里尔热或流行性关节红斑症。病原念珠状链杆菌属弧菌科,革兰氏染色阴性,常呈链状排列,菌体中的念珠状隆起为菌体宽度的2~5倍。在含20%新鲜兔血清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兼性厌氧,加热至55℃,30分钟即可杀灭。传染源是野生或实验室饲养的鼠类等啮齿动物。人被病鼠咬伤或食入被病原菌污染的食物而发病。1928年国马萨诸塞州黑弗里尔有一次暴发,就是因食用了被病原菌污染的奶制品而发生的。中国至今无此型鼠咬热的报道。人体被病鼠咬伤后,伤口很快愈合,无硬结样溃疡;经消化道感染者,则无伤口。本型潜伏期1~7天(一般2~4天),起病突然,出现寒战、高热(间歇热或不规则热)、呕吐、头痛、剧烈背痛手掌及足心可见散在皮疹。多有关节红肿、疼痛,可有渗液,主要累及大关节。根据鼠咬史及临床表现即可考虑本病。发热期作血、关节渗液培养,若分离到病原菌即可确诊。血清瓦瑟曼氏反应和康氏反应阴性。若病后2~3周血清中测到特异凝集素,也有助于确诊。除一般治疗外,应用青霉素、红霉素作病原治疗,若伤口未愈则需作处理。防鼠、灭鼠是预防工作的重点。野外工作人员应作好个人防护。注重饮食卫生,切断消化道传播途径,防止暴发。  

临床表现

由小螺菌所致的鼠咬热,在咬伤之后,经过1~3周的潜伏期,原有的伤口又重新红肿和疼痛,出现水疱、坏死及下疳样溃疡。局部淋巴结显著增大,有间歇性发热(可高达40℃以上)、寒战、呕吐、肌痛关节痛及各种皮疹(斑疹丘疹荨麻疹等),以及脾脏增大症状,甚至发生惊厥。关节症状极少见。如不加疗,能每隔10~15日重发一次,可致贫血营养不良。一般在多次发作时,症状越来越轻微,几次后自愈。白细胞总数稍有增加,可出现贫血。血清华氏及康氏反应多假阳性

由链杆菌所致鼠咬热,潜伏期短,一般在1周内(2~7天)就发热,出现斑丘疹,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上呼吸道症状。没有淋巴结炎。热度的重发,没有小螺菌所致的那样规律性。白细胞往往高达(20~30)×109/L(2~3万/mm3)。即使未予治疗,大多自然痊愈。  

诊断说明

对小螺菌所致病例,除鼠咬史外,须从患者的血液关节液或局部脓液寻找病原体,或在黑地映光镜下检出螺旋体,或将涂片染色后检查。如将血液接种小白鼠、豚鼠或兔的腹膜内,1周后检查血液及腹腔液,易于发现此病的小螺菌。因为小动物本身可带这类病原体,在接种前须先检查血液,以肯定它没有这种感染,然后再接种。对于链杆菌所致的病例,除上述方法找病原体外,可用气-液相色谱法(1985)作快速诊断,还可利用血清学方法检查凝集素的存在。  

鉴别诊断

主要是鉴别小螺菌病例与链杆菌病例。此外,应与疟疾慢性脑膜炎菌血症、野兔热、猫抓热、立克次体病及川崎病相鉴别。

两种鼠咬热病例的鉴别诊断

小螺菌病例

链杆菌病例

潜伏期

较长(1~4周)

较短(7~10天之内)

出现全身症状时

咬伤处可见红肿、溃疡

咬伤处不再出现病态

发热

多间歇性

多持续性

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

较少见

多见(约50%)

假阳性梅毒血清反应

多见(50%)

少见(15%)  

实验检查

(1)血培养或暗视野检查发现致病菌

(2)病程后期特异性抗体效价增长4倍以上。  

治疗说明

青霉素对小螺菌及链杆菌所致病例都有特效,尤其对小螺菌更为敏感。一般只须1次30万U的普鲁卡因青霉素肌肉注射,就能控制感染。对感染时间较长者有时须连续注射6~7日才能痊愈。对链杆菌病例青霉素需用量较大,每日约100~120万U,疗程10日。对少数顽固病例可加用四环素。对青霉素不敏感的病例可用四环素或链霉素代替。对两种病原体不易分清的病例,亦宜治以较大量青霉素。  

治疗注意

1.小螺菌型鼠咬热首剂青霉素注射时应注意赫氏反应的发生。

2.病原菌为L型耐药菌者,青霉素剂量加大至每日600万U以上(成人),儿童则按 10/l丁U/kgo

3.若并发心内膜炎、肺脓疡,则青霉素每日剂量应增至1 200万U以上。  

预防说明

以灭鼠为最重要的预防措施。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