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
目录 |
基本概述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它多有遗传因素和家族因素,好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多见于拇趾的跖趾关节,也可发生于其他较大关节,尤其是踝部与足部关节。
主要表现为关节的剧痛,常常为单侧性突然发生。关节周围组织有明显肿胀、发热、发红和压痛。作血尿酸检查可以确诊。应用药物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痛风分原发性和继性两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突出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和结缔组织结构(特别是软骨、滑膜)的尿酸钠晶体沉着。原发者多,少数病人由于代谢性疾病如次别嘌呤-咖啡因酶(enzymehypox-anthineguanine)、磷酸核糖基转移糖(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缺乏时产生的高尿酸血症称为继发性痛风。
痛风性关节炎产生的个根源就是就是尿酸高,所以我们就有必要先了解尿酸的来源:
尿酸是嘌呤(Purine)代谢的最终产物。在大自然界中,只有人类、鸟类及某些灵长类是以尿酸为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其它低等生物则有酶可以将尿酸进一步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化合物。嘌呤核苷酸是组成核酸(DNA和RNA)的基本成分。嘌呤核苷酸包括腺苷酸和鸟苷酸两种。
尿酸的来源
一、内源性
核酸我们熟知的DNA和RNA氧化分解产生嘌呤,嘌呤在肝脏氧化成(2,6,8-三氧嘌呤)就叫尿酸。约占体内总尿酸的80%。所以尽早使用抗氧化剂,可以减少绝大多数尿酸的产生。
二、外源性
从食物中核苷酸分解而来。约占体内总尿酸的20%。对高尿酸血症而言,内源性代谢紊乱比外源性因素更重要。
病因
发病有家族倾向,遗传模式尚不清楚。关于痛风性关节病的发病机理,许多学者普遍认为与多形核白血球有关。痛风时滑膜组织和关节软骨释放的尿酸钠晶体被关节液的白血球吞噬。白血球又破坏释放出蛋白酶和炎性因子进入滑液。酶炎性因子使关节中的白血球增多,于是有更多的吞噬了尿酸盐结晶的白血球相继破裂释放出酶和炎性成分,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导致急性滑膜炎和关节软骨破坏。痛风结石是围绕尿酸盐结晶产生的大小不同的晶体肉芽肿。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如果血中尿酸浓度长期高于这个饱和点,医学上称为“高尿酸血症”。
进食含有过多嘌呤成份的食品,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身体未能将嘌呤进一步代谢成为可以从肾脏中经尿液排出之排泄物。血中尿酸浓度如果达到饱和溶解度的话,这些物质最终形成结晶体,积存于软组织中。如果有诱因引起沉积在软组织如关节膜或肌腱里的尿酸结晶释出,那便导致身体免疫系统出现过敏而造成炎症。
饮酒容易引发痛风,因为酒精在肝组织代谢时,大量吹收水份,使血浓度加强,使到原来已经接近饱和的尿酸,加速进入软组织形成结晶,导致身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敏感)而造成炎症,痛风古称“王者之疾”,因此症好发在达官贵人的身上,如元世祖忽必烈晚年就因饮酒过量而饱受痛风之苦。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结论:“太监不会得到痛风,女人在更年期以后才会得到痛风,年轻男性除非荒淫无度才会得到痛风。”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化验、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但完全确诊要由滑膜或关节液查到尿酸盐结晶作出因为牛皮癣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时尿酸含量也升高。
典型的首次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多为单关节炎,以第一跖趾及拇趾关节为多见,其次为踝、膝、肘、腕、手及足部其他关节。急性期多起急骤,常在夜间突发,可因疼痛而醒并且彻夜不能入睡。病情反复发作,则可发展为多关节炎,或游走性关节炎。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大关节受累时常有渗液。可伴有发热、寒战、疲倦、厌食、头痛等症状。一般历时1-2周症状缓解。局部皮肤红肿转为棕红色而逐渐恢复正常。有时可出现脱屑和瘙痒。慢性期尿酸钠在关节内沉着逐渐增多,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缩短,受累关节增多,疼痛加剧,炎症不能完全消退,出现痛风石,痛风石以关节和肾脏较多见,外耳的耳轮、跖趾、指间和掌指关节等处也会出现痛风石,随着风石的不断沉积增多,导致关节肥大、畸形、僵硬、活动受限。
发病开始可累及包括第一跖趾关节在内的2个或3个关节。第一跖趾关节病变约占痛风病人的50%,为本病多发关节。踝、跗、膝、肘和腕关节也可见到。近年来由于抗癌治疗的开展,继发性痛风有增加趋势。原发性痛风掌发现于40岁以上男性,女性较少且多为绝经期妇女,通常分为4期:
(一)无症状期 时间较长,仅血尿酸增高,约1/3病人以后有关节症状。
(二)急性关节炎期 多在夜间突然发病,受累关节剧痛,首发关节常累及拇趾关节,其次为踝、膝等。关节红、肿、热和压痛,全身无力、发热、头痛等。可持续3~11天。饮酒、暴食、过劳着凉、手术刺激、精神紧张均可成为发作诱因。
(三)间歇期 为数月或数年,随病情反复发作间期变短、病期延长、病变关节增多,渐转成慢性关节炎。
(四)慢性关节炎期 由急性发病至转为慢性关节炎期平均11年左右,关节出现僵硬畸形、运动受限。30%左右病人可见痛风石和发生肾脏合并症以及输尿管结石等。晚期有高血压、肾脑动脉硬化、心脏梗塞。少数病人死于肾功能衰竭和心血管意外。继发性痛风病程相似,继发于血液病、糖原储存病的间歇期较短。 血尿酸检查增高,最高达20mg%(正常:男7mg%,女6mg%)。偏光显微镜发现关节滑液中吞噬了尿酸盐结晶的白血球。急性期时白血球增高,血沉加快。 X线检查显示关节软骨下骨的穿凿样破坏以及局部的骨质疏松、腐蚀或皮质断裂,关节间隙狭窄和边缘性骨质增生。痛风结石可为钙化阴影。【好发部位】
脚趾及趾关节是痛风性关节炎最好发的部位,其中又以脚拇趾关节最为常见,其次为跗、踝、跟、手指关节,再次为掌指关节及腕、肘、膝关节等。较大的关节如髋、肩、骶髂、关节受累机会较少。而下颌、胸锁、脊柱、胸肋等关节发生痛风性关节炎则更为少见。痛风性关节炎主要侵犯手、脚、踝、腕等人体末端的小关节,而躯干部位的关节较少发生痛风性关节炎。这是因为这些末端的小关节具有以下几个有利于血尿酸沉积的特点:(1)末端小关节皮下脂肪很少,血液循环差,皮肤湿度较躯干部位低,血尿酸易于沉积。(2)末端小关节由于血循环较差,组织相对缺氧,局部PH值(即酸碱度)稍低,亦有利于尿酸沉积。躯干部的关节如髋、骶、脊柱、胸肋等关节,局部均有肌肉及较多的脂肪组织胞围,温度比末端四肢的小关节高,血管也较丰富,血循环较末端关节好,局部PH值不低,因而尿酸不易沉积,发生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石的机会就少。
临床诊断
临床表现、化验、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但完全确诊要由滑膜或关节液查到尿酸盐结晶作出,因为牛皮癣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时尿酸含量也升高。
早期多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滑囊炎、化脓性关节炎、急性蜂窝组织炎等与类风湿关节炎鉴别点:女性多见,常侵犯小关节,无痛风急性发作特点软组织肿胀以关节为中心,呈梭形,而痛风以骨缺损为中心呈不规则肿胀,骨破坏比痛风小,且有普遍骨质疏松对秋水仙碱治疗无效。与足部急性蜂窝组织炎鉴别点:为软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炎症,常有感冒史很少见于夜间突然发作;不侵及关节或具有关节症状;全身症状重并见寒战及白细胞增多等症状;此外,年龄不受限制,且治疗后不会多次复发与单纯拇趾滑囊炎的鉴别点:常有外伤史或局部慢性损伤性刺激因素,在拇趾多见于拇外翻,鞋子大小等局部摩擦或足部负重不正所引起;不经治疗或病因纠正不易自行消退,此外发作时间,疼痛程度都没有痛风严重对秋水仙碱治疗无效。其他应与假性痛风鉴别:该病为焦磷酸盐代谢障碍所致,多见于老年人主要侵犯部位以大关节为主(常见膝关节),四肢关节少见,急性发作很像痛风也可夜间发作,但较轻,后期可致关节畸形 X片可见软骨钙化,关节穿刺液检查示雪花样焦磷酸盐钙结晶,对秋水仙碱治疗无效
在临床上遇到中老年男性肥胖者,突然出现第一跖趾关节或踝关节、足背等单关节红肿剧痛,对秋水仙碱治疗有特效,1周左右症状缓解,伴有或不伴有血尿酸增高者,可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当前国内外多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于1977年制订的诊断标准:
(1)急性关节炎发作一次以上,在1天内即达到发作高峰。
(2)急性关节炎局限于个别关节。整个关节呈暗红色。第一拇指关节肿痛。
(3)单侧跗骨关节炎急性发作。
(4)有痛风石。
(5)高尿酸血症。
(6)非对称性关节肿痛。
(7)发作可自行停止。
凡具备上述条件3条以上,并可排除继发性痛风者即可确诊。
辅助检查
1.急性发作期可有白细胞增高血沉加快;慢性期可见痛风石,一般基本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可确诊。
2.部分病人可有肾功能障碍或痛风并发肾功能损害及并发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之可能所以需酌情检查可选检查专案。
治疗措施
包括全身和局部两方面。药物以秋水仙碱(colchcine)使用较多,此外尚可选用保太松或消炎痛。血清尿酸持续上升也可用羧苯磺胺,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盐的再吸收起到治疗作用,为有效的治疗药物之一。如存在肾脏疾病,通常选用别嘌呤治疗。急性期,关节内注射类固醇,制动关节和冷敷局部能明显减轻症状。有时,痛风性关节炎为了减轻关节疼痛和恢复关节功能,可选择关节成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应用药物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注意事项:
1.急性发作时应注意卧床休息,局部用冷敷。
2.不食含嘌呤量高的食物,如肝、肾等内脏及豆制品等。多饮水。忌酒,特别是啤酒。
4.遵医嘱服药。
预防
高血尿酸症虽非痛风性关节炎的直接原因但它的存在可以引起痛风的复发,故应及早对无症状的高血尿酸症做出诊断,并及时使用促进尿酸排出或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使尿酸恢复正常,此乃本病的预防关键。具体措施有:
1不进高嘌呤饮食,如动物的心、肝肾和脑。要避免肥甘厚腻之味,体重超重者当限制热卡摄入必须限制饮酒或禁酒。
2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及时消除紧张情绪。
3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固定冷敷24小时后可热敷,注意避寒保暖,宜大量饮水迅速中止急性发作。
4有痛风家族史的男性应经常检查血尿酸,如有可疑,即给予预防性治疗
5为了防止复发,可长期服用小剂量秋水仙碱,也可服用小剂量丙磺舒
7局部破溃者,可按一般外科处理。
病人食谱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在我国并非少见,尤其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此病易与其它关节病变相混淆,导致病人长期盲目求医服药,久治不愈,严重者不仅引起关节疼痛、关节畸形、痛风石沉积,甚至发生肾功能衰竭。本病还常与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并存,因此加强对痛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病多属体内先天性嘌吟代谢紊乱所致,现已查明其中一部分与体内酶的缺陷有关,因此目前尚缺乏病因治疗,在这种情况下,配合合理的饮食治疗对控制病情发展就十分重要。
饮食是痛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外源性嘌呤和尿酸的主要来源,尿酸主要是从饮食中核苷酸分解而来。约占体内总尿酸的20%。对高尿酸血症而言,内源性代谢紊乱比外源性因素更重要。如果血尿酸高,嘌呤高,痛风就形成了一个反应链。因此得了痛风不能吃什么和能吃什么就相当重要,患者必须在痛风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痛风饮食的问题。
下面提供的是我们日常饮食每100克食物中嘌呤含量值,供读者关于痛风饮食的参考(每100克中/毫克 ):
食物名称 | 嘌呤 | 食物名称 | 嘌呤 | 食物名称 | 嘌呤 |
面粉 | 2.3 | 小米 | 6.1 | 大米 | 18.1 |
大豆 | 27.0 | 核桃 | 8.4 | 栗子 | 16.4 |
花生 | 33.4 | 洋葱 | 1.4 | 南瓜 | 2.8 |
黄瓜 | 3.3 | 番茄 | 4.2 | 青葱 | 4.7 |
白菜 | 5.0 | 菠菜 | 23.0 | 土豆 | 5.6 |
胡萝卜 | 8.0 | 芹菜 | 10.3 | 青菜叶 | 14.5 |
菜花 | 20.0 | 杏子 | 0.1 | 葡萄 | 0.5 |
梨 | 0.9 | 苹果 | 0.9 | 橙 | 1.9 |
果酱 | 1.9 | 牛奶 | 1.4 | 鸡蛋 | 0.4 |
牛肉 | 40.0 | 羊肉 | 27.0 | 母鸡 | 25~31 |
鹅 | 33.0 | 猪肉 | 48.0 | 小牛肉 | 48 |
肺 | 70.0 | 肾 | 80.0 | 肝 | 95.0 |
桂鱼肉 | 24.0 | 枪鱼 | 45.0 | 沙丁鱼 | 295 |
蜂蜜 | 3.2 | 胰 | 825.0 | 凤尾鱼 | 363 |
1、嘌呤含量少或不含嘌呤的食品:精白米、玉米、精白面包、馒头、面条、通心粉、苏打饼干、卷心菜、胡萝卜、芹菜、黄瓜、茄子、甘蓝、莴苣、南瓜、西红柿、萝卜、山芋、土豆、泡菜、咸菜、龙眼、卷心菜、各种蛋类、牛奶、炼乳、酸奶、麦乳精、各种水果及干果类、糖果、各种饮料包括汽水、茶、巧克力、咖啡、可可等,各种油脂、花生酱、花生、杏仁、核桃、果酱等。
2、每100克中嘌呤含量<75毫克的食品:芦笋、菜花、四季豆、青豆、豌豆、菜豆、菠菜、蘑菇、麦片、鲱鱼、鲥鱼、鲑鱼、金枪鱼、白鱼、龙虾、蟹、牡蛎、鸡、火腿、羊肉、牛肉汤、麦麸、面包等。
3、每100克中嘌呤含量75毫克~150毫克的食品:扁豆、鲤鱼、鲈鱼、梭鱼、鲭鱼、贝壳类水产、熏火腿、猪肉、牛肉、牛舌、小牛肉、鸡汤、鸭、鹅、鸽子、鹌鹑、野鸡、兔肉、羊肉、鹿肉、肉汤、肝、火鸡、鳗鱼、鳝鱼。
4、每100克中嘌呤含量150毫克~1000毫克的食品:胰脏825mg、凤尾鱼363mg、沙丁鱼295mg、牛肝233mg、牛肾200mg、脑195mg、肉汁160~400mg 。
痛风不能吃什么?
1、动物内脏:如胰脏、肝、肾、骨髓、大肠(含嘌呤高)。蔬菜:菠菜、芹菜、小萝卜等;
特别注解:因为菠菜等植物富含草酸,容易导致高草酸尿成倍增长,使得尿酸急增,加重肾脏负担。
2、海鲜、贝壳类水产等:
特别注解:龙虾、蟹、牡蛎等海鲜、贝壳类水产,绿藻类不能吃的原因:因为这些食物富含多糖,高蛋白质等,这些会加重肾脏分解的负担,尿酸增高,所以不宜多吃。但这些食物中有的富含自然界最强抗氧化剂虾青素,可以减少80%的尿酸来源,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最好的办法就是痛风患者用虾青素的纯品来补充,而不宜用“拼死吃河豚”进食以上食物的办法补充虾青素了。
3、。。。。。。。更多详细内容见扩展阅读1。
但如果病人是痛风或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兼糖尿病就比较麻烦了,就不能从食物中摄取“强治剂”胰岛素(如猪胰脏含嘌呤高)、抗氧化剂(如虾蟹等含高蛋白,多糖)、免疫系统调节剂(一般为多糖类菌种如菇类、木耳等痛风饮食忌),和清毒剂(如大豆、绿豆等含嘌呤高)。这类病人的痛风饮食要相当讲究,一般要在专业人士下指导痛风治疗和痛风饮食。如服用无糖和高蛋白的纯虾青素胶囊和食用级二甲基砜(MSM),虫草素、甘草素等配合治疗更加安全可靠。
预防风湿病的必要措施
1. 增强体质,加强抗病能力:平日应加强锻炼,提高耐寒能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2. 及时治疗链球菌感染:常见的链球菌感染的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中耳炎、鼻窦炎、皮肤丹毒或脓疱疹,还有猩红热等。一旦发生这些疾病,要及时应有有效抗生素(一般应有青霉素即可)治疗,疗程约7~10天。
3. 长期药物预防:对于反复发生或迁延不愈的链球菌感染患儿,以及初次发病的风湿病患儿,可应用长效青霉素注射液每月肌注20万单位,或每两周肌注60万单位。前者为了预防风湿病的发生,后者为了防止风湿病的复发,都有一定效果。
清除慢性病灶:如有慢性扁桃体炎、龋齿、慢性鼻窦炎等,应及早清除,如做扁桃体摘除术、修补或拔除龋齿等。对于已经得了风湿病的孩子,应在无疾病活动性时实施手术。
痛风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区别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痛风性关节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二者无论是在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上,均有明显的区别。由于类风湿关节炎也常发生于手指、足趾等小关节,发作时也以疼痛、肿胀、活动障碍等表现为主,病程较久者也会造成关节畸形与破坏,在急性发作时又可伴有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故常易与痛风性关节炎,尤其是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型混淆而造成误诊。因此,病人对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关节炎各自的特点与区别,应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慢性对称性多个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全身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搞清楚,但一般认为和自身免疫异常有关。本病多见于30岁以上的女性。关节的基本病变是滑膜炎,由急性多次反复发作后转为慢性。最后的结果是关节腔受到破坏、关节面被侵蚀、发生关节纤维化和强直、错位、甚至骨化,关节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类风湿性关节炎大多数为对称性的多关节炎,受累的关节以双手掌指关节及指关节为最多见。关节疼痛、肿胀,但表皮极少发红。关节僵硬以早晨起床后为最明显,称之为“晨僵”。病程较久者,指间关节可呈现梭形肿胀。慢性后期的病人,关节周围肌肉出现萎缩,关节畸形,尤其是手指可呈屈曲状,严重影响手的功能,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在关节周围,尤其是关节隆突部位及经常受压处(例如肘关节的鹰嘴突)可出现类风湿结节,这种结节性质与痛风结节完全不同。它在经过治疗后可完全消失。在实验室检查方面,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血中可以查到类风湿因子,血液免疫学检查也可发现不正常。例如血补体c3可降低、冷球蛋白升高,血浆蛋白电泳早期α2增加,慢性期γ球蛋白升高。血尿酸及24小时尿中尿酸测定则正常。
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用秋水仙碱治疗有明显的效果,而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则无效。此外,类风湿性关节炎尚有关节外的一些表现,例如风湿性血管炎、心包炎、胸膜炎等,但很少引起肾脏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