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皮肤科的心身问题
医学心理学 |
|
皮肤,作为机体与环境的界面,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体温和体液的调节。从器官系统看,皮肤血流量改变而致的色泽改变可以作为情绪反应的一个方面;皮肤的感觉机能(痛、温、触、压)又使它成为躯体“自我”的基础。躯体接触对于儿童的早期发育有重大意义。
一、异常皮肤感觉
(一)全身搔痒症
痛、痒是由同一传入纤维输送的,其区别仅在于冲动的频率不同。但迄今对搔痒发生的神经体液基础仍未弄清。
全身性心原性搔痒症是指没有器质性原因或者说是不存在持续的器质性原因,情绪冲突可能与其发生有关。
(二)局部搔痒症
1.肛门搔痒症 本病常有局部刺激史(如蛲虫病、霉菌感染)、或全身性因素(如营养缺乏及药物中毒等),用传统的常规处理无效。这是一种足以干扰工作和社交活动的不适感觉。对大批病人的研究发现,发病前就有人格偏离。且常因情绪障碍而促进或使其保持。有人认为,这种病人有特异精神因素。并认为许多特质是在幼年时对父母训练排便的顺从或对抗的结果。
2.会阴搔痒症 同上。也有局部及全身性特异的躯体原因。
二、异常的皮肤表现
(一)多汗症
恐惧、盛怒及紧张可以引起汗腺分泌。人类出汗有情绪性及温热性两种形式。情绪性出汗主要在手掌、足底及腋部;而温热性出汗则多见于前额、颈部、躯干及手背和前臂。
多汗症可以视为由植物性神系统中介的焦虑现象,应注意与药物引起的多汗相区另。在长期应激下,过多的出汗可致许多与原发情绪无关的继发性皮肤改变,如发疹、起泡以及感染等。
(二)荨麻疹
荨麻疹性损害的原因涉及到许多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的因素。急性病例常有变态反应的基础,而在亚急性、慢性及反复发作时,则找不出变态反应的因素,多数人认为情绪是某些荨麻疹发生的原因或有促进作用。
(三)遗传过敏性皮炎
遗传过敏性皮炎最许多湿疹性皮炎中受情绪影响最强的一种。痒感与可见损害不成比例。有人认为皮肤损害是由原发性的痒感导致搔抓所致。因此常称为神经性皮炎。所以称之为“特应性”(atopic),是指这是一种变态反应障碍。但是,变态反应性因素与情绪性因素之间的特关系还远未澄清。
约有近80%(77/99)的病人的在皮炎发生前有扰乱情绪的生活事件;在147次发作中,起病、加重、复发均与情绪障碍性情境有关(Wittkower及Edgell,1957)。儿童患者在亲子关系方面有母亲排斥的因素,这种排斥可以公开,也可以是隐藏在强烈过度保护形式的反应中。
银屑病与遗传有关,但主要原因不明。已肯定可促使病情加重的因素中也包含情绪性应激。情绪障碍常出现在发病或加重之前。在应激性交谈期间,患者的皮肤湿度增加和反应性充血的阈值降低。在给予保证后,又恢复正常。从精神病学角度去检查银屑病的患者,发现约占半数有情绪性适应不良。情绪障碍的幅度很大,既无一致的人格类型又无特异性的冲突型式。银屑病的病情可以在波动的情绪状态下发展,也可以与心理因素无关。
(五)心源性紫癜
Ratnoff及Agle(1968)提出了心原性紫癜这一名称来代替早年的“自体红细胞过敏”(autoerythrocyte sensitization)。起病为突然的疼痛使病人注意到躯体某一部位皮肤上的疼痛性青肿隆起,随即转为血肿而成阏斑,持续一周以上,疼痛程度剧烈。
早期的作者们注意到前驱的躯体创伤,怀疑本病是病人对因创伤后释入组织的自身红细胞过敏所致,而且可以用自己内注射复制损害来证实这种敏感性,并以此作为诊断手段。但以后发现,在催眠条件下暗示病人也可引起特征性损伤,并证实许多病例与心理应激相关。因此,Agle等(1960)提出如下机制:对损伤的想象可引起局部释放缓激肽样特质而引起皮肤损害。
眼、耳鼻咽喉科中的心理问题 | 口腔科的心理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