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acute tonsillitis)是腭扁桃体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炎症,常伴有一定程度的咽粘膜及咽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中医称为“乳蛾”、“喉蛾”或“莲房蛾”。常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
目录 |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腺病毒也可引起本病。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也不少见。细菌可能是外界侵入的,亦可能系隐藏于扁桃体隐窝内的细菌,当机体抵抗力因寒冷,潮湿,过度劳累,体质虚弱,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等因素骤然降低时,细菌繁殖加强所致。有时则为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及猩红热等。急性扁桃体炎往往是在慢性扁桃体基础上反复急性发作。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虽因其病理改变不同分为卡他性,隐窝性及滤泡性扁桃体炎等三型,但就诊断和治疗而言,可分为急性充血性扁桃体炎和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两种。
全身症状
起病急、恶寒、高热、可达39~40°C,尤其是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呕吐或昏睡、食欲不振、便秘及全身酸困等。
局部症状
咽痛明显,吞咽时尤甚,剧烈者可放射至耳部,幼儿常因不能吞咽而哭闹不安。儿童若因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时可妨碍其睡眠,夜间常惊醒不安。
查体
患者呈急性病容。咽部黏膜呈弥漫性充血,以扁桃体及两腭弓最为严重。腭扁桃体肿大,在其表面可显黄白色脓点,或在隐窝口处有黄白色或灰白色点状豆渣样渗出物,可练成一片形似假膜,下颌下淋巴结常肿大。
诊断
急性扁桃体炎一般都具有典型之临床表现,故不难诊断。血、尿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及咽拭子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对于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有其重要意义。须注意与咽白喉、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溃疡膜性咽峡炎、单核白细胞增多症,粒性白细胞缺乏症及淋巴白血病等相鉴别。
治疗
治疗措施包括:
- 解热镇痛抗炎药,可以起到止痛、消炎、降温的作用,本类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 如果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则抗生素是必要的,首选青霉素或阿莫西林。对青霉素类过敏的患者可用头孢霉素(可能也对该类过敏)或大环内酯类代替。
常用药物为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根据病情轻重决定用药途径,能口服的尽量不静脉用药。
- 中医中药:中医理论认为本病是内有痰热、外感风火,应该疏风清热,消肿解毒。常用银翘柑橘汤或青咽防腐汤。中医中药在治疗本病上有一定的作用,某些时候比西药疗效更好,中西医应该相结合运用。
- 局部治疗:常用复方硼砂溶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1:5000呋喃西林液漱口,有助于缩短病程。
- 手术治疗:本病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因此,对于已经有并发症或慢性倾向的患者,可在急性炎症消退后行扁桃体切除术。
中医针灸治疗
体针
(一)取穴
扁桃穴位置:双侧下颌角前下0.5寸处。
(二)治法:主穴为主,每次选用一组,可单独应用,亦可交替轮用,据症情酌加配穴。每次选穴2~3个。第1组穴,头面部仅取患侧,四肢针双侧。少商、鱼际以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行提插加捻转,强刺激泻法。第2组穴,双侧均取,扁桃穴宜快速进针,针尖指向咽部,使针感达到咽部且有酸困胀之感觉。内庭用泻法。均留针15~20分钟,小儿可不留针。每日~2次。
耳针
(一)取穴
主穴:分组。1、咽喉、扁桃体;2、耳轮4、6耳背静脉。
配穴:少商,商阳(体穴)。
(二)治法
主穴每次选一组,二组可单独用亦可交替轮用,效不佳改配穴。第一组,先寻得两穴的压痛点,毫针刺入,以捻转法行强刺激,留针30分钟到1小时;或者每穴注入0.1毫升注射用水或10单位青霉素(须先作皮肤过敏试验);第二组,在耳轮4、6及耳背静脉明显处,以三棱针或毫针(小儿)刺破,挤出血2~3滴。少商、商阳亦可刺血。上法均每日1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626例,有效率为90.1~100%[4~8]。
穴位注射
(一)取穴:主穴:合谷、翳风、足三里。配穴:曲池、行间、照海、大椎。
(二)治法:药液:生理盐水、维生素B1(含量50毫克/毫升)、鱼腥草注射液,任选一种。
主穴为主,效不佳时改配穴。每次取2~3穴(头面部取患侧,四肢可取一侧或双侧),根据穴位区肌肉丰厚情况,每穴注入0.3~1.0毫升药液。应在注射针头得气的条件下推药。每日1次,重者2次。
灯火灸
(一)取穴:主穴:角孙。
(二)治法:先将角孙穴(患侧)处的头发自然分开,暴露出皮肤。取一缠线之灯芯草,一端浸入食油内约2厘米长,点燃后迅速点烧穴位皮肤,一点即起,此时可闻得“叭”的声响,火灸部位即呈微红。火灸穴位1次即可,个别效不满意者次日再作1次。
刺血(之一)
(一)取穴: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令患者取坐位,头稍向后倾,助手将其头部固定。术者右手持消毒之三棱针,左手持压舌板。患者张嘴,用压舌板按压舌体,暴露病变之扁桃体。消毒后,即快速进针,刺向扁桃体,每侧用针尖点刺2~4处(如扁桃体有脓性分泌物时,则向该处刺入),刺出血即可,让患者将血性分泌物吐出,并嗽口。每日1次,2次为一疗程。
拔罐
(一)取穴:主穴:大椎。
(二)治法:嘱病人正坐,略低头,暴露穴区。行常规消毒后,快速进针至皮下,缓缓直刺,至得气后,行捻转结合小提插1~2分钟之后,即予拔针。然后取不易传热之桔皮或大片姜片、青链霉素瓶盖,置于大椎穴上,上放一团浸有95%酒清之棉球,点燃后即扣上玻璃罐具或直接用真空拔罐器吸拔,留罐15~20分钟,至局部出现深红色或瘀斑后,去罐。每日~2次,连续治疗,不计疗程。
刺血(之二)
(一)取穴:主穴:少商。配穴:合谷。
(二)治法:主穴二侧均取,用三棱针点刺约1分深,挤出1~2滴血,用消毒棉球压迫针孔。可配合以28~30号毫针直刺合谷,亦取双侧,施中强刺激,留针20分钟。每日1次,3~5次为一疗程。
护理
①适当休息,多饮开水,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禁食辛辣烧烤之物,戒烟酒,忌鱼虾羊肉。吞咽困难者,宜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以利吞咽,减轻疼痛。高热难咽者,应适当补充液体。
②避风寒燥气,室内宜湿润痛风。
③密切观察病情,掌握时机,及时放脓,以利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李树彬。针刺合谷、少商、颊车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天津医药杂志 1966;(4):312。
[2]罗殿俊。针灸治疗150例急性扁桃腺炎的疗效观察。江苏中医 1966;(5):9。
[3]上海海员医院。针刺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上海中医药杂志 1958;(12):43。
[4]上海市耳针协作小组。耳针的应用及其实验研究。上海中医药杂志 1962;(2):20。
[5]李银山。耳穴注射青霉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中国针灸 1983;3(6):5。
[6]顾天培。耳背静脉点刺出血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简介。新医药学杂志 1975;(7):48。
[7]大连十六中学。耳穴割治疗法治疗扁桃体炎。医药卫生 1975;(2):49。
[8]司徒汉蔚。井穴点刺出血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1;(6):24。
[9]陕西省中医研究所。穴位注射生理盐水治疗急性扁桃体腺炎153例临床报告。针灸杂志 1965;(1):16。
[10]人民解放军5379部队医院外科。穴位注射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新医学 1975;(3):166。
[11]陈美秀。灯芯草火灸治疗急性扁桃体炎316例报告。新中医 1977;(2):35。
[12]宗士纯。针刺治疗急性扁桃体炎200例疗效观察。河北中医 1988;10(2):16。
[13]金龙洙。拔火罐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及急性喉炎400例。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6;6(8):493。
[14]王全仁,等。三棱针点刺少商为主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164例。针灸学报 1989;6(1):33。
[15]刘晓琴,等。针剌扁桃穴治疗急性扁桃体炎68例。 中国针灸 1997;17(8):480。
参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