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对泌尿系统糖尿病筛检有重要价值,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随着科技发展,尿常规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包括的检查项目已经由传统的手工“尿蛋白”加“显微镜检查”时代发展到半自动、全自动的仪器化检测时代。

目录

  1. 尿常规项目内容
    1. 1、尿色
    2. 2、透明度
    3. 3、酸碱度
    4. 4、细胞
    5. 5、管型
    6. 6、蛋白质
    7. 7、比重
    8. 8、尿糖定性
    9. 9、尿胆原
    10. 10、胆红素
    11. 11、亚硝酸盐
    12. 12、酮体
    13. 13、隐血
  2. 尿常规与“三大常规项”
  3. 尿常规参考值
  4. 尿常规的临床意义
  5. 尿常规与尿检
  6. 尿常规镜检注意点
  7. 如何正确收集尿常规标本
  8. 参看

尿常规项目内容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蛋白质比重、尿胆原、胆红素、亚硝酸盐、隐血、酮体及尿糖定性。  

1、尿色

正常尿液的色泽,主要由尿色素所致,其每日的排泄量大体是恒定的,故尿色的深浅随尿量而改变。正常尿呈草黄色,异常的尿色可因食物、药物、色素、血液等因素而变化。  

2、透明度

正常新鲜尿液,除女性的尿可见稍混浊外,多数是清晰透明的,若放置过久则出现轻度混浊,这是由于尿液的酸碱度改变,尿内的粘液蛋白核蛋白等逐渐析出之故。  

3、酸碱度

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4、细胞

在临床上尿中有重要意义的细胞为红细胞、白细胞及小圆上皮细胞。①红细胞。正常人尿中可偶见红细胞,离心沉淀后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3个。若尿中出现多量红细胞,则可能由于肾脏出血、尿路出血、肾充血等原因所致。剧烈运动及血液循环障碍等,也可导致肾小球通透性增加,而在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②白细胞。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③小圆形上皮细胞。正常尿液中,有时可发现少数脂肪变性的小圆形上皮细胞。若肾小球肾炎时,尿中上皮细胞增多。若肾小管有病变时,可出现许多小圆形上皮细胞。  

5、管型

正常尿液中仅含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没有管型,或偶见少数透明管型。若尿中出现1个管型,可以反映至少1个肾单位的情况,是肾脏疾病的一个信号,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6、蛋白质

一般认为正常人每日排出蛋白质量为40~80毫克,最多100~150毫克,常规定性检测为阴性。病理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妊娠中毒症、狼疮性肾炎放射性肾炎及肾内其它炎症病变、中毒肿瘤等。  

7、比重

尿液的比重约在1.015~1.025之间,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测定尿比重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  

8、尿糖定性

正常人尿内可有微量葡萄糖,每日尿内含糖量为0.1~0.3克,最高不超过0.9克,定性试验为阴性。尿糖阳性多见于肾性糖尿、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9、尿胆原

正常参考值:弱阳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  

10、胆红素

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疽。  

11、亚硝酸盐

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12、酮体

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尿酮体阳性鉴于糖尿病酮体酸中毒饥饿性酮症。  

13、隐血

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急慢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癌、血友病等。  

尿常规与“三大常规项”

去医院看病,免不了要作一些检查,其中三大常规最常用,三大常规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

1. 血常规的主要项目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中间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比、中间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率、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等。

2. 尿常规主要项目有:尿的颜色,尿的酸碱性(PH值),尿的比重及蛋白定性和镜检测定尿的沉渣计数。其主要内容有:镜检尿中的白细胞、脓细胞和红细胞(正常红细胞、皱皮红细胞、及影细胞)上皮细胞、复粒细胞及其它精子。以及在病理情况下各种管型相似物质。

3. 大便常规主要内容有:大便颜色,硬度粘液度。以及镜检大便者有无蠕虫病(钩虫卵、蛔虫卵鞭虫卵)等各种寄生虫检查。

在无病理情况,三大常规值都处于正常范围,但当患了疾病,或身体受到某种(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机械的)不良刺激和创伤时,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平衡条件受到破坏,其正常值就发生变化了。

当患了流感、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感染等征灶时,血常规中的白细胞就升高,分类细胞已因此而增高或减少。甚至因不小心,染上肝病或其它,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均会减少。再若不慎,发生尿路感染,或阴道炎、肾炎之类;小便就会变红、变黑、褐或乳白色。发生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肉眼血尿症状。经化验检查就会发现小便里有红细胞、白细胞,或其它透明管型、蜡样管型、可粒管型或结晶盐之类。当感染寄生虫病时,化验检查可发现,大便里有蛔虫卵、钩虫卵等寄生虫宿主于人体。患了消化系疾病,肛裂痔疮,查大便定会发现大便色黑,形状各异;且潜血阳性。

总之,三大常规(血、尿、粪)已作为临床医生诊断疾病。鉴别病患必不可少的重要检查方法。也是检验师向临床医生提供可靠诊断的依据之一。也是观察生理、病变的情雨表。  

尿常规参考值

1、尿白细胞(LEU)→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无病变的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2、亚硝酸盐(NIT)→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普通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3、尿蛋白(PRO)→标准值或现象:+-(+表示轻度白色混浊,-表示清淡无混浊,两者或介于两者之间为正常)

4、葡萄糖(GLU-U)→标准值或现象:-(蓝色溶液)

5、酮体(KET)→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一般不予筛查或者筛查时呈紫红色为正常)

6、尿胆原(URO)→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普通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7、胆红素(BIL)→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无病变的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8、PH值(PH-U)[尿液酸碱度]→标准值或现象:5.5~7.5

9、比重(SG)→标准值或现象:1.010~1.030

10、隐血(BLU)→标准值或现象:-(无隐血)

11、抗坏血酸(VC)→标准值或现象:-(此项目普通情况下一般不予筛查)

12、颜色(COL)→标准值或现象:淡黄色

13、透明度(TMD)→标准值或现象:透明

14、吞噬细胞(TSXB)→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15、白细胞管型(U_WBC-C)→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16、颗粒管型(KLGX-F)→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17、透明管型(U_TM-CA)→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18、红细胞管型(U_RBC-)→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19、蜡样管型(LYGX)→标准值或现象:阴性

20、①、白细胞镜检(WBC-J1)→标准值或现象:2~5/HP

②、红细胞镜检→标准值或现象:0/HP  

尿常规的临床意义

1.pH可反映体内酸碱平衡情况和肾脏的调节功能。减低:见于糖尿病、痛风、酸中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增高:见于频繁呕吐、泌尿系统感染、服用重碳酸盐药、碱中毒

2.比重参见尿液一般性状检验。

3.蛋白质阳性:见于各种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以及摄入药物(如奎宁)、磷酸盐消毒剂。尿pH大于8时,尿蛋白检查可出现假阳性。摄入大量青霉素、尿pH小于4时,则可出现假阴性

4.葡萄糖阳性:见于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后期等。摄入强氧化剂药物可出现假阳性。服用维生素C超过500mg/L,可出现假阴性。

5.酮体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长期饥饿、妊娠剧吐者,以及摄入L多巴甲基多巴等药物。

6.胆红素阳性:见于肝细胞性或阻塞性黄疽。摄人酚噻嗪等药物可出现假阳性。摄入维生素C超过500mg/L、亚硝酸盐、大量氯丙嗪,可出现假阴性。

7.尿胆原阳性:见于溶血性或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时为阴性。摄入磺胺类药、维生素K、酚噻嗪等可出现假阳性。摄入亚硝酸盐、对氨基水杨酸可呈假阴性。  

尿常规与尿检

尿常规的检查对泌尿道感染、结石、胆道阻塞、急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变症状群等疾病有筛检预报性作用。

尿常规,已经详细叙述,其实尿常规和尿液检验(即尿检)是有区别的,尿检包括了尿常规、中段尿培养、尿三杯检验、阿迪氏计数、尿蛋白定量等等项目。  

尿常规镜检注意点

1、尿标本必须新鲜,否则停放几小时后,红细胞可破坏、白细胞可破坏而脓尿消失。

2、尿标本必须清洁。女性要清洗外阴,勿混进白带。如尿沉渣中有大量多角形上皮细胞,则可能已混进白带,宜留取清洁尿标本重检。

3、尿路感染者脓尿常呈间歇性,故宜多次反复检查才能下结论。

4、在使用抗菌药物后,可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如何正确收集尿常规标本

如何正确收集尿常规标本?这看似是一件简单的小事,其实其中要注意的地方甚多,往往直接影响检查结果而使诊断失误。

尿常规检查是肾脏病人最常做的检查项目,正确留取尿常规标本,对于保证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十分重要。留取尿常规标本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留取晨尿:尿常规检查一般留取晨尿检测最为适宜。晨尿是指早晨起床时第1次小便,相对较浓,尿中的有形成分要比白天稀释的尿液为多,比较容易发现尿液的异常,也可避免饮食、饮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留取的尿液标本应在1小时内送检:以免因酸碱度的变化影响尿中的有形成分,如红、白细胞的破坏或皱缩变形;特别是做尿红细胞显微镜检查时,新鲜的尿液标本才符合要求。

最好留取中段尿做尿常规检查:以避免尿道口炎症、白带等物污染尿液影响检查结果。留取中段尿的方法是在留小便时,先排掉前一段小便,留取中间的一段,最后一段小便也不排入。

12小时、24小时尿液留取:12小时尿一般是留晚7-晨7时的小便,到晚上7时先将小便排尽弃去,然后将晚7时后的小便留置在容器内,一直留到次日晨7时尿为止。24小时尿留取,首先弃去起床时的尿(早晨7时),将7时以后的尿留置在容器内,一直留到次日晨起床7时尿为止。记录12小时或24小时尿总量(或秤尿的重量)后,将尿搅匀,留一小瓶(50-100ml)尿样本送检。

女患者月经期一般不宜留取小便送检:以免经血混入小便,造成血尿的假象。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