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单纯性胃炎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疾病百科 > 炎症 > 急性单纯性胃炎

Bklya.jpg

  

目录

  1. 疾病名称
  2. 疾病概述
  3. 疾病分类
  4. 疾病描述
  5. 症状体征
  6. 疾病特点
  7. 疾病病因
  8. 病理生理
  9. 诊断检查
  10. 治疗方案
  11. 疾病预防
  12. 鉴别诊断
  13. 并发症状
  14. 流行病学
  15. 急性胃炎饮食疗法
  16. 救护措施
  17. 参看

疾病名称

急性单纯性胃炎  

疾病概述

由于化学因素(如烈酒、药物等)、物理因素(如摄入过于粗糙食物、进食过多等)及生物因素(细菌细菌毒素等)、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炎性变化。临床上以感染或进食了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后所致的急性单纯性胃炎为多见。一般起病较急,在进食污染食物后数小时至24h 发病,症状轻重不一,表现为中上腹不适、疼痛,以至剧烈的腹部绞痛厌食恶心呕吐,因常伴有肠炎而有腹泻,大便呈水样,严重者可有发热呕血和(或)便血脱水休克酸中毒等症状。  

疾病分类

消化内科  

疾病描述

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是指各种外在和内在因素引起的急性广泛性或局限性的胃黏膜急性炎症,若合并肠道炎症则称急性胃肠炎。急性胃炎的症状体征因病因不同而不尽相同,其病因多样,包括急性应激、药物、缺血胆汁反流和感染等。目前临床上将急性胃炎分为急性单纯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化脓性胃炎急性腐蚀性胃炎四大类,以前两种较常见。急性单纯性胃炎(acutesimple gastritis)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一般短期可以治愈,少数可留有后遗症。  

症状体征

临床上以感染或进食了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后所致的急性单纯性胃炎为多见。一般起病较急,在进食污染食物后数小时至24h 发病,症状轻重不一,表现为中上腹不适、疼痛,以至剧烈的腹部绞痛,厌食、恶心、呕吐,因常伴有肠炎而有腹泻,大便呈水样,严重者可有发热、呕血和(或)便血、脱水、休克和酸中毒等症状。因饮酒、刺激性食物和药物引起的急性单纯性胃炎多表现为上腹部胀满不适、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症状轻重不一,伴肠炎者可出现发热、中下腹绞痛、腹泻等症状。体检有上腹部或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  

疾病特点

1、起病急,上腹部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及食欲明显下降。

2、如出现肠炎性腹泻,则表明为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感染性胃炎。

3、严重时可有发热、脱水(眼窝凹陷、颧弓高耸、皮肤干燥、弹性减弱),甚至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便)及酸中毒。

4、多有饮食不洁,或服用对胃有刺激性的食品或药物的病史。

5、检查时可有上腹部或脐周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等。  

疾病病因

由化学、物理(机械的和温度的因素)、微生物感染或细菌毒素等引起,以后者较为多见。在进食被微生物和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急性单纯性胃炎中,微生物包括沙门菌属、嗜盐杆菌幽门螺杆菌轮状病毒及诺沃克病毒等,细菌毒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为多见。

发病急,常于进污染食物后数小时至24小时发病。主要症状为上腹部不适腹痛、恶心、呕吐、吐物为酸臭的食物,呕吐剧烈时可吐出胆汁,甚至血性液体。如同时合并肠炎,可出现脐周绞痛,腹泻大便呈糊状或黄色水样便,不带脓血,一日数次至十数次。可伴有发冷发热、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甚至休克,体征可有上腹或脐周轻压痛,肠鸣音亢进。一般患者病程短,3-5天即可治愈。  

病理生理

化学物质,如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抑制细胞线粒体内的氧化磷酸化,从而抑制细胞膜上的Na+-K+-ATP 酶和主动运输系统,导致黏膜的渗透性增加,细胞内水钠潴留细胞肿胀并脱落;还可通过抑制环氧化物酶,阻断内源性前列腺素E2 和I2 的合成,上皮分泌的碳酸氢钠及黏液减少,H+反弥散,从而破坏胃黏膜屏障。洋地黄利血平和某些抗癌药物等均可刺激胃黏膜,损害胃黏膜屏障。胃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加,表面覆盖白色或黄色分泌物,黏膜皱襞上常见点状出血和(或)轻度糜烂镜检见表层上皮细胞脱落,固有层血管受损引起出血和血浆外渗,伴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诊断检查

诊断:

1.症状体征。

2.实验室检查

3.内镜检查。

实验室检查:感染因素引起者末梢血白细胞计数一般轻度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伴肠炎者大便常规检查可见少量黏液及红、白细胞,大便培养可检出病原菌。

其他辅助检查:内镜检查可见胃黏膜明显充血、水肿,有时见糜烂及出血点,黏膜表面覆盖黏稠的炎性渗出物和黏液。但内镜不必作为常规检查。  

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 应去除病因,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食物或药物,给予清淡饮食,必要时禁食,多饮水,腹泻较重时可饮糖盐水。

2.对症治疗 针对不同的症状进行治疗。

(1)腹痛者可行局部热敷,疼痛剧烈者给予解痉止痛药,如阿托品、复方颠茄片、山莨菪碱等。

(2)剧烈呕吐时可注射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每次mg,2~3 次/d;针刺足三里内关穴位

(3)必要时给予口服H2 受体拮抗药,如西咪替丁1.2g/d、雷尼替丁300mg/d,减少胃酸分泌,以减轻黏膜炎症;也可应用铝碳酸镁(6~8 片/d)或硫糖铝(0.75g/次,3 次/d)等抗酸药或黏膜保护药。

3.抗感染治疗 一般不需要抗感染治疗,但由细菌引起尤其伴腹泻者,可选用小檗碱(黄连素)、呋喃唑酮(痢特灵)、磺胺类制剂、诺氟沙星(氟哌酸)等喹诺酮制剂、庆大霉素抗菌药物,但需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

4.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因呕吐、腹泻导致水、电解质紊乱时,轻者可给予口服补液,重者应予静脉补液,可选用平衡盐液或5%葡萄糖盐水,并注意补钾;对于有酸中毒者可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予以纠正。  

疾病预防

预后:常在数天内恢复。如致病因素持续存在,可发展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最终可导致胃腺萎缩

预防:本病应注意饮食卫生,预防发病最为重要。  

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和症状、体征一般可作出诊断。但若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有酗酒或服水杨酸盐制剂等诱因者,应考虑急性糜烂性胃炎的可能。以上腹痛为主要症状者应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等疾病相鉴别。

1.急性胆囊炎 本病的特点是右上腹持续性剧痛或绞痛,阵发性加重,可放射到右肩部,墨菲(Murphy)征阳性。腹部B 超、CT 或MRI 等影像学检查可确立诊断。

2.急性胰腺炎 常有暴饮暴食史或胆道结石病史,突发性上腹部疼痛,重者呈刀割样疼痛,伴持续性腹胀和恶心、呕吐;血尿淀粉酶在早期升高,重症患者腹水中淀粉酶含量明显增高。B 超、CT 等辅助检查可发现胰腺呈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有利于诊断。

3.空腔脏器穿孔 患者多起病急骤,表现为全腹剧烈疼痛,体检有压痛与反跳痛腹肌紧张呈板样,叩诊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X 线透视或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4.肠梗阻 肠梗阻呈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伴剧烈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早期腹部听诊可闻及高亢的肠鸣音或气过水声,晚期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部X 线平片可见充气肠襻及多个液平。  

并发症

呕吐、腹泻严重时可有失水及(或)酸碱平衡紊乱。  

流行病学

胃炎是多发病,有些国家在50~60 岁的人群中,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80%以上。  

急性胃炎饮食疗法

(1)桂花心粥:粳米50克,桂花心2克,茯苓2克。粳米淘净。桂花心、茯苓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分钟,滤渣,留汁。粳米,汤汁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每日1次,早晚餐服用。

(2)鲜藕粥:鲜藕适量,粳米100克,红糖少许。将鲜藕洗净,切成薄片,粳米淘净。将粳米、藕片、红糖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3)橙子蜂蜜饮:橙子1只,蜂蜜50克。将橙子用水浸泡去酸味,然后带皮切成4瓣。橙子、蜂蜜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25分钟,捞出橙子,留汁即成。代茶饮。

(4)枸杞藕粉汤:枸杞25克,藕粉50克。先将藕粉加适量水小火煮沸后,再加入枸杞,煮沸后,可食用。每日2次,每次?150克。

(5)桔皮粥:鲜桔皮25克,粳米50克。先将鲜桔皮洗净后,切成块,与粳米共同煮熬,待粳米熟后食用。每日1次,早餐食用。

(6)蜂蜜桃汁饮:蜂蜜20克,鲜桃1个。先将鲜桃去皮,去核后压成汁,再加入蜂蜜和适量温开水即成。每日~2次,每次100毫升。  

救护措施

急性单纯性胃炎病因简单,治疗起来不复杂,只要按下列措施进行救护,很快恢复正常。

(1) 去除病因,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和药物。酌情短期禁食,然后给予易消化的清淡的少渣的流质饮食,利于胃的休息和损伤的愈合。

(2) 鼓励饮水,由于呕吐腹泻失水过多,病人在尽可能情况下多饮水,补充丢失水分。以糖盐水为好(白开水中加少量糖和盐而成)。不要饮含糖多的饮料,以免产酸过多加重腹痛。呕吐频繁的病人可在一次呕吐完毕后少量饮水(50毫升左右),多次饮入,不至于呕出。

(3) 止痛。应用颠茄片、阿托品、654-2等药均可。还可局部热敷腹部止痛(有胃出血者不用)。

(4) 伴腹泻、发烧者可适当应用黄连素、氟哌酸等抗菌药物。病情较轻者一般不用,以免加重对胃的刺激。

(5) 呕吐腹泻严重,脱水明显,应及时送医院静脉输液治疗,一般1-2天内很快恢复。

(6) 预防为主,节制饮酒,勿暴饮暴食,慎用或不用易损伤胃粘膜的药物。急性单纯性胃炎要及时治疗,愈后防止复发,以免转为慢性胃炎,迁延不愈。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