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

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颜面-颈部毛囊性红色黑变病,erythromelanosis follicularis of the face and neck)系颜面毛囊的一种特殊性红斑性色素性疾病。表现为耳前后及颈侧的毛囊性红斑性色素沉着

目录

  1. 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的病因
  2. 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的症状
  3. 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的诊断
    1. 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的检查化验
    2. 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的鉴别诊断
  4. 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的中医治疗
  5. 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的西医治疗
  6. 参看

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目前没有其他相关内容描述。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目前没有其他相关内容描述。

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的症状

本病多见于青年及中年男性。耳部前后延及颈部有对称性淡褐色色素沉着斑片或斑点,间有散在性毛囊丘疹及糠状鳞屑,病损处有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自觉微痒。上臂和肩部往往有毛孔苔藓。毳毛脱落,头发及须毛较少受累。

根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的诊断

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的检查化验

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色素沉着明显,毛囊增大,尤以漏斗部分为著,内有板层状角质团块,皮脂腺肥大,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

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的鉴别诊断

1.眉部瘢痕红斑病(ulerythema ophryagenes) 为持久性网状红斑和小的角质毛囊丘疹,消退后留有凹陷性瘢痕和萎缩斑秃,主要侵犯两眉,也可累及邻近皮肤甚至头部

2.口周红色色素病(口周色素性红斑)(drythrose pigmentaire peribuccale) 主要发于口周,有红斑和弥漫性褐红色或褐黄色沉斑,有时可延至颏部和鼻翼两侧,左右对称,边缘清楚,在唇红附近的损害常有正常皮肤与其相隔。

3.Civatte皮肤异色病 多见于面颈及上胸部,为对称性网状色素沉着,皮损为多数淡红褐色或青铜色,针头至扁豆大的斑疹或丘疹,其间杂有表浅的萎缩性白色斑点及毛细血管扩张

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的中医治疗

1.脾虚型 法宜健脾益气,中和气血。方用人参健脾丸

2.肾虚型 法宜调和阴阳交通心肾。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3.局部用药 白术醋剂(生白术40g、陈醋250ml)浸泡5~7天后,局部外涂,每天2次。还可用白薇10g,白芷10g,白蔹10g、白僵蚕10g,白附子10g,白藓皮10g,白扁豆15g。每天1剂,水煎外洗局部。

面颈部毛囊性红斑黑变病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

无特殊治疗,可对症处理。

(二)预后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