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泪囊炎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疾病百科 > 炎症 > 慢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chronic dacryocystitis)是泪囊病变中最常见者,多继发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后,泪液滞留于泪囊之内,伴发

Bk91v.jpg

细菌感染引起,此病与粘液囊肿性之主要鉴别,是为泪囊部皮肤呈现一定程度的弥漫性充血结膜炎泪溢症较为明显。严重者可形成化脓性囊肿

目录

  1. 病因病理
    1. 西医病因病理
    2. 中医病因病机
  2. 临床表现
  3. 诊断
  4. 治疗措施
  5. 并发症
  6. 鉴别诊断
  7. 参看

病因病理

西医病因病理

慢性泪囊炎常因鼻泪管阻塞所致。鼻泪管阻塞可发生在沙眼慢性鼻炎鼻粘膜、鼻粘膜肥厚、鼻中隔

曲和鼻息肉等病。因鼻泪管阻塞,泪液潴留在泪囊内,不能流入鼻腔,随着泪液流入的细菌得以在泪囊内繁殖,

使粘膜受到感染,产生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最常见的致病菌肺炎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女性鼻泪管骨部管道较男性细长,故泪囊炎患病率较男性为高。

中医病因病机

1 .风热外侵,停留泪窍,积伏日久,溃而成脓。

2 .心有伏火,脾蕴湿热,流注经络,上攻泪窍,积聚成脓。

3 .气血亏虚,热毒留恋,伏于大眦,以至病情缠绵不愈。

临床表现

主诉泪溢(即无刺激时爱流泪),眼分泌物增多,外观皮肤正常或者内眼角部位的皮肤湿疹泪阜半月瓣内眦结膜充血,泪囊部位无压痛,挤压泪囊有粘液性、粘液脓性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有时由于分泌物的聚集、泪囊失去张力,在皮肤表现可看到泪囊部有一半球形隆起,接之较硬用力挤压后有大量粘液性分泌物溢出称为泪囊粘液囊肿。慢性泪囊炎作为眼部的感染病灶,对眼球构成潜在威胁。如果眼球外伤或施行内眼手术,容易引起化脓性感染,发生细菌性角膜溃疡化脓性眼内炎。对于急性泪囊炎者泪囊区有急性炎症表现,局部皮肤红肿、坚硬、压痛明显,炎症还可扩展到眼睑鼻根及面颊部,严重进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数月后红肿局限,脓肿可以穿破皮肤,排出脓液、炎症减轻。但有时局部会形

成瘘道,瘘道闭死后又引起发作,故可表现为时愈时发。

诊断

1.溢泪。

2.指压泪囊部或冲洗泪道时,有粘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流出,无冲洗液流入鼻腔或咽部。

3.分泌物大量积聚时,能使泪囊扩张,局部隆起。

[ 中医辨病与辩证要点 ]

1.辨病要点

流泪或常有黏液或脓液附于内眦部。按压睛明穴下方,有黏液或脓液自泪窍泌出。

2. 辨证要点

本病为邪深久伏所致的顽固眼病,辨证主要是以局部症状为主,结合参考全身情况。发病初期,脓汁量少清稀者,多为风热停留泪窍;眦部红赤,脓稠粘浊者,多心脾湿热上攻泪窍;缠绵日久,常有清稀脓汁流出者,为正虚邪留。

[ 鉴别诊断 ]

本病应与泪道阻塞相鉴别。二者相同的临床表现是均有泪溢。不同的是泪道阻塞者按压内囊区或冲洗泪道

时,均无黏液或脓液流出;而本病按压内囊区或冲洗泪道时,均有黏液或脓液自泪小点流出。

治疗措施

1.勤滴眼药:各种抗生素眼药水频滴患眼,但首先应将泪囊脓液挤压干净。

2.泪道冲洗:用生理盐水抗生素激素或酶抑剂(如α-糜蛋白酶)冲洗。

3.探通与扩张:经过一个时期冲洗,待分泌物消失时方可采用,但禁用暴力,以防形成假道,使感染扩散,导致加重其阻塞程度。

4.手术疗法:以泪囊鼻腔吻合为主,亦可作泪囊摘除。应根据情况选择其适应症。如萎缩性鼻炎狼疮结核梅毒患者,泪囊周围组织炎症或筛窦化脓性炎症,恶性肿瘤角膜炎症,内眼炎眼外伤等应首先考虑泪囊摘除以达安全。下泪小管阻塞才鼻泪管吻合术效果差。如单纯的粘液囊肿者,应以鼻泪管吻合术为原则。另外还有穿线术。

并发症

长期之慢性泪囊炎,对眼部之安全是一严重之威胁。如角膜之感染,葡行性角膜溃疡或眼部贯通伤,内眼手术等均可引起全眼球炎,而致视功能丧失。

鉴别诊断

1.皮脂腺囊肿位置表浅,一般无瘘管。

2.寒性脓肿:结合x线照片及详细病史,即可确诊。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