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HS)是一种先天性红细胞膜骨架蛋白异常引起的遗传性溶血病。其主要特点是外周血中见到较多小球形红细胞。临床上以贫血黄疸脾肿大血液球形红细胞增多、病程呈慢性贫血经过并伴有溶血反复急性发作为主要特征。现已明确,HS是一种红细胞膜蛋白基因异常引起的遗传性疾病。溶血机理主要是由于红细胞膜结构上的缺陷导致红细胞变为球形“可塑性”降低在脾脏被破坏发生血管外溶血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岁以下较多见男女发病相等。

目录

  1. 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
  2. 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症状
  3. 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
    1. 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检查化验
    2. 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鉴别诊断
  4. 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并发症
  5. 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 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西医治疗
  6. 参看

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症患者的红细胞膜结构异常是由不同的膜支架异常所引起。部份患者有膜的收缩蛋白缺乏,对蛋白水解酶极为敏感,可将变性的膜收缩蛋白降解为小肽,从红细胞膜上丢失,使膜表面积减少而变为球形。膜收缩蛋白与蛋白区带4.1结合能力减少30%左右,致使膜收缩蛋白与肌动蛋白结合能力明显削弱。红细胞蛋白质激酶缺乏,使收缩蛋白的磷酸化减弱,影响变形性能。

由于原发性膜缺陷,膜的被动性钠盐流入的通透性增加,水随钠盐而进入细胞内,使凹盘形细胞表面积减少,逐渐变小而厚,接近于球形。为了保持细胞内外钠盐浓度的正常比例,就需要产生更多的三磷酸腺苷(ATP),以加速钠的排出和钾的摄入。所以球形细胞糖酵解率往往较正常红细胞增加20%~30%,以补偿大量ATP的消耗。ATP的相对缺乏使膜上钙-活性ATP酶受到抑制,钙容易沉积在膜上。胞膜肌动凝蛋白(actomyosin)由溶胶变为凝胶,因而红细胞膜变僵硬,丧失柔韧性。球形细胞的直径虽然小于6μ左右,但由于细胞膜变形性和柔韧性减退而被阻留在脾索内,不能通过内皮细胞间空隙(直径仅为3μ左右)进入脾窦。大量红细胞在脾索内滞留过程中,ATP及葡萄糖进一步消耗,代谢缺陷更形加剧,终至破坏而溶解。

(二)发病机制

1.病理生理

(1)阳离子含量的改变与渗透性:红细胞内外物质交换需要通过细胞膜,红细胞内外无机离子、糖等的浓度差别很大,它们的转运都有各自的机制。正常红细胞通过Na /K 泵维持细胞内Na /K 正常比例,Na /K 泵每作用1次即有3个Na 泵出细胞外,2个K 泵入细胞内,使红细胞内呈高钾低钠状态。而HS红细胞,特别是从脾脏收集的红细胞存在脱水异常和对单价离子的通透性异常,推测是骨架蛋白缺乏的结果。钾和水选择性丢失的途径被激活引起细胞的脱水异常,如脾脏的相对低pH值和氧化作用的损伤以及红细胞在脾脏与巨噬细胞接触产生氧自由基可刺激K /Cl-联合输送器。此外,在HS红细胞,调节细胞内钠和钾含量的Na /K 泵的活动是亢进的。因为每2个原子的钾转运进入细胞内,3个钠原子从细胞内被挤出,泵的功能亢进将导致红细胞脱水以免红细胞肿胀、破坏。蛋白4.2缺乏的HS红细胞有阴离子输送增加,而血影蛋白锚蛋白或带3缺乏的HS红细胞阴离子输送正常或输送减少。

(2)非变形性球形红细胞在脾脏的滞留:脾脏在HS发病中病理生理机制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脾脏选择性破坏HS红细胞有两个因素:一是HS红细胞变形性不良,二是脾脏血管系统的独特解剖构造充当“微循环过滤器”的作用。由于表面物质缺失引起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减少,从而导致红细胞变形性差是发病中的主要因素。正常的盘状细胞具有丰富的表面,允许红细胞变形并通过狭窄的微循环信道,而HS红细胞缺少这部分可变形的额外表面。变形性不良可由于细胞的脱水更进一步加重。红细胞在脾脏滞留的主要部位是脾脏窦孔的壁,来自脾脏红髓脾索的血液进入静脉循环。在大鼠的脾脏,孔的长与宽分别为2~3μm和0.2~0.5μm,约为红细胞直径的一半。脾标本的电子纤维照片显示只有非常少量的HS红细胞穿过此部位。因此,在切除的脾脏可以观察到解剖部位的非变形性球形红细胞堆积于红髓,使红髓充血变粗。

(3)脾脏对红细胞的调节与破坏:HS红细胞由于表面区域缺失和细胞密度的增加,一旦经脾脏扣留将经受附加的损伤,在脾切除时有红细胞移出脾脏就是证据。这些经脾脏处理过的红细胞重返血液循环,可以通过渗透脆性检测出这部分细胞群。脾切除后,这些红细胞群消失。早期通过模拟脾脏条件(包括低pH值、隔离的红细胞可以与网状内皮系统接触等)进行HS红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显示,糖缺失和接踵而来的细胞内ATP的缺乏并非HS红细胞在脾脏破坏的原因。脾脏条件的影响显示出的是累积的损伤。HS红细胞在脾索停留的时间平均为10~100min,只有1%~10%流经脾脏的血液是暂时滞留于脾脏并充满脾索,其余的90%血液迅速流入静脉循环。虽然HS红细胞主要在脾脏扣留和破坏,但HS细胞也在其他外周的器官被破坏。HS红细胞表面改变触发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一个途径可能是脂质分子层结构内磷脂的破坏,导致磷脂酰丝氨酸外侧暴露,促进红细胞附着于网状内皮系统,使其在脾脏以外的其他器官被吞噬破坏。虽然磷脂在两个脂质双层内的分布在绝大多数HS患者是正常的,但在一些严重的HS患者有磷脂分布的异常改变。还有一种猜测,经脾脏处理过的末期HS红细胞具有磷脂不均匀的发生。

2.分子机制 正常红细胞的膜是有非酯化胆固醇糖脂插入的不对称性磷脂双层结构。膜的外层为胆碱磷脂(磷脂酰胆碱也称卵磷脂鞘磷脂),内层为氨基酸磷脂(磷脂酰氨基乙醇和磷脂酰丝氨酸)。红细胞膜也含有不对称的蛋白成分。所有的糖蛋白暴露于膜的外侧表面,具有红细胞抗原受体或转运蛋白。这个整体的膜蛋白穿透或跨越脂质双层,与疏水脂质的核心部位相互作用并且紧紧地束缚红细胞膜。一个独立的蛋白网络与整体膜蛋白和脂质双层形成垂直和水平相互作用的膜骨架。膜骨架包括血影蛋白(或称收缩蛋白,又分为α和β spectrin)、锚蛋白(ankyrin)、蛋白4.1、蛋白4.2和肌动蛋白。HS被分为以下5种亚型:单一血影蛋白部分缺乏、血影蛋白与锚蛋白连接部分缺乏、带3部分缺乏、蛋白4.2缺乏和其他少见的共同缺乏。

红细胞膜或细胞骨架的组成蛋白的突变引起红细胞膜的丢失,进而出现细胞膜表面积减少,使红细胞的外形由双凹形盘状变为小球形红细胞。与双凹形盘状的红细胞相比,球形红细胞变形能力很差,不能穿越通过脾脏内的细小弯曲结构,致球形红细胞滞留于脾脏内并被脾脏从循环内清除,红细胞寿命明显缩短。产生溶血性贫血的各种表现。HS膜完整性的破坏(膜丢失)与细胞骨架和细胞膜的几种蛋白缺陷有关(表1)。脂质双分子层中的带3蛋白和RhAG,有锚接作用的锚蛋白和4.2蛋白,以及膜收缩蛋白的缺陷均可引起细胞膜不能与细胞骨架锚接固定,导致细胞膜内聚力减低,产生细胞膜面积减少的结果。锚蛋白缺陷在北欧及美国是HS最常见的原因,约占所有HS的一半以上,而在日本则只占5%一10%;4.2蛋白在欧美<5%,而在日本占到45%~50%。目前发现的HS膜缺陷有关的蛋白基因突变越来越多,表1中列出的是其中的少部分。

(1)单一的血影蛋白部分缺乏:单一血影蛋白部分缺乏包括α-血影蛋白和β-血影蛋白。大量文献证实在血影蛋白缺乏的显性遗传HS患者有β-血影蛋白基因(SPTB)突变存在。但有一种例外,β-血影蛋白Houston在一些家族被证明是一种移码突变,这些突变是局限的,是独特的个体家族,并且可能与β-血影蛋白mRNA减少的积累有关。β-血影蛋白Kissimmee是一种局限在与蛋白4.1交互作用的β-血影蛋白的高度保守区域的点突变,是一种限制蛋白4.1与血影蛋白到肌动蛋白连接键的功能障碍。因此,通过还原剂处理循环中的红细胞来增强其限制功能。这些红细胞富含还原型谷胱甘肽,血影蛋白/蛋白4.1限制性减低是非功能性的表现。单一血影蛋白缺乏的非显性遗传HS患者,属α-血影蛋白的缺乏。在正常的红细胞,α-血影蛋白合成量大大超过β-血影蛋白,α-血影蛋白基因(SPTA1)突变导致α-血影蛋白合成减少。由于α-血影蛋白超过β-血影蛋白的合成,因而,在膜内有一个正常数量的血影蛋白异二聚体组合,因此,一个正常的α-血影蛋白和一个有缺陷的α-血影蛋白等位基因结合的个体可无症状纯合子复合杂合子的α-血影蛋白缺乏HS个体,将是严重型的HS患者。Wichterle等报道1例复合杂合子的α-血影蛋白缺乏严重的HS病例,具有两个不同的α-血影蛋白基因缺乏,在一个等位基因上,有一个与上游间插序列突变(αLEPRA)有关的剪切缺失;在另一个等位基因上有另外一个基因突变,即aPRAGUE。αLEPRA 等位基因产生比正常的等位基因少6倍的纠正剪切的α血影蛋白转录物。更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许多非显性遗传的血影蛋白缺乏HS,αLEPRA与αBug Hill(在αⅡ结构域部位有一个氨基酸取代了结构域)的连接是失平衡的。因此αLEPRA等位基因与其他α-收缩蛋白缺乏的杂合个体出现,导致明显的血影蛋白缺乏的球形红细胞增多性溶血性贫血。利用脉冲标记的BFU-E研究显示,在一些致死性或接近致死性的与血影蛋白严重缺乏(约占正常成分的26%)的HS,其α-血影蛋白的合成显著减低。尽管这些缺陷的分子基础尚不清楚,但有母亲是轻度显性遗传的HS和有渗透脆性轻度增加而血液学表现正常的父亲的家族史,提示有至少两个基因缺陷的简单杂合子的可能。

(2)血影蛋白与锚蛋白的结合部分缺乏:血影蛋白与锚蛋白结合部分缺乏的生物化学表现最先在1988年由Coetzer等提出。锚蛋白代表血影蛋白在膜上的主要连接部位,因此,尽管血影蛋白的合成正常,锚蛋白缺乏常伴有相应比例的血影蛋白减少是不奇怪的。例如,β-血影蛋白突变的HS,大多数的锚蛋白缺陷属于与mRNA累积减少相关的点突变。除外锚蛋白Florisnopolis外,移码突变与严重的HS有关,这一点由来自3个不同遗传背景家族的HS患者而证实。现有的报道中15%~20%的锚蛋白基因(ANKl)突变属新生突变(de novo mutation)。在两个家庭中发现有双亲镶嵌体锚蛋白突变,因此,在相同HS家族中有临床症状不同的病例发生。包括锚蛋白基因部位的缺失或移位的染色体组型异常的非典型HS病例也有报道。1例患者,8号染色体上全部锚蛋白基因缺失导致一个大的缝隙缺失。锚蛋白缺失可能是典型症状的球形红细胞增多、智力低下、典型面容和性腺功能减低的邻近基因综合征的一部分。

(3)带3蛋白部分缺乏:15%~40%的HS有区带3蛋白缺乏,它仅见于显性遗传,特点是区带3蛋白轻度缺乏(为正常的50%~90%),仅引起轻度的溶血,区带3蛋白缺乏所致HS最显著的特征是血片中可见到许多蘑菇或钳状红细胞,基因突变常为移码无义突变

(4)蛋白4.2缺乏:4.2蛋白缺乏所致HS相对较少见,日本比欧洲多,4.2蛋白缺乏既可能是原发,也可能继发于区带3蛋白缺乏,继发性缺乏是由于区带3蛋白膜外区的结合功能异常而致4.2蛋白丢失,原发性缺陷仅见于隐性遗传,主要由于DNA发生点突变或移码突变,临床特征为具有中,重度溶血,血片中可见到巨形红细胞(光镜下),红细胞渗透脆性中度增高。

3.表面区域缺乏的分子基础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固有的特性是不稳定,如在三磷腺苷(ATP)缺乏或细胞应急切变暴露于体外变化条件下释放脂质。膜物质的丢失通过0.2~0.5μm的含有血影蛋白的膜内在蛋白质的小囊泡释放。通过体外培养实验中渗透脆性增加可以证实,膜物质的丢失是膜表面区域缺乏至一定程度所致的结果。在单一血影蛋白缺乏或血影蛋白与锚蛋白联合缺陷的病例,表面区域缺乏包含来自骨架蛋白下的脂质双层膜不匹配。正常红细胞的骨架蛋白形成一个接近单分子的亚膜层,占据一半以上的膜表面。因此,血影蛋白缺乏导致这个网络密度减低,结果,从细胞内以微囊泡形式释放的骨架蛋白不直接支持脂质双层膜的区域。在带3蛋白缺乏的HS病例,两个假设的途径可能导致表面区域的丢失(如图2)。一个机制包括带3蛋白从细胞丢失。由于带3蛋白跨越脂质双层膜许多倍,可能“边界”脂质的实质总量与带3蛋白一同释放,因此,导致表面区域缺乏。另外一种可能的机制是在膜内存在无带3的区域形成,进而形成膜大泡,以微囊泡的形式从细胞内释放。这个假设基于发现了残影细胞膜内颗粒的集簇性(带3蛋白的主要组成)导致膜脂质大泡而非微囊泡的颗粒去除区域形成。近年的证据来自带3敲除鼠的模型。缺乏带3的红细胞本能地脱出囊泡,导致严重的球形红细胞增多和溶血。

4.HS与非红系临床表现 在大多数HS病例,临床表现被限定为单一的红细胞系统,可能由于红细胞膜蛋白(如血影蛋白和骨架蛋白)的非红系副本被独立基因编码或是由某些蛋白(如蛋白4.1、β-血影蛋白和骨架蛋白)从属于组织特有的选择性剪切。但也有例外,报道个别HS家族有脊髓变性性改变的联合神经分离或肌肉异常、心肌病或记忆力减退。红细胞骨架蛋白和β-血影蛋白在肌肉脑组织及脊髓也同样存在,提高了这些病例缺乏其中某种蛋白的可能性。这个假说将进一步通过nb突变鼠的HS模型来证实。纯合子nb/nb鼠具有与血影蛋白和基本分子缺陷骨架蛋白缺乏有关的严重HS,病情进展可成为与小脑Purkinje细胞变性性改变相吻合的神经综合征。Purkinje细胞通常表达红细胞骨架蛋白,而在nb/nb鼠的表达是减低的。带3缺乏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患者中也得到证实。杂合子带3基因突变的病例具有正常的肾酸化作用和异常的红细胞,两个带3突变,即R589H和S613F,与肾脏的酸化作用减低和正常的红细胞有关。有报道证实由于带3mRNA加工突变导致两个Hs家族出现并发肾脏酸化作用减弱的病例,带3Pribram和带3Okinawqa。在这些病例中,肾小管性酸中毒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5.遗传性 基于HS的非单一性分子基础,推测HS的基因可分为几种染色体的改变。目前发现的染色体异常有1、8、14、15及17的异常。与α-血影蛋白相关的为1号染色体,与锚蛋白相关的为8号染色体,与β-血影蛋白相关的为14号染色体,与蛋白3相关的为17号染色体,与蛋白4.2相关的为15号染色体。在绝大多数的HS患者(约75%),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部分患者为非显性遗传,这部分病例可归属于基因突变,突变的位置在CpG二核苷酸,造成该部位小的缺失或插入。这也可能形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报道证明,部分隐性遗传的HS患者伴发严重的溶血性贫血。这部分患者主要倾向于红细胞血影蛋白的缺乏,推测主要为α-血影蛋白的缺乏。另外一部分隐性遗传的患者为蛋白4.2缺乏,表现为轻度溶血,红细胞形态为口形和卵圆形。极少病例为纯合子,表现为严重的溶血性贫血,有的患者溶血发生后可能是致死性的,他们的双亲症状很轻或无症状。 HS可以以家族的形式发病,但临床上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下述几点可以解释这些现象:①缺乏可变的外显率;②在家族中发生新生突变或隐性遗传;③影响膜蛋白表达的修饰等位基因导致在家庭中临床表现的变异性;④缺乏组织特异的镶嵌型。

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症状

1. 缓慢起病呈慢性经过的溶血性贫血黄疸贫血、黄疸多为中度年龄愈小病情愈重新生儿期黄疸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当有感染、创伤、劳累后可致贫血、黄疸加重甚至可发生“溶血危象”除贫血、黄疸急剧加重外还有发热恶心呕吐腰、腹、四肢痛软弱无力脉速甚至休克也可发生“再障危象”(多因感染微小病毒B19引起)表现为短期内贫血加重而黄疸不加重溶血危象及再障危象多于1~2周内自然缓解

2. 肝、脾多明显肿大以脾大为主可平脐或入盆腔

新生儿期起病者,黄疸的发生率约50%,常于出生后48h内出现,并可因高胆红素血症而发生胆红素脑病。新生儿期后,黄疸大多很轻,呈间歇性发作,劳累、感染均可诱发或加重黄疸。典型病例可根据黄疸、贫血、脾肿大球形红细胞增多,网织红细胞增多,红细胞脆性增高和阳性家族史等做出诊断。轻型病例,特别是球形红细胞数量不多、渗透脆性正常者,须做红细胞孵育后脆性试验和自身溶血试验才能确诊。极少数HS的诊断需要依赖红细胞膜蛋白分析或测定。对于青少年原因不明的脾肿大和胆石症,在感染尤其是细小病毒B19型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出现不明原因的溶血性贫血时,应疑有HS可能,需进一步检查。

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

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检查化验

1.血象 轻、中度或重度贫血均可发生,也可无贫血网织红细胞增高,为5%~20%,最低2%,也有高过20%者。白细胞数正常或稍增,在溶血危象时可增高。血小板数正常。再生障碍危象时,贫血加重,甚至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也减少。红细胞形态:血涂片镜检可见小球形红细胞(图3),这些细胞数目多少不一,一般占红细胞的20%~30%,亦有仅占1%~2%者。其特征是细胞直径小(6.2~7.01μm),厚度增大,为2.2~3.4μm(正常为1.9~2.0μm),胞体小而染色深,无中央淡染区及双凹盘状。小球形红细胞仅限于成熟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形态正常。在重型HS,血涂片除可见到大量小球形红细胞外,还可见到许多棘形红细胞。MCV仅轻度减小,MCHC增高。

2.红细胞形态:血涂片镜检可见小球形红细胞, 这些细胞数目多少不一,一般占红细胞的20%~30%,也有仅占1%~2%者。其特征是细胞直径小(6.2~7.0μm),厚度增大,为2.2~3.4μm(正常为1.9~2.0μm),胞体小而染色深,无中央淡染区及双凹盘状。小球形红细胞仅限于成熟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形态正常。在重型HS,血涂片除可见到大量小球形红细胞外,还可见到许多棘形红细胞。

3.骨髓增生旺盛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再障危象时增生不良,可见巨大早幼红细胞脾切除术是治疗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年龄以-岁为宜,过早切脾可能影响机体移植免疫功能,易患严重感染,但如果贫血严重,以致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或常发生“再生障碍危象”者,则可考虑较早手术。脾切除后,黄疸和网织红细胞增多可迅速消失,血红收白可达正常范围,也可防止胆石的形成,并根除了发生“再生危象”的威胁,但球形红细胞增多可使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更明显。术后有发热等感染可能时,应及时用抗生素治疗

4.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是确诊本症的主要方法。绝大多数病例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增高的程度与球形细胞的数量成正比。球形红细胞数量很少者,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也可以正常,须将红细胞在37℃孵育24h后才能发现其渗透脆性增高。红细胞机械脆性增高。再生障碍危象和合并铁缺乏时,红细胞渗透脆性可相应降低。

5.红细胞自身溶血及自溶纠正试验 48h的溶血度明显增加,可以达到10%~50%(正常5%),加入葡萄糖ATP可不完全纠正。

6.酸化甘油溶解试验(AGLT50) 正常人红细胞AGLT50约为1800s,重症HS患者AGLT50可在150s内。该法操作简单,适用于诊断和筛查。

7.红细胞膜蛋白定性分析 可采用SDS-PAGE对膜蛋白定性分析,80%以上的HS可发现异常,结合免疫印迹法,可提高可信性。还可采用放射免疫法或ELISA法直接对每个红细胞的膜蛋白进行定量分析。

8.其他 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尿胆原正常或增高,粪胆原增高。51Cr标记测定红细胞寿命缩短,其半衰期(T1/2)为8~18天。血清结合珠蛋白下降,乳酸脱氢酶增高。Coombs试验阴性。血清叶酸水平一般降低。

常规做影像学检查,如胸片、B超,注意有无肺部感染,胆石和肝脾肿大等。

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鉴别诊断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本病有溶血症状球形红细胞增多和渗透脆性增高,但无家族史,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是诊断此病的重要依据。一般而言,HS外周血中小球形红细胞形态比较均匀一致,而其他溶血病外周血中的球形红细胞大小不一。AIHA Coombs试验多次阴性者与HS鉴别比较困难,MCHC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自溶血试验等有助于鉴别。但AIHA球形红细胞较多时,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也可呈阳性。红细胞膜蛋白分析或组分的定量虽有一定的鉴别意义,但并非HS所特有。

2.药物引起的免疫性溶血贫血 也可出现球形细胞,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但有明确用药史,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停药后溶血消退。

3.新生儿溶血症 周围血中可因暂时出现球形红细胞而易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相混淆,但前者母子ABO和Rh血型不同,抗人球蛋白试验呈阳性,有助于鉴别。

4.其他 G-6-PD缺乏症、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包括HbH)和Rh缺乏症引起的溶血性贫血都可有少数球形细胞。但是,G-6-PD缺乏性贫血常呈发作性,多能找到诱因,为性联遗传,红细胞G-6-PD减低。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热不稳定试验与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阳性,血红蛋白电泳可确诊。Rh缺乏症则极罕见,外周血中可以见到多量口形红细胞和少量球形红细胞,Rh抗原部分或完全缺乏。

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并发症

疾病的任何阶段均可能发生贫血危象:

1.溶血危象 最常见,症状轻微,常无显著临床意义,病程呈自限性,一般继发于各种感染所致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一过性增强。

2.再生障碍危象 少见,症状重,可危及生命,常需要输血,临床特征为骨髓红系增生低下,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该危象一般由微小病毒B19感染所致,微小病毒B19可侵入红系祖细胞而抑制其增生分化,微小病毒B19感染的征象为流感综合征脸颊潮红综合征(表现为脸部,躯干和四肢出现红色斑丘疹)。

3.巨细胞贫血危象:当饮食中叶酸供给不足或机体对叶酸需求增加,如反复溶血,妊娠等而没有及时补充时,可出现巨幼细胞贫血。

4.胆囊结石 超过一半的HS患有胆红素性胆囊结石症,10~30岁发病率最高(55%~75%),30岁以后的发病率与普通人群相同,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低于5%,最年轻的患者仅3岁。

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本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预防措施同遗传性疾病,预防应从孕前贯穿至产前。

1. 婚前体检 婚前检查项目和内容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查(如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生殖系统检查(如筛查宫颈炎症)、普通体检(如血压心电图)以及询问疾病家族史、个人既往病史等,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婚前体检在预防出生缺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2. 孕妇尽可能避免危害因素,包括远离烟雾、酒精、药物、辐射、农药、噪音、挥发性有害气体、有毒有害重金属等。

3. 在妊娠期产前保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系统的出生缺陷筛查,如定期的超声检查、血清学筛查等,必要时还要进行染色体检查。一旦出现异常结果,需要明确是否可治疗,采取切实可行的诊治措施。

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血红蛋白<70g/L时,应适当输注红细胞,以改善贫血。脾切除是治疗本症的根本办法,凡确诊者都应进行脾切除术治疗。极轻症患者,可将手术时间推迟,并追踪观察病情变化,以决定是否需行手术。年幼儿因免疫功能尚未完善,术后患暴发性感染,特别是肺炎双球菌大肠埃希杆菌的感染机会较多,因此小儿手术年龄以5岁以上为宜。对重症患儿,如频繁发作溶血再障危象,手术年龄亦可适当提前,但应禁忌在1岁以内进行。小年龄手术者术后应以苄星青霉素(长效青霉素)注射半年到1年。脾切除后红细胞膜缺陷和球形红细胞依然存在,但由于除去了主要破坏血细胞的场所,红细胞寿命得以延长,使贫血获得纠正,黄疸迅速消退。脾切除术过程中应注意寻找副脾,特别注意脾门、脾韧带大网膜等好发部位。如有副脾,应一并切除。为了降低脾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国外正尝试改进手术方式(包括进行部分脾切除术),但疗效及优越性有待进一步确定。部分脾动脉栓塞术骨髓移植治疗HS尚在研究中。如发生贫血危象,应予输血补液和控制感染。本病在溶血过程中,对叶酸的需要量增加,应注意补充。新生儿期发病者,主要针对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 当发生溶血危象或再障危象时应输血。平日注意防治感染。给予小量叶酸,以防缺乏。

2)脾切除术 是治疗小儿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年龄以-岁为宜,过早切脾可能影响机体移植免疫功能,易患严重感染,但如果贫血严重,以致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或常发生“再生障碍危象”者,则可考虑较早手术。脾切除后,黄疸和网织红细胞增多可迅速消失,血红收白可达正常范围,也可防止胆石的形成,并根除了发生“再生危象”的威胁,但球形红细胞增多可使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更明显。术后有发热等感染可能时,应及时用抗生素治疗。

(二)预后在新生儿婴儿期起病者,因溶血危象发作较频,其预后较差,可因严重贫血并发心力衰竭而死亡。起病较晚者因慢性贫血可致发育迟缓。轻症或无症状者不影响生长发育,预后一般较好。极少数可以死于贫血危象或脾切除后并发症。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