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耳前瘘管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常见的耳科疾病。为胚胎期形成耳廓的第一、第二腮弓的小丘样结节融合不良或第一腮沟封闭不全所致。瘘管是一种可有分枝而弯曲的盲管,其外口常位于耳轮脚前上方。管腔盖有复层鳞状上皮,腔内含有鳞屑物,挤压瘘口周围,偶有少许粘稠皮脂腺样物自瘘口溢出。一旦感染,则红肿痛而化脓,可反复发作。本病属外显不全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第一鳃沟在胚胎期融合不全造成的遗迹。瘘口:常位于耳轮脚前。瘘管:可分支,管壁衬以鳞状上皮,管内有脱落的上皮及角化物。感染时形成具有臭味的分泌物,反复感 染可形成囊肿或脓肿。
目录 |
临床表现
(1) 无症状,或挤出少许粘液、皮脂样物。
疾病分类
疾病描述
先天性耳前瘘管为第一鳃沟在胚胎期融合不全造成的痕迹。是常见耳科疾病之一。据国内统计,单侧多于双侧。约4:1。且女多于男。瘘口常位于耳轮脚前,瘘管可具分支,管壁衬以复层鳞状上皮。管腔内有脱落上皮及角化物。因感染腐败可排出具臭味的分泌物。若反复感染可形成囊肿或脓肿。瘘管的分支除个别深达鼓沟或向后达乳窦表面者外,一般均较短。
症状体征
常无症状。便于挤压时,可有少许黏液或皮脂样物从瘘口溢出。感染时,局部可肿痛或化脓,反复化脓干者,局部可形成脓瘘或裂痕。
疾病病因
为第一鳃沟在胚胎期融合不全,因感染腐败可排出具臭味的分泌物。
病理生理
瘘口常位于耳轮脚前,瘘管可具分支,管壁衬以复层鳞状上皮。管腔内有脱落上皮及角化物。因感染腐败可排出具臭味的分泌物。若反复感染可形成囊肿或脓肿。
诊断检查
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
诊断依据
1.耳轮脚前有瘘口,常无症状。
2.挤压瘘口周围可有少许白色积存物流出。
3.感染时局部红肿热痛或形成脓肿。反复感染则形成脓瘘或皮肤疤痕。
治疗方案
无症状者不需治疗,若有感染化脓,应予抗生素等抗感染治疗,或脓肿切开引流,局部换药等治疗,待感染控制,局部痊愈后,再行瘘管切除术,术前注入少许美蓝于瘘管内,并将探针谈如管腔作为引导。然后将瘘管黑或者其分支一次彻底切除。若遗留部分瘘管感染复发,再行手术即甚困难。
先天性耳前瘘管日常生活卫生如何做?
首先我先声明,我是先天性耳前瘘管者,对此我首先批评一下一些人写关于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时候都喜欢称呼患者。先天性耳前瘘管者并非患者。
我今年29岁,从小得益有人指导,从小到大,我没有发生有什么感染。在这里我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做的。
(1)洗发不要到发廊去洗,最好自己洗,用冷水热水洗都没有问题,洗发的时候会有少许水进入瘘管,洗完头发之后,你用拇指和食指捏挤瘘管,把水和白色排泄物挤出清理干净,你用干净卫生的吸水纸巾擦干净,然后用热水烫毛巾(也不要太热),用毛巾把耳前瘘管口的异臭排泄物擦干净。每天洗头,每天就保持清理一次。瘘管里面的排泄物满的话,会渗出来,因为有异臭,影响工作生活,所以最好要每天都要根据我这个办法清理一下,我从小到大都没有感染过。
(2)去游泳也不要怕不卫生的水进来瘘管里感染,同样,游泳上来洗头,清理瘘管排泄物,搞好卫生。
最后,无症状的人最好不要手术人工切除干预这个性状,无病症状的生物性状的存在有它的理由。根据我个人的感受,瘘管排泄物并非是一般人所说的感染物,排泄物更多的是自己本身的排泄废物(颜色为乳白色),从瘘管可以更快地排出,生物体给了我们这类人这个性状,我可以更快地把身体的这些独特的废物排出来,而不是通过体循环多个环节排出,人类日益思考,脑部新陈代谢废物也要更快排出,生命进化方向应该如此。为什么第一鳃沟在胚胎期融合不全造成的遗迹而形成瘘管?这更多的因素是基因控制,基因表达和常人不同而致,生物的进化性状,很多有它的存在道理,基因表达的不同,促使先天性耳前瘘管者需要一条瘘管排泄自身的排泄物,你把瘘管切除了,对于身体的特殊性,哪身体产生这些废物毒素往哪里排泄呢?这个是医学一直争论的问题,无症状的人建议最好不要手术人工干预这个性状。有症状感染的不仅要做好个人卫生还要及时就医。
中药治法
青天葵10 蒲公英20 野菊花20 金银花15 柴胡6 白芷6 丹皮10车前草15 川连8 皂角刺12
[加减]:
(1)伤口未溃烂,加山甲10
用药原则
1.合并感染者应用抗生素和其他辅助药。
2.反复感染形成脓瘘者,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包括新特物药)。
保健贴士
就诊指南:
1、若无感染史者,不必处理。
2、在急性感染时,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炎症,对已形成脓肿者,则应先切开引流。
3、有感染史者可待感染控制后,行瘘管切除术。
4、饮食上宜清淡,以瘦肉或鲜蛋为主,忌海鲜鱼虾。
专家提示
本病是先天性疾病。无症状时不须治疗。继发感染时,可以全身应用抗生素。对已形成脓肿者,应先切开引流。本病有反复发作趋向,因此,控制感染后,应当到条件较好的医院将瘘管彻底切除,以免复发。
耳前瘘管的主要症状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耳前瘘管或称先天性耳前瘘管,为胚胎期第一腮沟的遗迹。多单侧发病。瘘口常位于耳轮前脚,瘘管可形成分支或树叉状,管内表面衬以复层鳞状上皮,管腔内有脱落的上皮及角化物,因感染腐败可排泄出有臭味的豆腐渣样分泌物。本病一般常无症状,偶尔在挤压时有少量粘液或粘脓从瘘口溢出;感染时,局部可红肿疼痛或形成脓肿,或脓性分泌物增多;反复感染化脓者,局部可形成脓瘘或瘢痕。一般来说,无症状者不需要治疗。若有感染化脓,可给予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如青霉素,每次80万单位,肌肉注射(注意做过敏试验);或红霉素,每次g,每日3次,口服。若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排脓引流,局部清洁消毒,碘伏纱条换药;待红肿消失,感染控制后可行瘘管切除术,务必一次彻底切除,否则遗留部分瘘管感染复发,再行手术效果甚差。
中医认为本病为先天禀赋不足,正气虚弱,胎毒内蕴而形成。若感染反复发作,常流脓液,治宜益气养血,补托排脓。可用托里消毒散加减治疗,常用药物有:黄芪15g,党参12g,白术12g ,熟地黄15g,白芍12g,当归12g,金银花15g,皂角刺15g,白芷15g,桔梗10g,甘草3g,紫花地丁20g,连翘15g等,水煎服。外治可先用九一丹或红升丹药捻插入瘘口,尽可能内伸,外敷生肌玉红膏,隔天换药1次。饮食上宜清淡,以瘦肉或鲜蛋为主,忌海鲜鱼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