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疾病百科 > 炎症 > 腺性膀胱炎

腺性膀胱炎由于泌尿系统感染,梗阻,结石等慢性膀胱刺激因素引起膀胱黏膜上皮化生所引起良性病变。正常人的膀胱粘膜由移行上皮构成,但在各种理化因素炎症、梗阻慢性刺激下,局部粘膜组织演变成腺上皮,从而导致腺性膀胱炎。腺性膀胱炎在中青年女性人群中好发,常被误诊为尿道综合症。据最新研究表明,腺性膀胱炎是一种前期病变,若不及时处理,约4%的患者几年后演变为膀胱癌。  

病因

目前仍不清楚,多数认为病因与膀胱感染,梗阻,结石等慢性刺激而引起的正常膀胱尿路上皮化生变化的结果有关。腺性膀胱炎多表现为慢性非特异性膀胱炎症状,及无痛性血尿或镜下血尿,常先作抗菌消炎治疗,无显著效果后才考虑作膀胱镜检,使病程延长至2到3周后。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非肿瘤性炎性病变,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以往诊断为“女性尿道综合征”者有一部分属于此病 。目前认为腺性膀胱炎为癌前病变 ,腺性膀胱炎跟有害化学物质长期刺激,持久的反复发作的感染,下尿路梗阻,结石等慢性刺激有关 。  

表现

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镜下血尿、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腺性膀胱炎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确诊主要依据膀胱镜检查及活检,好发部位为三角区、膀胱颈部、尿道内口下方。镜下病变部位粘膜充血、米粒大小的透明囊性或乳头状隆起。病理表现尿路上皮增生深及膜固有层以下形成Brunn巢,其内出现缝隙或形成分支状或环状管腔,中心出现腺性结构,与此同时存在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治疗

腺性膀胱炎的治疗有多种,有单纯膀胱内灌注治疗,单纯膀胱电切,膀胱注射疗法,膀胱部分切除,膀胱粘膜剥脱,甚者有行膀胱全切除手术。我们经尿道电切,术后早期膀胱内灌注抗癌药物疗效良好。但也有作者研究表明,单纯经尿道电切与加抗癌药物膀胱内灌注的疗效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但我们认为既然多种迹象表明腺性膀胱炎有能转变为膀胱癌的可能,单用经尿道电切后加用抗癌药物短期治疗不足满意。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处理膀胱以下的尿路的病变,术后同时服用α 1 受体阻滞剂治疗尿道内括约肌痉挛,对改善病人的自觉症状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