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碱性磷酸酶(ALP)
临床生物化学 |
碱性磷酸酶(ALP)是指一组底物特异性很低,在碱性环境中能水解很多磷酸单酯化合物的酶,需要镁和锰离子为激活剂。近年为认为ALP真正作用是将底物中磷酸基团转移到另一个含羟基基团化合物上,磷酸乙醇胺有可能是ALP在体内作用的底物。
ALP确切的生理作用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骨中ALP和骨的钙化作用密切相关,成骨细胞中的ALP作用产生磷酸,与钙生成磷酸钙沉积于骨中。ALP还广泛存在于肝细胞血窦侧和胆小管膜上、肾近侧曲管刷状缘和小肠粘膜的微绒毛,据此推测它可能还与物质的吸收和运转过程有关。
各器官的ALP在理化性质都有些差异,临床上长期认为存在着肝、骨、小肠和胎盘等ALP,在病理时还可能出现“高分子”ALP,以及一些和肿瘤有关的变异ALP,如Regan、NagaoALP等。深一步研究发现这些ALP主要受3个基因位点控制,相应生成3大类ALP,即小肠、胎盘和组织非特异ALP,后者包括临床上所谓的骨、肝、肾等组织器官,它们的氨基酸结构类似,抗原性无差别,这些酶电泳速率和对不同抑制剂反应差异来自ALP中所含糖基的不同。
【组织分布】
ALP广泛存在于机体各组织器官中,按每克湿组织ALP含量多少排列,顺序为肝、肾、胎盘、小肠、骨等。
【生理变异】
总论中已经提到ALP变化与年龄密切相关,简言之,新生儿ALP略高于成年人,以后逐渐增高,在1-5岁有一次高峰,可达成年人上限2.5-5倍,以后下降,到儿童身长增高期又再次上升,第二高峰在10-15岁间,可达成人上限4-5倍。20岁后降至成年人值,到老年期又轻度升高,可能与生理性的激素变化有关。
孕妇血清ALP在妊娠3个月即开始升高,9个月可达峰值,约为正常值的2倍,ALP升高可维持到分娩后1个月,升高的ALP来自胎盘,和胚泡壁的细胞滋养层的发育程度直接相关。
高脂餐后,血清ALP活性升高,尤以血型为O型或B型的分泌型(唾液中可分泌血型抗原者)人群更为突出,增高的ALP多为小肠ALP。
【标本的采集、处理和贮存】
为避免脂肪餐的影响,宜空腹采血,除肝素外,其它常用抗凝剂可与Mg2+作用,引起ALP活性下降。最好用血清为测定标本,红细胞膜上有ALP,明显溶血标本会干扰测定结果。
ALP在室温和冰箱放置后,活性逐渐升高,可增加5%-10%。冷冻血清融冻后,其中活性开始偏低,以后慢慢升高。所以应在采血当日就测定ALP活性。
目前常用的冻干质控血清,复溶后ALP活性常有一个活性升高过程,有些制品复溶24小时后,活性可升高50%-100%,使用时应加以注意。
【参考值范围】
ALP测定结果与所用方法种类和测定温度密切相关,就是同一底物,因缓冲液不同,其结果可有2-3倍差异,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方法中以磷酸对硝基酚为底物,2-氨基-2-甲基丙醇为缓冲液,在37℃测定时,成年人参考值范围为20-110U/L。
ALP在不同年龄人群中有较大差异,在以上有关章节中已加以论述,解释结果时必须加以注意。国外文献指出ALP虽然有较大的人群差异,但是个体间差异很小。有条件应将测定结果与被测者的“正常值”进行比较。
【临床应用】
ALP早在本世纪30年代就用于临床,是临床医师非常熟悉的酶之一,在70年代前ALP是世界上临床测定次数最多的酶,主要用于骨骼和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临床鉴别诊断,可参见下表:
表7-7 碱性磷酸酶在疾病时的变化
(缺)
ALP和骨化过程密切相关,很多骨骼疾病如变形性骨炎(Paget病)、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佝偻病、软骨症、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肿瘤、骨折和肢端肥大症的患者血中ALP都可升高,尤其是变形性骨炎,增高非常明显,可达正常上限值的50倍。此病在我国少见,我国常用于早期诊断佝偻病和软骨病,ALP升高早于血钙、磷变化以及X线检查,是一个很灵敏的诊断指标,但应注意骨质疏松患者血中ALP一般都在正常范围内。
目前ALP测定主要用于黄疸的鉴别诊断,阻塞性黄疸时血清ALP常早期明显升高,甚至可达正常上限值的10-15倍,在完全阻塞性黄疸病例中,80%病例血中ALP超过正常上限5倍。一般而言血清ALP持续低于正常上限值2倍时,阻塞性黄疸可能性较小,肝性黄疸时ALP轻度升高,一般不超过正常上限的2-3倍,约有半数原发性肝癌血中ALP升高,升高程度也常较明显,甚至可达正常上限值的15-20倍。如在无黄疸肝脏疾病人血中发现有ALP升高应警惕有无肝癌可能。
ALP升高还可见于其它疾病,如急慢性胰腺炎、慢性肾衰、肠梗塞、肺梗塞等疾病,但无太大临床价值,某些药物如孕激素、雌激素、胎盘白蛋白等也可引起血中ALP升高。
血ALP下降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恶性贫血和遗传性碱性磷酸酶减少症等。
氨基转移酶(ALT,AST)及其同工酶 | γ-谷氨酰基转移酶及其同工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