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口腔溃疡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复发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复发性阿弗他口炎复发性口疮,是临床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火导致口腔溃疡,西医并无上火的概念,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情志不遂,素体虚弱,外感六淫之邪致使肝失条达、脾失健运、肝郁气滞,郁热化火、虚火上炎熏蒸于口而患病。 本病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如唇、舌尖,舌边缘,颊等处,牙龈硬腭也有发生但很少见。具有局限性、复发性、自愈性的特点。溃疡呈孤立或多发,局部有明显的灼热疼痛,虽无全身症状,但影响患者的说话与进食,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身心、工作和生活质量。该病发病率较高,一般报道其患病率接近20%,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年龄最小 2 岁,最大 72 岁,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男女发病之比约为 2:3 。

口腔溃疡

目录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 临床分型与特点
    1. 轻型
    2. 重型
    3. 疱疹样溃疡
  3. 治疗
    1. 中医辨证施治
      1. 心脾积热
      2. 心脾两虚
      3. 脾胃湿热
      4. 虚火上炎
      5. 阴虚火旺
    2. 西药治疗
  4. 预防
  5. 保健
  6. 参考文献

病因及发病机制

复发性口腔溃疡首先与免疫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有的患者表现为免疫缺陷,有的患者则表现为自身免疫反应,也就是由于各种因素,使人体正常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抗原,产生免疫反应,引起组织的破坏而发病。

其次与遗传有关系,在临床中,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我们常常看到,父母一方或双方若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那么,他们的子女就比一般人更容易患病。另外,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作,常常还与一些疾病或症状有关,比如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或迁延性肝炎结肠炎等,另外贫血、偏食、消化不良腹泻、发热、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月经周期的改变等等。

随着一种或多种因素的活跃、交替、重叠就容易出现机体免疫力下降,免疫功能紊乱,也就造成了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频繁发作。

本病尚与环境因素、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缺乏、感染因素、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某些上消化道疾病也可导致本病。

中医认为心脾积热阴虚火旺脾胃湿热是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其发生与心 、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外以热毒为主,内以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房室劳倦,先天禀赋不足等密切相关。

临床分型与特点

目前常见的分类是 Lehner(1968-)提出的 3 种类型,即轻型口腔溃疡、重型口腔溃疡、疱疹样溃疡。

轻型

溃疡小而浅,数目少,1~3 个,l~2 mm 大小,红肿不著,边缘整齐有红晕,基底稍凹平坦,一般 7~10 d 愈合,愈合不留瘢痕。

重型

又称腺周口疮,溃疡大而深,呈弹坑状,溃疡面积可达lcm 以上,常孤立发生,亦可同时发生数个,边缘高起明显,充血不著或显暗红,病程长愈合缓慢,可达 1 个月至数月,愈合后留有瘢痕

疱疹样溃疡

又称口炎性口疮,溃疡表浅平坦,形状不规则,可由小米粒大小到蚕豆大小,数目多可达数十个,可相互融合,有黄色渗出,周围充血明显,范围大,疼痛明显。

治疗

中医辨证施治

心脾积热

【症见】口舌多处糜烂生疮,疮面红肿,灼热疼痛,口臭,牙龈肿痛,伴口渴多饮,尿黄便秘,舌红苔黄,滑脉、数脉。

【治疗】清热泻火,荡涤胃热。常用泻脾散加减:栀子12g、岑12g、连翘12g、大黄10g、芒硝3g、薄荷8g、黄连10g、竹叶10g、莲子心6g、甘草8g。水煎服,每日1剂。

心脾两虚

【症见】口舌生疮,溃疡面色白,周围不红,数量少,久治不愈,伴四肢不温,口干喜热饮,腰背酸痛,尿频清长,大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弱。

【治疗】温补脾肾、引火归原。方用肾气丸甲减:制附子15g(先煎)、肉桂3g、熟地黄20g、山茱萸12g、山药30g、牡丹皮10g、茯苓12g、泽泻10g、苍术10g。水煎服,每日1剂。

脾胃湿热

【症见】口舌生疮反复发作,疮面色淡凹陷,伴神疲气短,不思饮食,四肢不温,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疗】补中益气,健脾化湿。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15-30g、党参15g、当归10g、陈皮10g、柴胡6g、升麻6g、藿香15g、茯苓15g、白术10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虚火上炎

【症见】溃疡颜色鲜红,大小不等,疼痛昼轻液重,伴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咽干口燥,小便短黄,舌红苔薄,脉细数。

【治疗】滋阴降火,清心安神。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6g、黄柏9g、生地黄30g、地骨皮15g、山药5g、泽泻10g、山茱萸10g、野菊花15g、连翘12g、升麻6g、砂仁3g、桑寄生30g。水煎服,每日1剂。

阴虚火旺

【症见】口舌溃烂多发生于月经前后,伴月经先期量多,五心烦热,口干喜饮,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

【治疗】养血益阴,潜降虚火。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当归20g、白芍20g、生地黄15g、淡竹叶10g、茯苓12g、牡丹皮10g、栀子10g、柴胡10g、麦冬10g、五味子10g、玄参10g。水煎服,每日1剂。

西药治疗

  1. 含漱:生理盐水250ml加维生素B12 针剂15mg加庆大霉素16万IU加2%利多卡因10ml漱口,餐后10min和睡前漱口,漱口液需在口腔内停留5min作用。
  2. 口服维生素B6 6-8d。
  3. 配西药转移因子腋下淋巴结封闭治疗转移因子(含多肽3mg、核酸100mg)用生理盐水2mg溶解,抽取后在腋窝中部注射,每周2次,左右侧交替注射,一般持续1-2个月。当然,一般口腔溃疡患者当然无须次方,因为本病一般是自限性的,可自愈。除非病情严重者方考虑使用本法。

预防

  • 首先,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良好习惯,防止食物残渣残留在口腔内,加重感染。
  • 其次,均衡饮食,适当增加营养,做到膳食多样化。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刺激油腻之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
  • 再次,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避免过度操劳。
  • 最后,还要适量进行体育锻炼,坚持长期有氧运动,加快血液循环,增加体内有毒产物的排出,增强机体抵抗力。
  • 另外,心理调适非常重要,培养良好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因为情绪因素可直接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影响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引起口腔溃疡的频繁发生。

口腔溃疡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病因病机不十分清楚,且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对其诊断只能建立在症状学上,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无特异性的药物,虽治疗方法多但疗效不 够理想,治疗后复发率高。中医对此病虽有较好的疗效,但缺乏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疗效判定标准。

一些女性口腔溃疡的发病与月经 周期确实有一定的关系。往往在经前发生口腔溃疡,与此同时,还伴有口干心烦、易怒和大便干结等令人烦恼的症状,但在妊娠期间或者哺乳的期间病情往往好转。这是因为月经前的黄体酮水平增高而雌激素的水平降低,而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又会升高。有人在对月经前发生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人给予雌激素治疗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口腔溃疡---你不知道的事

保健

双氧水

可以用碳硫二胺双氧水,它含双氧水和甘油。双氧水可以将氧释出并将细菌清除,氧气泡进入微小的隙缝,甘油则覆盖溃疡并对它加以保护。

●用氯酸钾漱口

可以加1茶匙氯酸钾于l杯水中,用此溶液漱口,一天数次,可治疗口腔溃疡。但不要吞入。

●试用红茶包

有些专家建议在溃疡部位敷湿的红茶包。红茶含鞣酸,此物有收敛作用,止痛效果也不错。

●用稀释的双氧水漱口

用1杯水稀释1汤匙双氧水,以此溶液漱口,可防止口腔溃疡感染,并加速复原。

●用明矾可以防止感染恶化

明矾是止血药里的活性成分,可在口腔溃疡初期使用。明矾是一种杀菌剂及止痛剂,它能防止感染恶化,但它无法消除口腔溃疡。

●用氧化镁漱口

氧化镁可在口腔溃疡表面形成保护层,也具有抗菌效果。

●用金印草制漱口水

用金印草根制成浓茶,当作漱口水。或制成糊状物,直接涂在溃疡上,效果不错。

●避免刺激性物质

咖啡、辛辣调味料、柳橙类水果、富含精氨酸核果 尤其是胡桃 、巧克力及草莓等物,会刺激口腔溃疡,并使某些人产生口腔溃疡。因此应避免这类食物。

●每天吃酸酪乳

每天吃4汤匙的原味酸酪乳,可将良性菌送入口腔,与那些有害的细菌作战,有益于预防口腔溃疡。

●避免会引起溃疡的食物

避免口香糖、抽烟、咖啡、烫的食物及那些会诱发口腔溃疡的食物。

●营养素

①离氨酸 氰基

每日3次,各500毫克,空腹服用。缺乏此氨基酸可能在口腔内外爆发口腔溃疡。

②添加维生素B12叶酸

用量依产品说明,含于舌下,空腹服用。

维生素C

每日 8000毫克,分成数次。用含生物类黄酮且缓冲过的剂型。

泛酸 D5

每日3次,各50 100毫克是抗紧张的维生素,对肾上腺功能是必需的。肾上腺是对抗紧张的内分泌腺

⑤蒜头精胶囊

每日3次,各3粒。当作一种天然抗生素及免疫激活剂

●药用植物

治疗口腔溃疡可使用牛蒡、金印草、保哥果茶及红苜蓿。红覆盆子茶也非常有效。

●多吃洋葱和生菜

吃大量的洋葱生菜沙拉。洋葱含硫成分,有治疗功效。


参考文献

  • 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病机制与治疗的临床研究.研究进展.2010年1月第17卷第3期
  • 综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