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贫血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是指各种因素造成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尿毒症血浆中一些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终末期常见的并发症。贫血的程度常与肾功能减退的程度相关。肾性贫血为慢性肾病的伴随症状,慢性肾病病人一旦并发肾性贫血,常外在表现有面色萎黄眼结膜苍白、唇甲苍白无光泽等症状。

目录

  1. 疾病介绍
  2. 病因病理
    1. 病理
    2. 具体症状
  3. 发生机制
  4. 临床症状
  5. 量化指标
  6. 中医治疗
    1. 西医对中医疗法的分析
    2. 脾胃虚弱生化无源
    3. 肾虚精亏精不化血
    4. 脾气虚弱
    5. 肾精亏损
    6. 肾阴阳两虚
    7. 虚实夹杂
  7. 西医诊治
    1. 药物治疗
    2. 输血
    3. 透析
  8. 中西结合
  9. 专家建议
    1. 治疗肾衰为主
    2. 脾肾并重
    3. 气血并重
    4. 注意扶正与祛邪的关系
  10. 饮食调养
    1. 珠玉红枣粥
    2. 首乌鸡丁
    3. 汆蛎黄
    4. 当归生姜羊肉汤
  11. 疾病验方
  12. 疾病预防

疾病介绍

如果患者面色萎黄,唇爪苍白无华,医生就会检查患者的限结膜,发现苍白,再结合查血红蛋白,就会诊断患者有贫血。但是贫血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肾脏因素常常被忽视。

肾性贫血在肾功能不全期即出现,随着肾功能恶化而加剧,贫血严重则预后不佳。所谓肾性贫血,是指由于肾功损害而引起的贫血。临床诊断可询问肾脏病史,查血肌配、血尿素氮则能作出结论。然而部分患者无明显的肾脏病表现及病史,加之以前从未作过尿液检查,发现自己脸色不好看了才去医院就诊,往往容易误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其实有经验的医生会先查血肌酐、血尿素氮,因为检查方法简单易行,就会大大减少误诊率。

专家建议事项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患者的显著症状,它与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呈正相关性。肾性贫血的发生机理是因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增多,且有出血现象等综合因素所致。贫血一般为正常红细胞正常血红蛋白型,严重贫血时血红蛋白可下降至20-30克/升;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骨髓象常示增生欠活跃。肾实质损害时,肾脏产生的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同时由于肾衰时毒素对骨髓的影响,均使骨髓生成红细胞这一关键环节受到抑制,因而使红细胞生成减少,这一因素在肾性贫血的形成中是最重要的。红细胞的寿命因受潴留的代谢产物的影响百缩短。肾衰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常有出血倾向,如鼻衄牙龈出血胃肠道出血月经过多等,失血使贫血加重。

由于贫血,患者面以萎黄,唇爪苍白无华,心悸,中医认为这是“血虚”的表现。肾藏精,精血同源,中医学认为肾精亏虚,必然引起阴血不足,再从五脏相生的角度来考虑,肝藏血,必赖肾水以涵养,若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则现有血亏虚诸症。  

病因病理

病理

肾性贫血是由于肾脏功能损害而引发的。随着慢性肾病病情的不断恶化进展,当病人肾脏受损严重,血肌酐值大于308μmol/L(3.5mg/dl)时多会伴发肾性贫血。

哪些因素可能引发肾病病人发生肾性贫血呢?当肾功能开始受损时,慢性肾病病人体内由肾脏分泌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总量将不足以满足身体的需要,从而成为引发肾性贫血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以外,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病人,体内堆积大量代谢毒素,缩减了红细胞存活时间;慢性肾病病人长期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而尿蛋白则源源不断从病人体内流失;慢性肾病病人多发生出血倾向;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慢性肾病病人发生肾性贫血。  

具体症状

(1)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由于肾脏疾病致肾功能损害,肾脏促红细胞生成因子和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影响了骨髓生成和成熟红细胞发生的环节。这是肾性贫血最重要的原因。

注重饮食调养

(2)营养不良。由于肾脏病时需长期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加之尿排出蛋白的量增加,使血浆蛋白浓度降低,作为造血原料的蛋白质减少而引起肾性贫血。

(3)出血。慢性肾脏病时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病人常有出血倾向,如有鼻衄、牙龈出血、胃肠道对铁吸收障碍使机体缺铁而导致肾性贫血。

(4)毒素物质。人体肾脏具有分泌和排泄功能,肾脏可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以尿液形式排出体外,同时也具有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激素功能。由于各种病理损伤原因导致肾脏损伤,从而导致肾脏对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不足,或者导致体内代谢产生的毒素物质不能正常排出体外,而使得慢性肾病病人体内的毒素物质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由此而引发肾性贫血。

(5)慢性肾功能衰竭后期即尿毒症时,大量有害物质蓄积体内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加速红细胞破坏,影响红细胞寿命而致贫血。肾性贫血时病人常有面色萎黄、唇甲苍白无华、结膜苍白、血红色蛋白下降等症状,同时询问病史,再辅助检查血肌酐、尿素氮等就基本可确诊。

一般而论,血清肌酐水平大于308μmol/L(3.5mg/dl)时患者都会伴有贫血,个体之间贫血程度可有较大差异,但每一个体的贫血程度较稳定。多囊肾所致的肾衰比其他原因的肾衰贫血轻,伴有高血压的肾衰贫血红细胞压积要高于正常血压的患者,伴有肾病综合征的肾衰竭期肾性贫血比无肾病综合征的要重。肾衰竭期肾性贫血的临床症状比其他贫血要轻,这可能是由于肾衰时红细胞内2,3-DPG升高,降低了细胞内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使氧更容易从血液进入组织改善其缺氧状态。  

发生机制

肾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为:

血红细胞

(1)红细胞生成减少。常见因素有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作用、维生素营养缺乏微量元素失衡。

(2)红细胞寿命缩短。常见因素有尿毒症毒素作用、内分泌激素作用、红细胞脆性增加及脾功能亢进等。

(3)红细胞丢失增加。极大多数肾性贫血病例有肾功能异常,BUN和Scr升高呈氮质血症或尿毒症水平,且贫血与肾功能损害呈平行关系。多有较长的肾脏病史,部分病例贫血为主要症状。肾脏病史缺如或仅夜尿增多为惟一病史,且易被忽视,常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的贫血。形态上多呈正色素、正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低色素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也可发生,外周血象可见少数形态不规则细胞,如“芒刺”细胞,其出现的频率大致与尿毒症程度成正相关。骨髓象红细胞系统增生近于正常,网织红细胞指数稍低或正常,表现为非增生性贫血。

贫血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个症状群。在病史询问时应注意贫血的起病、发展和特征性表现,及有无致病因素存在和引起贫血的慢性疾病。肾性贫血属继发性贫血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贫血程度轻重不一,血液学异常不尽一致,有时肾脏原发病较隐匿,易引起误诊,临床常见已作骨髓象检查而漏作血生化检查者。又对于贫血伴有血压增高或水肿者,应高度怀疑肾脏疾病。

肾性贫血是肾病日久,肾气衰败,脏腑功能低下,气血生成减少而成,脏腑功能的低下,又可使浊毒、瘀血内阻,从而导致因病致损,由损成劳。因此,临床表现症状复杂,病机既有肾气衰败的虚证一面,又有浊毒、淤血致病的实证一面,临床辨证应根据不同的病期、不同的病证以及二便、饮食、苔脉等辨阴阳、求平衡,辨虚实、明标本。辨病位、宜兼顾。  

临床症状

肾性贫血的主要表现是原发肾脏疾病及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表现。各种肾脏疾病常见的表现主要有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等。蛋白尿和血尿需要经过化验检查来证实。不同的肾脏疾病又有不同的表现,例如遗传性肾炎和多囊肾属于遗传性疾病,家族中可有多个同样肾病的患者,泌尿系感染性疾病,如肾盂肾炎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此外还可能排尿困难,排出结石、肾脏创伤、手术史等,都可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用超声波检查可能发现多囊肾、肾盂积水肾萎缩等。肾脏疾病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时,会发生恶心呕吐纳差腹胀腹泻等症状,并发生乏力、贫血的表现,渐进性夜尿增

疾病预防

多、少尿无尿抽搐关节痛等症状,重时可发生肺水肿心力衰竭心包炎意识障碍脑病癫痫等。化验检查可以辅助诊断肾功能衰竭的程度,最常用的肾功能试验是肌酐和尿素氮。肌酐是肌肉蛋白代谢产生的小分子物质,由肾脏滤过清除。正常血肌酐(Scr)浓度<133μmol/L(1.5mg/dL),肾功能衰竭时尿中清除的减少,血肌酐浓度升高。尿素氮(BUN)是蛋白质代谢的主要终末产物之一,从肾脏排泄,血BUN正常值<7.1mmol/L(20mg/dL),肾功能衰竭时升高。 肾性贫血的时展快慢不一,贫血程度与肾功能减退程度一致。血红蛋白大多呈中等或重度降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大多正常,但因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功能障碍,肾性贫血病人可能有皮肤瘀斑口腔黏膜出血、鼻衄、甚至消化道泌尿道出血及月经过多等出血症状。骨髓象大多正常。  

量化指标

一般而论,血清肌酐水平大于308μmol/L(3.5mg/dl)时患者都会伴有贫血,个体之间贫血程度可有较大差异,但每一个体的贫血程度较稳定。多囊肾所致的肾衰比其他原因的肾衰贫血轻,伴有高血压的肾衰贫血红细胞压积要高于正常血压的患者,伴有肾病综合征的肾衰贫血比无肾病综合征的要重。肾衰贫血的临床症状比其他贫血要轻,这可能是由于肾衰时红细胞内2,3-DPG升高,降低了细胞内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使氧更容易从血液进入组织改善其缺氧状态。  

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血液的生成是各脏腑的整体功能。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篇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即充分说明了脾胃的运化功能在血液的生成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血液的生成过程还与营气和肺有关.《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强调了营气化血的作用.《灵枢.营卫生会》篇有“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强调了肺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血液的来源还有“精血互生”、“气血互生”。肾藏精,主骨生髓,所以精血互生主要与肾相关;“气血互生”指气对血具有生化、固摄作用,所以血虚时补气是中医的治疗常规。  

西医对中医疗法的分析

通过采用中药活性物质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临床观察显示,效果十分显著。此疗法普遍适用于贫血的病人。一般来说,肾衰病人,尤其是维持性血透析病人,因长期小量失血,会引起一些造血原料的流失,如铁和叶酸等。为了使红细胞生成素充分发挥作用,要补足这些造血原料后才可使用。微化中药活性物质富含十多种微量元素,其中包括铁和叶酸等,可充分满足改善贫血状况的需要。  

脾胃虚弱生化无源

在CRF的过程中,脾胃虚弱最为多见。脾胃虚弱,运化水谷的功能障碍,气血生化无源,而致血虚;脾胃虚弱,统摄无权,气不摄血,而致出血,也是血虚的原因之一;脾胃虚弱,运化水湿的功能障碍,湿浊内停,更加重脾胃损伤,脾虚与湿浊互为因果,緾绵难愈,则血虚更加严重。  

肾虚精亏精不化血

CRF的主要病位在肾,肾虚是其病之根本.《张氏医通》谓“血之源头在乎肾”;《类经》谓“精足则血足”;而《侣山堂类辨》则更加明确地指出“肾为水脏,主藏精而化血”。肾虚精亏,骨髓空虚,精不生血,则致血虚;肾虚火不生土,必致脾肾两虚,脾虚则生化乏源,后天之精不得滋养先天之精,致精亏更甚,脾虚不得生化气血,使血虚不断加重。

三 浊瘀互结,新血不生

脏腑虚损,气化功能障碍,浊邪停留是CRF的病机关键。浊邪因脏腑虚损而生,即生之后又可进一步损伤脏腑,形成恶性循环。脏腑虚损,气血的生化障碍,是形成血虚的原因之一;浊邪内停,阻滞气血,以可形成瘀血,浊瘀互结,新血不生,也是导致血虚的原因之一。

辨证论治]  

脾气虚

临床表现:肾性贫血见面色萎黄无华,少气懒言,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口唇色淡,舌淡齿痕苔薄白脉虚弱

治法:益气健脾养血

方药:归脾汤(《济生方党参 黄芪 白术 茯神 酸枣仁 龙眼肉 木香 炙甘草 当归 远志 生姜 大枣)加减。可将党参换成生晒参,或再加生晒参,生大黄,冬虫夏草。  

肾精亏损

临床表现:肾性贫血见面色黑黄无华,耳廓焦黑,皮肤干枯,腰脊酸软,脑转耳鸣,极度疲劳性欲减退,男子阳痿早泄,女子月经量少甚或闭经,舌淡嫩齿痕,脉沉细无力

治法:益肾填精补血

方药:偏阳虚者用右归丸(《景岳全书熟地 山药 山萸肉 枸杞 杜仲 菟丝子 当归 鹿角胶 肉桂 制附片)加人参 炙黄芪 冬虫夏草等;偏阴虚者用左归丸(《景岳全书》熟地、山药 山萸肉 枸杞 牛膝 菟丝子 龟胶 鹿角胶)加当归 炙黄芪 人参 冬虫夏草 鸡血藤等。  

肾阴阳两虚

1主症:极度乏力,畏寒肢冷,但手足心热口臭口干欲饮,饮水不多,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大便偏溏,小便短赤,或大便干结,小便清长,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或沉弱。

2证候分析:疾病日久,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出现阴阳两虚证候。  

虚实夹杂

1主症:在上述虚证的基础上出现唇色发暗,面色晦黯,舌有瘀斑瘀点;或兼见食少纳呆,恶心呕吐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沉。

2证候分析:肾虚则出现虚损之象。肾阳虚,无力鼓动血液,或肾阴虚,血脉不充,均可导致血液瘀滞而见唇色发暗,面色晦黯,舌有瘀斑、瘀点;脾肾阳虚,不能制水,湿浊内生,上泛扰胃,胃失和降则出现食少纳呆,恶心呕吐,苔腻。  

西医诊治

慢性肾病病人一旦并发肾性贫血,常外在表现有面色萎黄、眼结膜苍白、唇甲苍白无光泽等症状。临床上,如何进行肾性贫血的有效治疗呢? 临床上对于慢性肾病并发严重肾性贫血的病人,主要采取两种治疗措施,一是药物治疗,另一是输血治疗,还有就是透析。对肾性贫血的肾病患者,采用皮下或静脉大剂量注射促红素,这一治疗需要长期维持进行。而对于输血治疗,可较快的纠正肾性贫血症状,尤其适合严重贫血病人,但在输血治疗期间无疑将增加患者的感染机会,并可能出现一些输血反应。  

药物治疗

肾性贫血尿液

雄激素丙酸睾丸酮,每日或隔日50mg肌肉注射,或其衍生物氟羟甲基睾丸酮,每日~30mg口服。或苯丙酸诺龙25~50mg,每周2次,肌肉注射。贫血改善后,可应用维持量每2周或每月肌注丙酸睾丸酮100mg。

氯化钴:每次~50mg,每日~3次,口服。服用氯化钴有消化道反应,可应用肠溶胶囊或加服保护药物。

基因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rHuEpo是一种糖蛋白激素,作用部位在骨髓,使发育前期红细胞数目增加,改善贫血,有效率达90%以上,血红蛋白可提高到100g/L以上。

④其他药物:针对必需氨基酸缺乏,应给予必需氨基酸治疗。由于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抗坏血酸缺乏者,可以适当补充。若慢性失血,应补充铁剂。

另外:若血色素低于10克就需要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一般每周两次或三次,每次单位,肌肉或静脉注射.半月后再根据血色素情况调整剂量.如血色素男性达到12克,女性达到11克即可.如超过13克以上就容易诱发血栓病.低于11克需增加促红素剂量,每次增加15%.半月调整一次剂量.直到达标.然后转维持量.在用促红素的同时,亦应补充铁剂.叶酸,微生素比12也要酌情补充.因多数伴有这种元素缺乏.  

输血

一般尿毒症患者对贫血耐受力很强,过多输血又有危险,故只有血红蛋白在70g/L以下,有贫血性心力衰竭、心绞痛发作或消化道及脑出血者给予输血,最好选用新鲜血液制备的浓缩红细胞。每次输血量不宜过多,过量输血可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使红细胞生成减少。

中西结合治疗

  

透析

通过血透或腹透可以排除血中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延长红细胞寿命。但透析对改善贫血作用甚微。

所以,针对由慢性肾病而并发的肾性贫血,进行输血、促红素的针对症状性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肾病患者的根本性问题。因为,肾病患者损害的肾功能并没有真正的被修复,病人能够形式的正常肾功能将越来越少,体内堆积的毒素物质就会越来越多,肾性贫血就会越来越严重。事实上,一旦肾性贫血伴随发生,肾病病人除去以上的症状出现外,肾性贫血还表现在病人的食欲和精神上面。肾性贫血直接导致肾病病人的胃肠道吸收功能减弱,影响食物吸收,使其无食欲精神萎靡。在进行肾病治疗时,这也是需要同时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有效规范性的治疗措施,当解决了肾脏损害这一根本性问题时,病人随之而来的这些症状才能消除,所谓“治症先治病,病愈症自消”就是这个道理。  

中西结合

人工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EPO,rHuEPO)运用是肾性贫血的主要治疗方法,也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如无合并缺铁、炎症细菌感染,单用EPO就可满意纠正贫血。EPO的运用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费用过高,一是合并高血压。一般认为,用小剂量(25~30u/kg体重,每周3次)皮下注射,可降低费用,减少高血压的发生率。对缺铁者适当补铁,补充叶酸、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肉毒碱、增加透析量、避免溶血等提高疗效。适量、规律的运动有助于红细胞的增加,但机理不明。 用中医中药以减少EPO的副作用,提高其疗效,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有报道显示用补肾健脾的中药配合小剂量EPO可达到常规剂量的疗效。  

专家建议

治疗肾衰为主

引起肾性贫血的原因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的并发症,所以慢性肾衰的稳定或缓解才是治本之图。具体方法参见《慢性肾功能衰竭》章。  

脾肾并重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补血必健脾;肾主藏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是慢性肾衰的重心所在,所以肾性贫血必须补肾。脾肾并重是治疗肾性贫血的基本原则。脾虚为主时补脾为主,兼以补肾;肾虚为主时补肾为主,兼以补脾。补脾重用人参、炙黄芪;补肾重用熟地、山萸肉。  

气血并重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气能摄血,血能载气,气血互生。所以补血必先补气,当归补血汤,归脾汤都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李东垣说“仲景以人参为补血者,盖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乃生,阳生则阴长,血乃旺矣,若阴虚单补血,血无由而生,无阳故也。”  

注意扶正与祛邪的关系

本虚标实是CRF的基本病机,本虚指脏腑虚损,特别是肾脾虚损;标实是指由于脏腑虚损,气化功能障碍,致浊邪停留。本虚应该扶正,邪实应该祛邪,理所当然。但在CRF的治疗过程中扶正祛邪的正确运用并不容易。一般而言,如果浊毒停留较重,有明显的浊毒上犯者,应以化毒排毒降浊为主;如无明显的浊毒上犯表现,则应扶正和化毒排毒并用。  

饮食调养

珠玉红枣粥

【原料】生山药100克,薏苡仁100克,粳米100克,龙眼肉15克,红枣15克。

中医治疗

【制法】先将生薏苡仁和粳米洗净、煮熟,再将去皮捣碎的生山药、龙眼肉及红枣放入锅内与前者同煮成粥。【特点】本粥具有健脾益气、补益心脾作用,是从清代《医学中衷参西录》中“珠玉二宝粥”化裁而来。山药补肺、脾、肾三脏,薏苡仁可健脾祛湿,龙眼肉能益脾胃、保心血、养心安神,加上可健脾益气的红枣,共煮成粥,易于消化,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弱,兼有心悸、健忘失眠的贫血患者。  

首乌鸡丁

【原料】鸡胸脯肉100克,制首乌粉10克,山萸肉10克,黑木耳50克,胡萝卜25克,菠菜25克。

【制法】将菠菜洗净切段下油锅煸好后装盘垫底,鸡胸脯肉切丁以首乌粉上浆,胡萝卜切丁,山萸肉、木耳泡好。将鸡丁、胡萝卜丁放入锅中,油煸翻炒,再加入山萸肉、木耳翻炒,加盐及味精,熟后装入有菠菜的盘内。【特点】本菜肴中,制首乌及山萸肉均入肝、肾经,有补肝肾、益精血功用,鸡脯肉可温中益气、补精添髓,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再配以健脾润燥的胡萝卜及养血补血的黑木耳、菠菜,使肾精气化正常,肝肾之阴得补。适于老年贫血兼有轻度浮肿者。  

汆蛎黄

【原料】鲜蛎黄(牡蛎肉)250克,乌骨鸡清汤1000毫升,食盐适量。

中药调节

【制法】将蛎黄洗净,大的切开,备用。乌骨鸡汤入锅内烧沸,放入鲜蛎黄、盐,汆熟即起锅。

【特点】牡蛎肉为滋阴养血之品,对于老年人血气虚、烦热盗汗心神不安有滋养效果,再加上汆入有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的乌骨鸡汤中,效果更好。  

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料】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食盐适量。

【制法】将当归、生姜洗净切片备用。羊肉去筋膜,略烫去血水后切片备用。当归、生姜、羊肉放入沙锅,加清水、黄酒、盐,旺火烧沸去浮沫,再用小火炖烂即成,食用时拣去当归及生姜。

【特点】本方来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为治心腹血虚寒痛常用方。方中当归养血和血,生姜温中散寒,重用甘温的羊肉。可益气补虚,温中暖下,适用于产后血虚或老人体弱、阳气虚而畏寒,手足不温者。本品亦可在冬季常食。

平时还酌情选用各种补血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蛋类、黑木耳、黄花菜、海参、猪血、龙眼肉、桑椹、大枣、菠菜、黑豆等,以加强营养,改善贫血症状。  

疾病验方

1、皂矾(黑矾)200克,大枣肉500克。炒熟荠麦面400克,公丁香10克,蜂蜜200克,制成如豌豆大丸,每次--15粒,每日服两次。

2、紫河车粉3克,鸡蛋1枚,先将鸡蛋打入小碗中,入紫河车粉搅匀,加入米汤少许再搅,入佐料蒸熟后食用。  

疾病预防

肾性贫血概述

预防肾性贫血食物:

1、羊肾4个,党参500克,熟地300克,红糖1公斤,先将新鲜羊肾对半切开,去筋膜洗净,切成条状,和熟地。党参(均以纱布包好)加水常法煮取药汁。文火炖1小时后取出滤液,余渣加水再煎,再取液。共三次。将所有滤液混和,以文火浓缩成胶状,加红糖收膏。每次服2食匙,每日服3次,开水冲服。连服2--3个月。

2、阿胶10克,杞子25克,粳米50--100克。先以杞子和米煮粥,阿胶烊化后调入,加糖调味,每日早晚温服,连服3--4周。间隔数周后还可继续服。

3、当归25克黄芪50克羊血(已凝成块)250克,先将归芪共煎两次取汁约200毫升,再加水适量,放少许盐。姜料酒等调料,与羊血一起煮汤食用。具有益气补血,强壮肾元,用于慢性肾炎而至贫血者。

4、制首乌50克,入砂锅煎取浓汁,将首乌汁与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同煮为粥,适用于高血脂,肾性贫血。

5、山药粉20克,苡仁30克,荸荠粉10克,大枣6枚,糯米50克,先将苡仁洗净下入锅中,煮至开裂,再下入糯米,与大枣同煮,米烂后搅入山药粉,20分钟后,再搅入荸荠粉即成,服用时加入适量白糖。

6、龙眼肉5克,莲子肉10克,连衣花生米15克,粳米1克,共煮粥食。适用于肾炎引起的贫血及蛋白尿。

防治肾性贫血的关键在于控制肾脏疾病本身。对于原发肾脏病,如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等应予以积极治疗。“肾性贫血”患者大多都已有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是一个由轻到重的慢性发展过程,许多因素可诱发或加重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是感染,其次是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妊娠脱水、失血、高蛋白饮食、使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等等,在治疗与护理中应注意避免。患者应该休息,避免劳累和受凉,预防皮肤及口腔感染,情绪要安定,饮食热量要充足,其蛋白质含量要低,但质量要高(动物蛋白质量高),避免以植物蛋白(如豆制品)为主的饮食,水肿时要限制盐的摄入,严重者还要限制水的入量。在治疗中采用利尿、降压、纠正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大多为对症治疗的方法。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应用透析疗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来代替肾脏,清除部分毒素,缓解症状,维持生命,改善生活质量,争取重返工作。

药物治疗

血液透析需要使用透析器,把患者的血液和透析液同时引进透析器,利用透析器中透析膜的半渗透作用,使患者血中的毒素和过多的水分排出到体外去,同时又补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腹膜透析是将透析液灌注入患者腹腔,利用腹膜的生物半渗透作用达到清除血中废物及滤出水分的作用。血液透析可以减轻贫血,但可引起铁和叶酸的丢失,还可引起红细胞的破坏。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可以析出红细胞生成抑制因子,故矫正贫血的效果比血液透析好。透析疗法是一种替代疗法,若将健康的肾脏成功地移植给丧失肾脏功能的肾病患者既能使肾功能恢复又能矫正贫血。

针对贫血的治疗主要使用两种药物。一种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简称促红素),由于促红素生成不足是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所以使用促红素治疗都会有较满意的效果。70年代时促红素是自尿中提取纯化的,由于产量少,价格高很难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80年代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成了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可以充分供应临床治疗所需,只要按照医嘱恰当应用,效果颇佳,没有毒性。另一种药物是雄性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直接刺激造血,并能刺激肾脏产生促红素而改善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