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防治/药粥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老年百病防治

老年百病防治目录

目录

  1. 1.四色粥
  2. 2.白术猪肚粥
  3. 3.补虚正气粥
  4. 4.珠玉二宝粥
  5. 5.仙人粥
  6. 6.龙眼肉粥
  7. 7.糯米阿胶粥
  8. 8.山萸肉粥
  9. 9.羊骨粥
  10. 10.枸杞羊肾粥
  11. 11.山楂粥
  12. 12.紫苏麻仁粥
  13. 13.决明子粥
  14. 14.天花粉粥
  15. 15.神仙粥
  16. 16.真君粥
  17. 17.猪肺粥
  18. 18.芹菜粥
  19. 19.大枣粥
  20. 20.赤小豆粥

1.四色粥

原料:绿豆100克,红豆100克,黑芝麻75克,麦片150克,冰糖适量。

制作:取颜色呈绿、红、黑、白四色的绿豆、红豆、黑芝麻、麦片,洗净后,加水熬成粥,酌加冰糖即可。

功效:补益肝肾延缓衰老。适用于高血脂高血压头发早白,头晕目眩,习惯性便秘等症。

2.白术猪肚

原料:白术30克,槟榔10只,猪肚1只,粳米60克,生姜适量。

制作:洗净猪肚,切成小块,同白术、槟榔、生姜煎煮去渣,取汁,用汁同米煮粥。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腹部虚胀,大便泄泻不爽等症。

3.补虚正气

原料:炙黄花30克,人参3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黄芪、人参切成薄片,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入砂锅煎沸,后改用小火煎成浓汁,取汁后,再加冷水如上法煎取二汁,去渣,将一、二煎药液合并,分两份于每日早晚同粳米加水适量煮粥。粥成后,加入白糖少许,稍煮即可。

功效:补正气,疗虚损,健脾胃,抗衰老。适用于五脏虚弱,久病体瘦,心慌气短,体虚自汗,慢性泄泻食欲不振气虚浮肿等症。

4.珠玉二宝粥

原料:生山药60克,生薏苡仁60克,柿饼30克。

制作:先把苡仁煮成烂熟,而后将山药捣碎,柿饼切成小块,同煮成粥。

功效:补肺,健脾,养胃。适用于阴虚内热,劳嗽干咳,大便泄泻,食欲减退等一切脾肺气虚的病症

5.仙人粥

原料:制首乌30克,红枣5枚,粳米60克,红糖适量。

制作:将制首乌煎取浓汁,去渣,同粳米、红枣入砂锅内煮粥,粥将成时,放入红糖少许以调味,再煮1~2沸即可。

功效:补气血,益肝肾。适用于肝肾亏损,须发早白,头昏耳鸣,腰膝软弱,大便干结,以及高脂血症冠心病神经衰弱,高血压等症。

6.龙眼肉

原料:龙眼肉15克,红枣5枚,粳米60克。

制作:取连壳桂圆,剥去果皮,去核取肉15克,同红枣、粳米一并煮粥,喜甜食者,可加白糖少许。

功效:养心安神,健脾,补血。适用于心血不足心悸、心慌、失眠健忘贫血脾虚腹泻,浮肿,体质虚羸,以及神经衰弱,自汗盗汗等症。

7.糯米阿胶

原料:阿胶30克,糯米60克,红糖适量。

制作:先将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稍煮2~3沸即可。

功效:滋阴补血,益肺润肠。用于血虚,虚劳咳嗽,久咳咯血,大便干结或出血等症。

8.山萸肉

原料:山萸肉15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制作:先将山萸肉洗净,去核,与粳米同入砂锅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白糖稍煮即可。

功效:补益肝肾,涩精敛汗。适用于老年人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耳鸣腰酸,遗精遗尿小便频数,虚汗不止,肾虚带下等症。

9.羊骨

原料:羊骨1000克,粳米60克,葱白2寸,生姜3片,食盐适量。

制作:取新鲜羊骨,洗净捶碎,加水煎汤,然后同米煮粥,粥将成时。加入细盐、葱白、生姜,稍煮2~3沸即可食用。

功效:补肾气,强筋骨,健脾胃。适用于老年人虚劳羸弱,肾脏虚冷,腰脊转动不利,腿膝无力,筋骨挛痛,脾胃虚弱,久泻久痢,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症。

10.枸杞羊肾

原料:枸杞叶250克,或枸杞60克,羊肾1个,羊肉60克,葱白2寸,粳米60克,食盐适量。

制作:将新鲜羊肾剖洗去内膜,细切,羊肉切小块,用枸杞叶煎汁去渣,同羊肾、羊肉、葱白、粳米一起煮粥加盐食用。

功效:益肾阴,补肾气,壮元阳。适用于老年人肾虚劳损,阳气不足,腰膝疼痛,腿脚痿软,头晕耳鸣,听力减退耳聋阳痿尿频或遗尿。

11.山楂

原料:山楂30克,粳米60克,砂糖10克。

制作:先用砂锅煎煮山楂取汁,加入粳米煮粥,粥熟后,加入砂糖。

功效:健脾胃,消食积,散瘀血。适用于食积停滞,内积不消,腹痛,腹泻;还可用于治疗和预防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

12.紫苏麻仁

原料:紫苏子10克,麻子仁15克,粳米60克。

制作:先将紫苏子、麻子仁捣烂如泥,然后加水慢研,滤汁去渣,再同粳米煮成稀粥食用。

功效:润肠通便养心安神。适用于慢性便秘,心悸失眠,健忘。

13.决明子

原料:决明子15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决明子放入锅内炒至微有香气,待冷后煎汁,去渣,放入粳米煮粥,粥将成时。加入冰糖,再煮1~2沸即可。

功效:清肝明目,润肠通便。适用于目赤肿痛怕光流泪,头痛头晕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肝炎,习惯性便秘。

14.天花粉

原料:天花粉15克,粳米60克。

制作:将天花粉煎汁去渣,同粳米煮粥。

功效:生津止渴,清热去火,适用于热病伤津,口喝多饮,肺热干咳,糖尿病

15.神仙粥

原料:生姜3克,连须葱白5寸,糯米60克,米醋10毫升。

制作:先将糯米淘净后,与生姜共入砂锅内煮1~2沸,再加入葱白,待粥熟后,放入米醋,稍煮即可。

功效:发散风寒。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怕冷,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以及胃寒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等症。

16.真君粥

原料:杏子5枚,粳米60克,冰糖适量。

制作:选用熟杏煮烂去核,另用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加入杏肉,冰糖同煮为粥。

功效:润肺定喘,生津止渴。适用于肺燥气喘,咳嗽无痰,口干烦渴,食欲欠佳。

17.猪肺

原料:薏苡仁30克,猪肺150克,粳米60克,葱白1寸,料酒、生姜、食盐各适量。

制作。先将猪肺洗净,加水适量,投入料酒,煮七成熟捞出,切成丁备用。将薏苡仁、粳米连同猪肺丁一起放入锅内,并放入葱、生姜、食盐、料酒,置大火烧沸,小火煨熬成粥,加味精即可食用。

功效:补肺,祛痰。适用于肺气虚弱久咳,多痰,咯血等症。

18.芹菜

原料:芹菜连根120克,粳米60克,食盐适量。

制作:将芹菜洗净,切小段与粳米一同入锅,加水烧开,小火慢熬,粥成时加食盐、味精稍煮即成。

功效:清肝热,降血压。适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等症。

19.大枣

原料:大枣20枚,粳米60克,冰糖适量。

制作:将大枣、粳米放入锅内,加水大火烧开,后移小火煎熬成粥,粥将成时放入冰糖稍煮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血小板减少,贫血,胃虚食少等症。

20.赤小豆

原料:赤小豆50克,粳米60克,食盐适量。

制作:将赤小豆、粳米放入锅内,加水烧开,小火慢熬,将成粥时,加入盐和味精稍煮即可。

功效:健脾利水祛湿。适用于水肿病肥胖症及胃弱不思饮食。

32 菜肴 | 汤羹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