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穴手纹诊治/经外奇穴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手穴手纹诊治

手穴手纹诊治目录

手部的经外奇穴较多,这是由于手部分布的经脉流注点聚集和治疗方便所决定的。手部的经外奇穴散见于历代各类医着中。本书收录了51个。这些穴位,有定名,有定位,在临床应用中用之有效。有的穴位,虽居正经之外,但与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小儿推拿中,应用手部经外奇穴较多,疗效亦佳,运用得当,每获奇效。现将小儿手穴经外奇穴附图于下。

小儿手部经外奇穴


目录

  1. 十王
  2. 十宣(又名鬼城手、十指头手、十指端)
  3. 地神
  4. 端正
  5. 二人上马
  6. 四缝
  7. 八关
  8. 八会
  9. 板门
  10. 大骨空
  11. 大指甲根
  12. 小骨空
  13. 五虎
  14. 五经纹
  15. 小天心
  16. 指根
  17. 一扇门
  18. 二扇门
  19. 凤眼
  20. 高骨
  21. 灸癜风
  22. 旁虎
  23. 拳尖
  24. 三门(又名少骨)
  25. 四开
  26. 四横纹
  27. 四前
  28. 外劳宫
  29. 注夏
  30. 中指节于(中指之节)
  31. 脾经(脾穴,脾土)
  32. 胃经(胃穴)
  33. 肝经(肝穴)
  34. 胆穴
  35. 皮罢(肝记)
  36. 母腮
  37. 老龙
  38. 靠山
  39. 内阳池
  40. 阴池
  41. 鱼腹
  42. 精灵、威灵
  43. 上都
  44. 项强
  45. 鬼当(大指甲后)
  46. 鬼信(一说别名少商)
  47. 鬼哭(鬼眼四穴)
  48. 肺经(肺穴)(肺金)
  49. 心经(心穴)
  50. 虎边
  51. 虎金寸
  52. 参看
  53. 人体穴位专题
    1. 腧穴相关电子书
  54. 人体穴位图

十王

定位:位于手十指背侧,距爪甲后中点一分皮肤处。

主治病症:卒死,中暑霍乱

备考:《外台秘要》:“备急疗卒死而张目反折者方:灸手足两爪甲后各十四壮。”《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十王,奇穴……用三棱针或粗针刺出血,针头微向指关节方向刺入约一分。主治痧症、中暑、霍乱。”

十宣(又名鬼城手、十指头手、十指端)

定位:两手十指头尖端,距指甲约1分许。左右手各5穴。

主治病症:中风昏厥,中暑,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小儿惊厥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指端麻木。

备考:《备急千金要方》:“邪病大唤骂詈走,灸手指端去爪甲一分,一名鬼城。短气不得语,灸手十指头各十壮。”

〔按〕《小儿推拿》:“十宣为奇穴,十王有为十宣之说。”

地神

定位:位于手拇指与掌交界之横纹中点,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自缢死,休克。

备考:《备急千金要方》:“自缢死,灸四肢大节,掐大指本文名曰地神各七壮。”

端正

定位:位于手中指掌侧,第一二节指骨横纹之中点。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小儿疳积消化不良

备考:《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端正,奇穴。中指第一、二节关节横纹中央(掌侧)。针一至二分。主治小儿疳积。”

二人上马

定位:位于手背,第五掌骨小头后方,或对远侧掌横纹,直对小指。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泌尿系感染(小便赤涩)

备考:《针灸腧穴索引》:“二人上马,小指下里,侧对兑边。灸七壮,治小便赤涩,清补肾水,奇穴。”

四缝

定位:位于手掌部,第二、三、四、五,近侧指节横纹中点,左右手各4穴。

主治病症:小儿疳积,腹胀腹泻丹毒小儿百日咳遗尿

备考:《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四缝,奇穴,……主治小儿消耗症,轻症点刺挤出血液,重症挤出黄色透明粘液,据称针后二、三天即有显着效果。”

八关

定位:位于手背,相邻两指之指蹼缘。左右手各4穴。

主治病症:疟疾大热,睛痛,指痛。

备考:《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烦热,昼夜不息,刺十指间出血,谓之八关大刺。目疾,眼痛欲出,赤,大刺八关。”《景岳全书》:“八关大刺,治眼痛欲出不可忍者。”《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八关,奇穴。……刺出血。主治疟疾。”

八会

定位:手背侧,拇指根部,合谷穴下后方,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癫狂白内障眩晕高血压),中风,卵巢疾患。

备考①《备急千金要方》:“狂走易骂,灸八会,随年壮。”②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精气会聚的八个穴位。

板门

定位:位于手掌部,第一掌骨基底桡侧缘内一寸处(即位于鱼际穴内一寸)。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气促,气攻,咽喉肿痛,齿痛,扁桃体炎。

备考:《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板门,在指节下五分……。板门推向横纹主吐。横纹推向板门,主泻。”

大骨空

定位:位于手拇指背侧中节关节中央。曲指当骨尖陷中。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目疾,吐泄。

备考:《类经图翼》:“大骨空主治内障久痛及泄泻。灸二七壮,禁针。”

大指甲根

定位:位于大指甲后1分许,赤白肉际处,左右手各3穴。

主治病症:扁桃体炎,咽喉肿痛,口颊生疮等。

备考:《针灸集成》:“大指甲根排刺三针,治双蛾。重者1日再刺。”

小骨空

定位:位于手小指背侧第一、二关节中央屈指取之。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眼病,耳聋,手节痛。

备考:《针灸大成》:“小骨穴,……治手节痛、目痛。”《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小骨空,奇穴……灸三至五壮。主治一切目疾,耳聋。常配用大骨空穴。”

五虎

定位:位于手背二、四掌骨小头高点。左右手各2穴,计4穴。

主治病症:五指拘挛。

备考:《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五虎,奇穴。位于食指无名指的第一节与第二关节部中央,握拳取之。灸3壮。主治手指痉挛。”《类经图翼》:“五虎,在手食指无名指背间,本节前骨尖上各1穴……。主治手指痉挛。”

五经纹

定位:位于手五指掌侧,近侧指节横纹中点,左右手各5穴,计10穴(其中8穴同四缝)。

主治病症:五脏六腑气不和。

备考:《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运五经文,治五脏六腑气不和。”

小天心

定位:位于大小鱼际交接点之中点处。左右计2穴。

主治病症:惊风、抽搐高热昏迷

备考:《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小天心,位于手掌侧,大小鱼际交接处之中点……主治惊风握拳、抽搐、目视不正、高热神昏。用中指尖端揉,掐三至五次。”

指根

定位:位于手指二、三、四、五,近指掌关节处,手横纹前方,左右手各4穴。

主治病症:手生痈疔。

备考:《治疗汇要》:“凡手指生疔,无论何指,刺第三节近掌处指根,初起刺之,不独疔可消散,且可免毒窜旁指。”

一扇门

定位:位于手背,食指下夹缝中,威灵穴上三寸。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皮肤丘疹结膜炎

备考:《针灸腧穴索引》:“一扇门……主治疥疮、目疾。奇穴。灸五至七壮。”

二扇门

定位:位于手背四,五指关节前缘,指蹼缘稍后,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疥疮,目疾。

备考:《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二扇门,位于无名指与小指下夹缝中,精灵穴上三寸,主治疥疮、目疾,灸五壮至七壮。

凤眼

定位:位于大指中节内侧横纹头处。少商穴后方。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小儿雀目,一切目疾(白内障、结膜炎),五指不能屈伸。

备考:《针灸集成》:“手大指内侧横纹屈,治目生白翳,兼小指本节尖务灸三壮。手五指不能屈伸,灸一壮,神效。”

高骨

定位:指手腕部近拇指一侧显着隆起的部分、今称桡骨茎突,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手病。

备考:《针灸大成》:“高骨……针一寸半,灸七壮,主治手痛。”

灸癜风

定位:位于手中指掌侧,第三节指缝之中点稍前方(中冲穴后方)。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白癜风

备考:“白癜风灸左右手中指节去延外宛中三壮,未差报之。”引《备急千金要方》。

旁虎

定位: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小头高点间稍后方。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咽喉炎,手背肿痛。

备考:《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旁虎,奇穴。中指与食指歧骨间,上都穴稍后方。针二至三分。灸三至七壮。主治咽喉发炎疼痛;亦治手背肿痛。”

拳尖

定位:位于手第三掌骨小头高点处。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癜风,赘疣,结膜炎。

备考:《太平圣惠方》:“小儿热毒风盛眼睛痛,灸手中指本节头三壮,名拳头也。”

三门(又名少骨)

定位:位于食指掌指关节桡侧凹陷处,左右手指各1穴

主治病症:蜂窝组织炎。

备考:《外科大成》:“三门穴,治蜂窝疽,穴在手次指本节后内侧陷中,又名少骨穴。”

四开

定位:四开穴由于阳明经合谷穴与足厥阴经的行间穴所组成。左右手各2穴。

主治病症:喑哑,眩晕,头胀,烦躁不宁。(高血压病

备考:《奇效良方》:“四开四穴,合谷并行间是穴,手足共四穴。”

四横纹

定位:位于手掌侧,第二、三、四、五指指根与掌相结之横纹中央。两手计八穴。

主治病症:手生痛疔,五指尽痛,发热腹痛呕吐

备考:《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四横纹,奇穴。手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节接连手掌之横纹中央,一手计四穴。针刺出血。灸三至七壮,主治手生痈疔、五指尽痛;亦可解热(刺出血)。”

四前

定位:位于手掌侧,五指远测指节横纹之两端(每指两穴),左右手各10穴。

主治病症:大骨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备考:《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四前,位于手指之掌侧,远侧指节横纹之两端,每指二穴。主治大骨节病,指关节未节疼痛。”

外劳宫

定位:位于手背正中央,即腕背横纹至第三掌骨小头联线之中央。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急、慢性胃肠炎,掌指麻痹,五指不能曲伸,小儿脐风,手背红肿疼痛。

备考:《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外劳宫在指下,正对掌心是穴。治粪白不变,五谷不消,肚腹泄泻。”

注夏

定位:位于第二掌骨中点之桡侧缘(即与手背“合谷”穴相对)。左右手各2穴。

主治病症:虚损羸瘦,一法取手掌中大指根稍前鱼肉间近内侧大纹半指许,外与手阳明合谷穴相对处,按之极酸者是穴,此同长强,各灸七壮,甚妙。”

中指节于(中指之节)

定位:位于手中指背部,第三节前,爪甲后陷中。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齿神经痛

备考:《针灸腧穴索引》:“中指之节,中指之节前,爪甲后陷中。灸三壮。主治齿神经痛。奇穴。”

脾经(脾穴,脾土)

定位:拇指螺蚊面(按:另有在大指第二节说)

主治病症:消化不良,泄泻,呕吐,疳积

备考:《按摩经》:“脾土,曲指左转为补,直推之为泻。饮食不进人瘦弱,肚起青筋面黄,四肢无力用之。”

〔按〕该穴为小儿推拿最常用穴,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凡推必用补脾经、或清后加补。

胃经(胃穴)

定位:大指掌面第二节(按:一说在大鱼际外侧缘;又说在板门穴上)

主治病症:胃炎胃溃疡,急慢性胃肠炎妊娠呕吐等。

备考:《推拿三字经》:“胃穴,自古无论之也,殊不知其治病甚良,在板门外侧黄白皮相毗乃真穴也,向外推治呕吐呃逆哣气噎等症甚速。”

肝经(肝穴)

定位:位于手无名指掌侧,近侧指节横纹之中央点。左右手各1穴。(按:另说食指螺纹面)

主治病症:头痛,胸胁痛胆道蛔虫症,胰腺炎小儿惊风烦躁不安

备考:《推拿三字经》:“肝穴在食指端,为将军之官,可平不可补,补肾即补肝。”另据《按摩经》男子左手正面之图所示:肝在无名指第三节。女子右手正面之图所示:肝在无名指第三节。

胆穴

按:据考《推拿三字经》:“胆在掌面食指第二节。

皮罢(肝记)

定位:大指甲外侧端爪甲内,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小儿惊风,痰喘。

备考:《秘传推拿妙诀》:“……皮罢穴,属肝经,能清神。”《推拿指南》:“此法治哮喘神迷,皮罢穴一名肝记,在大指端爪甲内,用右大指甲重掐之,男左女右。”

母腮

定位:距大指甲跟正中,约0.1寸许,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吐血

备考:《小儿推拿广意》:“吐血,两大指甲后一韭叶,即母腮穴,须平掐。”《推拿指南》:“母腮穴在大指甲后一韭叶,同右大指甲掐之。男左女右。”

老龙

定位:距中指甲根正中,约0.1寸处。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小儿惊风。

备考:《保赤推拿法》:“掐老龙穴法:此穴在中指背靠指甲处,相离如韭叶许。若小儿急惊暴死,对拿精灵、威灵二穴,不醒,即于此穴掐之,不知疼痛难救。”

靠山

定位:位于腕横纹掌面桡侧端,拇指下掌根尽处,腕横纹稍前方(即“太渊”穴稍下方),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疟疾,痰壅。

备考:《小儿推拿方脉话婴秘旨全书》:“靠山穴,在大指下掌根尽处腕中。能治疟疾,痰壅。”《小儿推拿》:“靠山,相当于‘阳溪’穴,‘阳溪’穴属于阳明大肠经。”《针灸大辞典》:“靠山,奇穴名。”

阳池

定位:位于手掌部,腕横纹中点前1寸处。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口腔炎,鹅掌风。

备考:《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内阳池,奇穴。大陵穴上1寸。针5分,灸3~7壮。主治鹅掌风,口腔炎。”《针灸大辞典》:“内阳池,奇穴名。……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内阳池……针3~5分、针感麻、酸至指头。灸5-7壮。”

阴池

定位:位于手掌腕横纹中点前1寸,再向拇指侧横量1寸处。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咳血喉炎

备考:《针灸穴位小词典》:“阴池,属经外奇穴。在拇指侧内阳池穴外1寸是穴。……主治咳血。针五分。”

鱼腹

定位:手掌鱼际部,第一掌骨掌侧之中点。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肠结核

备考:《针灸大辞典》:“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循经考穴编》作鱼肠,即承山。”《针灸经外奇穴图谱》:“鱼腹。与经穴关系:位于肺经‘鱼际’穴内前方。针3~5分,针感麻、酸、胀至指尖,灸3~7壮。……适应症支气管喘息(发作期效效果更好),肺结核,肠结核。”

精灵、威灵

定位:精灵穴位于手背第四、五掌骨间隙后缘(“中渚”穴直后方);威灵位于第二、三掌骨间隙后缘(即“合谷”穴之尺侧),左右手各2穴。

主治病症:卒死,痰壅,气促,气攻,耳鸣目眩,头痛,小儿急慢惊风,手背红肿疼痛,腕关节炎。

备考:《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精灵、威灵,奇穴。外劳宫穴(手背中央)两骨缝处,左名精灵,右名威灵。针3~5分。主治耳鸣,目眩,头痛,小儿急慢惊风;亦治手背红肿疼痛,腕关节炎。”

上都

定位: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小头高点之间。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手背红肿。

备考:《针灸大成》:“上都穴。在食指中指本节歧骨间,握拳取之。治手臂红肿。针入1分,可灸5壮。”

项强

定位:位于手背第二、三掌骨小头后方之凹陷处。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项强。

备考:《经外奇穴汇编》:“项强,食指中指本节间稍后处(有凹陷),约当一扇门穴后1寸。针5分。治疗项强。”

鬼当(大指甲后)

定位:位于手拇指外侧第二关节横纹之头。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雀目,小儿胃肠病角膜白翳水肿,咽喉肿痛。

备考:《针灸集成》:“手大指甲后,第一节横纹头白肉际,兼肝俞各灸1壮,治大人小儿雀目。”《中国针灸学》:“鬼当,拇指外侧第二关节横纹之头。针2分,灸五壮。主治小儿肠胃病、结膜炎,角膜白翳,肾炎,水肿。”

鬼信(一说别名少商

定位:位于手拇指尖端、距爪甲3分。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各种原因所致的休克,水肿。

备考:《备急千金要方》:“手大指爪甲下,名鬼信,入肉3分。……水通身肿,灸足第二指上1寸,随年壮。又灸两手大指缝头七壮。为鬼穴之一。”“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二针手大指爪甲下,名鬼信。”《针灸大成》指为少商穴。

鬼哭(鬼眼四穴)

定位:位于两手拇指桡侧爪甲角各1穴,及爪甲角处皮肤部各1穴。(也有认为本穴位于两手、足大拇指(趾)相并,于爪甲角根处,双手、足共4穴)

主治病症:癫狂,胎痫惊痫

备考:《太平圣惠方》:“秦丞祖灸狐魅神邪及癫狂病,……以并两手大拇指,用软丝绳子急缚之,灸三壮,艾炷着四处,半在甲上,半在肉上,四处尽烧,一处不烧,其疾不愈。…小儿胎痫、惊痫,一依此灸1壮。”《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鬼哭,奇穴。两手、足大指(趾)相并,于爪甲根角上取之。灸3~7壮。主治癫痫,发病时灸之甚效。”

肺经(肺穴)(肺金)

定位:位于手无名指掌侧,远侧指节横纹之中点。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胸闷咳喘慢性鼻炎荨麻疹,呕吐。

备考:《小儿推拿方脉话婴秘旨全书》:“肺受风寒咳嗽多,可把肺经久按摩”。《针灸经外奇穴图谱》载年老体弱、孕妇、心衰禁针。

心经(心穴)

定位:位于手中指掌侧,远侧指节横纹之中点,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发烧神经衰弱,哮喘,荨麻疹。

备考:《新医疗法汇编》云:“心穴,中指掌面第二指关节横纹上。主治:发烧、神经衰弱、哮喘、肺心病、荨麻疹。”

虎边

定位:位于合谷穴与三间穴之间,即第二掌骨中点稍前桡侧缘。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精神分裂症、癫痫、癔病

备考:据《新医疗法汇编》载:“虎边针刺可放射至头部。”本穴可透后溪,针感极度酸麻后肌肉松弛。

虎金寸

定位:位于拇指背侧,掌指关节中点,左右手各1穴。

主治病症:扭伤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

参看

32 经穴 | 新针手穴 32

人体穴位专题

腧穴相关电子书

人体穴位图

人体穴位图主页(包含找穴方法视频教程等内容)

互动版人体穴位图穴位功能说明图十四经脉穴位图人体穴位图黑白大图
互动版人体穴位图足部.jpg
X tui.png
Jx-5-dan.jpg
Toubuxu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