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医学电子书 > 急诊医学 重定向自:急症医学
急诊医学

急诊医学目录

Bk7m5.jpg

急诊医学(emergency medicine),又称急救医学急症医学。研究与处理急、危病人及伤员现场急救、途中监护治疗、医院内治疗及其组织和管理等问题的专门学科。急诊指急速地为急症病人进行检查和诊断所采取的行动;急救是为防止处于危急状态下的病人死亡和其后致残,对患者提供的紧急医疗服务。两者同为急症医学的重要核心。急诊医疗勤务体系(EMSS)是负责实施有效的现场急救、合理分诊、有组织地转送病人及与基地医院密切联系的机构。急诊医学就其具体工作对象来说,大致可分为创伤与非创伤两大类。

急诊医学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学界同行和专家们承认是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它的重要性也受到社会上更为广泛和充分的理解。它之所以成为专科是医学发展和社会需要这两个重要因素促成的。

现在不少大、中城市的综合医院和某些专科医院都设置了急诊科或急诊室,并配备医师、护士等医务人员。据1986年《中国卫生年鉴》(英文版)中报道,全国已有11497家县级以上的医院设置了配备合格医护人员的急诊科或急诊室。器械设备得到更新,向专业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不过目前不少医院成立急诊科只是重点解决行政管理问题。但发展急诊医学重要的是专业人员的培训,建立完善的急诊医疗体系和提高急诊医学水平,如何去实现,需要从事这个专业的人员去构思、实践和总结。目前并无现成的模式,要靠自己去探索、设计和建设。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可以借鉴和参考,主要需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创建适合我国社会的急诊专业。

像医学领域中所有专业学科一样,临床的经验和教训需要专业人员来分析和总结。这是发展和提高每一学科的必要条件之一。急诊医学也是如此,所不同的是它成立伊始,专业医师非常缺乏。但是它的发展是很快的。因为它属于医学

科学的一个的组成部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急诊医学必然也会迅速发展的。此外它是一门解决急性病和危重病的学科,并且要研究如何更迅速、更有效、更有组织地抢救急危病例,和处理“灾难医学”所遇到的问题,社会需要它,人民需要它。

以诊治一例急诊病人来看,如忽视或不够重视发病之初的处理,并及时安全地把他送到医院急诊室,而在急诊室亦未予恰当处理,等他的病情发展到危重阶段,才开始投入大量人力和采用各种先进器械来救治,即使挽救了他的生命,这并不能认为是现代急诊医学的主要目的。应该从病人发病之初或受伤之际就能给予恰如其分的诊治,并将他安全转送到医院,立即接受急诊室医师有效的初步诊断的治疗,然后根据病情,安排他们的转归。多数接受治疗后可以回家继续服药、休息治疗、少数危重病患者,就可以经适当处理或手术,然后转到强化监护医疗病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或冠心病监护室(coronary care unit,CCU),或专科病房。这是目前比较合理的救治急性病、伤人员的组织系统,也就是当今国际上很多国家在努力组建的新颖的急诊医疗系统,称为“急诊医疗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城市已组建成功一个完善的EMSS,但是为时不会太远的。很多城市已经在向这种方向努力着。 

急症医学的任务

可分为三个方面。

① 建立急诊医疗勤务体系:实践证明EMSS是实施急诊工作的最佳形式。各国的EMSS根据其本国具体条件稍有不同,但其组织形式、职责等却基本相同。EMSS是一个通讯、协调和指挥急救工作的中心。它配备有完善的通讯联络设备、综合分析系统、救护车急救员(不一定设置病房),将若干合格的医院组织成急救网。其主要职责即从急症病人或伤员发病、受伤之初就开始有组织地指挥、协调现场抢救,合理分诊,转运及途中监护治疗以及根据具体情况将患者转送到有关医院的急诊科重症监护病室。

急救可分三个层次。一为现场急救。现场急救多为心脏骤停或创伤患者,应做好组织工作,并要求急救人员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止血骨折固定等技术。

二为转送途中监护及抢救。目前已改变了“救护车的任务只是把病人转运到医院”的概念。强调运送过程中应边监护、边抢救、边与急救中心或接受医院联系,报告病人情况及接受指导。设备完善的加强监护机动车(MICU)及小型救护飞机或直升机的使用有力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三是医院内急救。医院是急救医疗的主要实施基地。包括医院的急诊科和各专科重症监护病房。急诊病人到达医院后,首先由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抢救,分诊及观察。其后按病人具体情况决定出院、转入相应科室或各专科重症监护病房或综合性危重病监护病房。

现代化情报及通讯系统是保证急救网正常运转的关键。急救中心应设置急救通讯调度中心及急救情况收集分析中心,以指挥、协调及指导急救工作。为了便于记忆及尽快传递信息、协调急救工作,许多国家规定了专用电话号码,例如美国为911,苏联为03,中国为120。

②  建立(健全)急诊科。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病人的前哨。其主要任务是对危及生命的患者组织抢救;对无生命危险的急性病人进行诊治及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开展科学研究、提高急诊医疗水平。急诊科一般均建立在医院最适中的地区,以保证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及可随时得到有关部门、科室的支援。有条件的急诊科分设急诊室、抢救室、监护室及留观察室等部门。急诊医护人员均须已从事三年临床实际工作。护理人员是急诊科的基本力量,应相对固定。急诊医护人员应能熟练掌握抢救及监测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设备方面,根据具体情况可繁、可简。但区以上医院的急诊科至少须配备心电图机心脏除颤、起搏器、氧气、喉镜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吸引器、电动洗胃机及各种急用药品等。急诊科应设专线电话,并应24小时应诊。应制定有关急诊工作的各种制度及常规。

③  组织培训及学术交流。包括对急诊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及对基层人员及大众的急救基本技术培训两部分。急诊专业人员培训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急诊科的工作职责及专业人员应掌握的技能。各国、各地稍有不同和侧重。对基层急救人员及大众的急诊技术培训,多着眼于重大灾害事故,心脏病及战争救护等方面。重点多为心肺复苏、创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及转送病人等方面。

急诊医护人员应掌握(学习)的主要知识及技能基础理论知识有: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的诊断和处理;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和处理;昏迷的诊断和处理;发热的诊断和处理;大呕血咯血的诊断和处理;急性中毒的诊断和处理;缺氧的诊断和处理;休克的诊断和处理;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处理;危象的诊断和处理;急性传染病的诊断和处理;中暑溺水电击物理因素急诊的处理;急性脑卒中的诊断和处理;急腹症的诊断和处理;急性病理产科的诊断和处理;创伤(包括颅脑外伤)的急症处理;烧伤的急症处理;急性脏器功能衰竭的诊断和处理;以及五官科急症的诊断和处理等。应掌握的基本急救技术有:急症气管插管术气管切开术呼吸机的应用;心肺脑复苏;临时心脏起搏术及电转复术;建立静脉通道的技术;心律失常(心电图动态监测)的识别和处理;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识别;胃管插入术及洗胃术;各种穿刺术(包括心包穿刺术);三腔管压迫止血术;床边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包括持续动静脉血滤、持续动静脉血液滤过透析血浆去除、吸附及腹膜透析等);创伤止血、包扎、清创、缝合及固定技术;气道异物取出技术;引流技术等。

急诊医学目录

  1. 总论
    1. 急诊医学概论
      1.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学科
      2. 急诊医疗体系的基本组织形式和要素
        1. 院前急救中心
        2. 医院急诊室
        3. 危重病的强化监护医疗病室或冠心病监护医疗病室
    2. 循环生理
      1. 心室的收宿功能及其调节
        1. 心肌纤维的结构
        2. 心肌纤维的收缩
        3. 心室的收缩功能
        4. 心室功能的调节
      2. 心肌需氧量及其影响因素
        1. 心室壁张力
        2. 心室肌收缩的速度
        3. 心率
      3. 血压的调节机制
        1. 周围循环阻力
        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3. 心钠素
        4. 其他舒血管物质
        5. 心排血量的调节
      4. 心电生理学
        1. 心脏的自律性
        2. 心肌的传导功能
        3. 心脏的“易损期”和“超常应激期”
    3. 呼吸生理
      1. 呼吸生理-通气
        1. 肺容积及其组成
        2. 呼吸系统的力学特点
        3. 动态条件下的肺通气
        4. 通气的肺内分布
        5. 通气功能障碍
      2. 呼吸生理-弥散
        1. 弥散律
        2. 弥散量的测定
        3. 影响弥散功能的因素
      3. 呼吸生理-血流灌注
        1. 肺循环内的压力
        2. 肺血管周围的压力和肺血管阻力
        3. 肺血流的分布
        4. 病理条件下的肺血流分布不均
      4. 呼吸生理-呼吸控制
      5. 呼吸生理-气体交换
        1. 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
        2. 气体交换失常
        3. 肺内分流量增加
      6. 呼吸生理相关英文缩写全名及参考文献
    4. 肾脏微循环及其内在的调节
      1. 肾脏微循环结构
      2. 肾脏微循环的滤过和回吸收
      3. 肾脏微循环的生理调节
        1. 内在的自动调节
        2. 肾素血管紧张素对于肾内血液动力学的调节
        3. 前列腺素PG
      4. 肾缺血机制的一些新概念
    5. 心脏猝死
      1. 心脏猝死的定义
      2. 心脏猝死的病因及病理改变
      3. 心脏猝死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
      4. 心脏猝死危险因素的识别
        1. 健康人群中的室早
        2. 冠心病人中室早的临床意义
        3. 检测心电不稳定的方法
      5. 心脏猝死的预防和治疗
        1.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2. 手术切除室速起源病灶
        3. 埋入性自动除颤起搏器
    6. 心、肺、脑复苏
      1. 心脏骤停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2. 临床复苏术
        1. 现代复苏术
        2. 基础生命抢救手法
        3. 进一步生命抢救
      3. 复苏时的药物
        1. BLS-CPR时的第一线药
        2. ALS或CPR已获初步效果时的用药
      4. 复苏术中几种新观点
      5. 复苏时的监护治疗
      6. 复苏术引起的并发症
      7. 复苏有效指标
      8. 复苏失败的原因
    7. 临床水与电解质平衡和体液的酸碱平衡
      1. 水与电解质平衡
        1. 水与电解质平衡概况
        2. 水和钠代谢紊乱
        3. 钾代谢紊乱
        4. 镁代谢紊乱
      2. 体液的酸碱平衡
        1. 酸碱平衡的调节
        2. 酸碱平衡紊乱
    8. 意识障碍和昏迷
      1. 意识障碍的病理生理基础
      2. 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
      3. 意识障碍的分级
      4. 意识障碍和昏迷病人的病史采集
      5. 意识障碍和昏迷病人的体格检查
      6. 意识障碍和昏迷病人的实验室检查
      7. 意识障碍和昏迷病人的鉴别诊断
      8. 意识障碍和昏迷病人的急诊处理
  2. 内科急诊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 细菌感染性疾病
      1. 革兰阳性菌感染
        1. 葡萄球菌
        2. 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
        3. 白喉杆菌
      2. 革兰阴性菌感染
    2. 真菌病
      1. 念珠菌病
      2. 隐球菌病
      3. 真菌病的治疗
    3. 原虫病
      1. 疟疾
      2. 阿米巴病
      3. 卡氏肺囊虫肺炎
    4. 立克次体病
    5. 感染性休克
  3. 循环系统疾病急诊
    1. 急性心肌梗死
      1.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
      2.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
      3.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2. 心绞痛
    3. 高血压危象的急诊处理
    4. 急性心力衰竭
      1. 心脏泵功能的调节
      2. 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
        1. 急性肺水肿
        2. 急性右心衰竭
      3. 心源性肺水肿的发病机制
      4. 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1. 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2. 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5. 急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 急性肺水肿诊断
        2. 急性右心衰竭诊断
      6.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1. 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
        2. 急性右心衰竭的治疗
    5. 急诊心律失常
      1. 心律失常的血液动力学后果
      2. 急诊诊断心律失常的原则
      3. 常见急诊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
        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及扭转型室速
        3. 心房纤颤
        4. 缓慢心律失常
        5. 急诊心律失常特殊情况的处理
    6. 心源性休克
    7. 心血管病急诊药物临床药理学
      1. 血循环功能不全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2. 各别心血管药物临床药理学
        1. 非强心甙类正性肌力药
        2. 利尿药
        3. 抗心律失常药
        4. 血管扩张剂、其他降压药、抗心绞痛药
        5. 抗凝药、溶栓药
  4. 呼吸系统疾病急诊
    1. 急性呼吸衰竭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1. 急性呼吸衰竭
      2.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2. 支气管哮喘
    3. 咯血
    4. 肺栓塞
    5. 自发性气胸
      1. 继发性腹膜炎
    6. 机械通气和氧气治疗
      1. 机械通气治疗的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 机械呼吸机的类型
      3. 机械通气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4. 机械通气的模式
      5. 完全通气支持与部分通气支持
      6. PEEP和CPAP的应用
      7. 机械通气治疗和呼吸机的调节
      8. 机械通气的并发症
      9. 机械通气的监护和呼吸机的停用
      10. 氧气治疗
    7. 呼吸系统急诊时用药
    8. 肿瘤引起的气管阻塞
  5. 消化系统疾病急诊
    1. 消化道出血
      1. 失血量的估计
      2. 判断消化道是否继续出血
      3.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诊断
      4. 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2. 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3. 急性胆道病
    4. 急性胰腺炎
    5. 急性腹膜炎
      1. 原发性腹膜炎
    6. 肝性脑病
    7. 自发性食管破裂
    8. 胃肠系统病急诊临床药理学
      1. 抗呕吐药物
      2. 止腹泻药
      3. 通便药
      4. 腹痛用药
      5. 肝昏迷用药
      6. 消化道出血用药
  6. 血液系统疾病急诊
    1. 严重急性贫血
      1. 急性失血
      2. 急性溶血性贫血
      3.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 白血病
    3. 急性出血性疾病
      1. 止血生理
      2. 出血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判断
      3. 几种典型的出血性疾病
      4. 急性出血性疾病急诊处理
    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
      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理
      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理生理
      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
      5.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
      6.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7.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
    5. 输血
      1. 失血时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2. 治疗失血所用血液制品及其他制剂的特点
      3. 输血途径
      4. 输血用量及各种制剂的选择
      5. 急诊时需输血治疗的几种主要病症
      6. 输血副作用与防治要点
      7. 严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急诊处理
      8. 输血展望
  7. 泌尿系统疾病急诊
    1. 急性肾功能衰竭
      1. 急性肾小管坏死
    2. 血液净化
      1. 血液透析
      2. 血液滤过
      3. 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
      4. 血液灌流
      5. 血浆交换疗法
    3. 泌尿系感染
    4. 淋病
    5. 尿路梗阻和结石
      1. 尿路梗阻
      2. 尿路结石
    6. 肾脏与药物
    7. 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8. 内分泌系统疾病急诊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 低血糖症和低血糖性昏迷
    3. 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昏迷
    4. 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
    5. 垂体卒中
    6. 产后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危象
    7. 粘液性水肿昏迷
    8. 肾上腺危象
    9. 高血钙危象
  9. 脑血管意外和神经系统疾病急诊
    1. 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内科处理
      1. 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
      2. 急性脑血管病的内科处理
    2. 癫痫
      1. 癫痫持续状态
    3. 疼痛
      1. 急性疼痛临床诊断总则
      2. 急性疼痛的治疗总则
      3. 头痛
      4. 偏头痛
      5. 三叉神经痛
      6. Guillain-Barré综合征
      7. 重症肌无力
      8. 周期性麻痹
    4. 颅内压增高
    5. 晕厥
    6. 眩晕
    7. 综合医院中精神异常病人的急诊观察与处理
      1. 综合医院中精神异常病人的诊断要点
      2. 精神异常的常见类型
      3. 精神异常病人的急诊处理
  10. 急性中毒
    1. 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
    2. 常见急性中毒的急诊处理
      1. 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中毒的急诊处理
      2. 安眠药与抗抑郁剂中毒的急诊处理
      3. 有害气体中毒的急诊处理
      4. 某些杀鼠药中毒的急诊处理
      5. 某些食物中毒的急诊处理
  11. 创伤与外科急诊
    1. 颅脑创伤
      1. 颅脑创伤的发病机理
      2. 颅脑创伤的分类
      3. 颅脑创伤的一般临床表现
      4. 颅脑创伤的检查及诊断
      5. 颅脑创伤的一般治疗
      6. 各种类型的急性颅脑创伤的诊断和治疗
      7. 颅脑创伤的几种特殊情况
      8. 颅脑创伤的并发症及后遗症
      9. 颅脑创伤的预后判断
    2. 多发创伤
    3. 开放性骨折
    4. 颈椎损伤
    5. 脊柱外伤
    6. 急性动脉栓塞
    7. 泌尿系创伤
      1. 肾损伤
      2. 输尿管损伤
      3. 膀胱损伤
      4. 尿道损伤
      5. 阴囊及其内容物的损伤
    8. 创伤或感染病人的肠道外营养支持
    9. 电击
      1. 电击的急救处理
    10. 烧伤的急救
  12. 危重病监护
    1. 危重病血液动力监测
    2. 危重病人的呼吸监护
    3. 心脏手术期间的监测
  13. 妇产科急诊
    1. 妇科急腹症
      1. 宫外孕
      2. 卵巢黄体破裂
      3. 卵巢肿瘤扭转
      4.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
    2. 阴道出血
      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 妊娠早、中期阴道出血
      3. 妊娠晚期出血
      4. 产后出血
      5.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6. 肿瘤所引起的阴道出血
      7. 外生殖器创伤所引起的出血
    3. 妇产科急性感染
      1. 前庭大腺炎
      2. 产褥感染
    4. 痛经
    5. 妊期及产程中的紧急情况
      1. 妊娠剧吐
      2. 先兆子痫和子痫
      3. 急产
      4. 胎儿窘迫
      5. 脐带脱垂
      6. 羊水栓塞
    6. 偶发性妇产科紧急情况
      1. 阴道异物
      2. 子宫穿孔
      3. 子宫破裂
  14. 面颌部急诊
    1. 口腔颌面部损伤
      1.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
      2. 口腔颌面部硬组织损伤
        1. 牙齿损伤
        2. 牙槽骨骨折
        3. 上颌骨骨折
        4. 下颌骨骨折
        5. 颧骨、颧骨弓骨折
      3. 颞下颌关节脱位
    2. 口腔颌面部急性感染
      1. 颌面部急性感染
      2. 急性牙槽脓肿
      3. 冠周炎
      4. 颌面部疖痈
      5. 涎腺急性炎症
      6. 急性化脓性颌骨骨髓炎
  15. 眼科急诊
    1. 结膜和角膜病变
      1. 急性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2. 流行性角结膜炎
      3. 淋菌性结膜炎
      4. 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
      5.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2. 视网膜血管病
      1.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2. 视网膜静脉阻塞
      3.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3. 视网膜脱离
      1.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2. 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4. 眼眶及其周围感染
      1.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2. 急性眼眶蜂窝织炎
      3. 眶上裂综合征
      4. 眶尖端综合征
    5. 眼球穿通伤与化学伤
      1. 眼球穿通伤和球内异物
      2. 化学性眼烧伤
    6. 急性视力损害
  16. 喉科急诊
    1. 急性喉阻塞
    2. 梅尼埃病
    3. 突发性耳聋
    4. 食管异物
    5. 支气管异物
      1. 喉外伤
  17. 皮肤科急诊
    1. 药疹
    2. 血清病
    3. 多形性红斑
    4. 急性日旋光性皮炎
    5. 荨麻疹与血管性水肿
      1. 荨麻疹
      2. 血管性水肿
      3.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6. 变态性接触性皮炎
    7. 带状疱疹
    8. 丘疹性荨麻疹
    9. 丹毒
    10. 昆虫所致皮肤损伤
      1. 白蛉叮咬皮炎
      2. 隐翅虫皮炎
      3. 桑毛虫皮炎
      4. 松毛虫皮炎
      5. 蜂螫伤
      6. 蝎螫伤
      7. 水蛭咬伤
      8. 海蜇皮炎
  18. 急诊放射学检查与诊断
    1. 急性肺部感染的X线检查与诊断
    2. 急性上呼吸道梗阻的X线检查与诊断
    3. 急性肺水肿的X线检查与诊断
      1. 肺水肿的X线表现
      2. 肺水肿的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
    4. 肺不张的X线检查与诊断
      1. 肺不张的发生机制、分类及病因
      2. 肺不张的X线征象
      3. 肺不张的病原诊断与鉴别诊断
    5. 肺栓塞的放射学检查与诊断
      1. 基本的病理改变
      2. 放射学检查与诊断
    6. 支气管断裂伤的X线检查与诊断
      1. 气管创伤的X线检查
      2. 支气管断裂伤的X线检查
    7. 急性心肌、心包疾病的影象学检查与诊断
      1. 急性心肌梗死的影象学诊断
      2. 急性心包积液的影象学检查
总论 32

医学电子书 -- 700多本医学电子书阅读和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