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物质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致癌物质

致癌物质[1]〈英文:Carcinogen〉是指任何会直接导致生物体产生癌症的物质、辐射放射性同位素,这些物质于生态环境中会造成动物细胞基因组内的脱氧核糖核酸(是控制个体生命的遗传生理的重要化学物质)受到损害、突变从而使到细胞内的生化反应不能够正常工作,例如讯息传递及代谢失常等。

目录

  1. 癌症
  2. 分级
  3. 致癌物质种类
  4. 相关参见
  5. 参考注释
  6. 参考来源

癌症

参看:癌症
癌症是一群疾病的总称,当中受到损害的细胞并不会经过细胞程序性死亡,反而导致细胞在形态上改变,或是不断增生,甚至扩散到其他器官。不同的癌症成因各异,不过接触致癌物质机会较多的人,患上癌症的机率亦会相对地较高。

分级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致癌物质按照危险程度分为4类:

  • 1类致癌物:对人体有明确致癌性的物质或混合物,如大气污染日晒床黄曲毒素砒霜石棉六价铬二恶英甲醛酒精饮料烟草槟榔等。
  • 2A类致癌物:对人体致癌的可能性较高的物质或混合物,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充分的致癌性证据。对人体虽有理论上的致癌性,而实验性的证据有限。如丙烯酰胺、无机化合物及氯霉素等。
  • 2B类致癌物:对人体致癌的可能性较低的物质或混合物,在动物实验中发现的致癌性证据尚不充分,对人体的致癌性的证据有限。用以归类相比二类A致癌可能性较低的物质。比如咖啡泡菜[2]、手机辐射[3]氯仿滴滴涕敌敌畏卫生球金属、硝基苯柴油燃料及汽油等。
  • 3类致癌物:对人体致癌性尚未归类的物质或混合物,对人体致癌性的证据不充分,对动物致癌性证据不充分或有限。或者有充分的实验性证据和充分的理论机理表明其对动物有致癌性,但对人体没有同样的致癌性。如[2] 苯胺苏丹红咖啡因二甲苯糖精及其盐、安定氧化铁、有机铅化合物、静电磁场三聚氰胺与其无机化合物等。
  • 4类致癌物:对人体可能没有致癌性的物质,缺乏充足证据支持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质。如己内酰胺

联合国的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将致癌物积分为两类:

  • 1组:被确认是或者相信对人类有致癌潜在可能
    • 1A组:测验基于人类证据
    • 1B组:测验基于动物证据
  • 2组:怀疑对人类的致癌物质

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将致癌物质分为2组:

  • 被确认是对人类有致癌潜在可能
  • 有理由地怀疑对人类的致癌物质

致癌物质种类

  1. 放射性物质和磁电反应
  1. 辐射[4]:一种能量,以电磁波高速粒子的形态传送。能量高的名为游离辐射,有电磁波辐射和粒子辐射两大类。一般低能量如太阳光、灯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雷达波等则称为非游离辐射
  2. 静电
  3. 磁场
  1. 化学物质
  1. 香烟;主要成份有尼古丁和少量丙酮
  2. 酒精乙醇、大量食用会损害肝脏。乙醇先转为乙醛,乙醛有麻醉神经作用。
  3. 药物残留
  4. 亚硝酸胺硝酸盐来自土壤,经过蔬菜的吸收、亚硝酸盐来自贮存的肉类,例如火腿香肠热狗腊肉等等,胺类化合物则存于海产,例如秋刀鱼鱿鱼等中。硝酸盐与胺类共同食用,会形成亚硝酸胺致癌物。亚硝酸胺与口腔食道胃癌有关。
  5. 食物处理不当,包括高温油炸烧烤等都会使到食物产生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此物质与呼吸道及肠胃道的癌症促成关系密切。烟燻类食物的致癌物质,包括于燃烧的材料,例如甘蔗稻谷等等,当中含有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及芳香胺类致癌物质。醃制类、发酵类及干制海产食物也可能致癌。
  6. 食物添加剂包装容器受到污染。
  7. 黄曲毒素
  8. 环境污染
  1. 病毒
  1. 乙肝病毒可以导致肝癌。
  2.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可以导致热带痉挛性瘫痪(tropical spastic paraparesis)和成人T细胞白血病
  3. 人类乳突病毒可以导致子宫颈癌皮肤癌肝门癌阴茎癌
  4. 疱疹病毒科中,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能够导致卡波西肉瘤(Kaposi's sarcoma)和体腔淋巴瘤,而艾伯斯坦巴尔病毒可以导致伯奇氏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B淋巴扩增紊乱(B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和鼻咽癌

相关参见

参考注释

-{H|zh-hans:黄曲毒素; zh-hant:黄曲毒素;}- -{H|zh-hans:双酚A; zh-hant:酚甲烷;}-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