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诊疗/眩晕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默克家庭诊疗手册目录

眩晕是一种自身或周围物体的运动幻觉,常伴恶心、平衡失调。

有些人用头晕来描述轻度的头部不适,这是一种模糊的失空间定向的感觉及虚弱无力,但只有眩晕才会导致移动及旋转的感觉。眩晕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及至数天。有时患者卧床时症状减轻,然而,即使是静止不动也可能发生眩晕。

眩晕常见原因

环境因素

.晕动症

药物所致

.酒精

.庆大霉素

循环障碍

.TIA影响椎动脉系统

耳科异常

.内耳半规管内钙沉积

.内耳细菌感染

.带状疱疹

.迷路炎病毒感染

.前庭神经炎

.美尼埃病

神经疾病

.多发性硬化

.颅骨骨折累及迷路神经、迷路或同时受累

.脑肿瘤

.肿瘤压迫前庭神经

目录

  1. 病因
  2. 诊断
  3. 治疗
  4. 参考

病因

人体是通过位于内耳中的平衡器官来感受位置并控制平衡。平衡器官通过神经纤维大脑的特定区域连接。内耳、内耳至大脑传导通路及大脑本身的异常均可导致眩晕发作。有时视力问题或血压的突然改变也可引起眩晕。

影响内耳功能并导致眩晕的因素颇多,包括细菌病毒感染、肿瘤、压力异常、神经炎症或毒物的作用。

晕动症是眩晕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对某种运动过于敏感的患者容易患本病。摇晃、突发突止的运动等均可诱发。患者乘车、乘船时最易发生。

美尼埃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突发的周期性眩晕发作,常伴耳鸣及进行性的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常伴严重的恶心、呕吐,本病病因尚不明。

内耳病毒感染(内耳炎)导致的眩晕发作突然且严重,持续数小时,数天后无需治疗可自行缓解。

内耳与大脑通过神经纤维传递信号,大脑后部的一个区域控制平衡感觉,此区供血不足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即表现包括眩晕在内的一系列神经症状。当眩晕伴头痛、语言含混、复视肢体无力或共济运动障碍时常提示病变在大脑而非内耳。可能的病因包括:多发性硬化、颅骨骨折、癫痫、感染及肿瘤(特别是颅底及附近肿瘤)。由于维持人体平衡的能力与视力有关,视力下降特别是复视,也可导致平衡感障碍。

老人及服用治疗心脏病高血压药物的患者在突然站起时会感头晕或眼前发黑。这是由于血压突然下降(体位性低血压)所致,症状通常仅持续数秒钟,缓慢起立或穿弹力袜有助于预防发作。

诊断

开始治疗以前必须明确眩晕的性质及病因,是共济运动障碍还是晕厥,或是其他问题所致?病变位于内耳还是其他部位?头晕发生的时间、持续时间、诱发及缓解因素、伴随症状(头痛、听力下降、耳鸣或无力),这些细节有助于确定疾病的性质。多数头晕不是真正的眩晕,也不表明有严重疾病。

眼球运动异常提示内耳及其中枢传导路径可能受累;眼震是指眼球不随意的快速往返运动,可左右或上下运动。眼震的方向有助于判断病情,向患者耳内滴水可诱发眼震。让患者闭目站立,睁目站立或是闭目走一条直线、睁目走一条直线等检查可判断其平衡功能。

实验室检查有助于明确头晕和眩晕的性质。听力测试常能提示伴有听力障碍眩晕患者存在的耳科障碍。头部X线片、CTMRI检查也有帮助,可发现骨骼及神经方面的异常(如肿瘤压迫),怀疑为感染性疾病时,可查耳、副鼻窦或做腰穿查脑脊液。怀疑为脑供血不足时可做血管造影检查以发现可能的血管阻塞。

治疗

治疗措施因引起眩晕的原因不同而异。轻度眩晕可用下述药物缓解:盐酸敏克静晕海宁奋乃静东莨菪碱。东莨菪碱对防治晕动病亦有效。也可用经皮吸收剂维持数日。上述药物均有嗜睡作用,特别是老年患者。东莨菪碱经皮吸收副作用最少。

参考

32 丛集性头痛 | 良性位置性眩晕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