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弛张热
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是指体温持续在39度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度,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持续性弛张热可见于恶性肉芽肿。
目录 |
持续性弛张热的原因
见于恶性肉芽肿。
持续性弛张热的诊断
本病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实验室检查,诊断并非困难。诊断要点:①凡发生于鼻部和面中部的进行性肉芽性溃疡坏死,均应首先考虑本病。②病理检查:呈慢性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病变,同时看到异型网织细胞或核分裂相,即可诊断本病。③局部损害严重,但全身表现尚佳。④局部淋巴结一般不肿大。⑤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偏低,红细胞沉降率加快。⑥晚期病人常有持续性弛张热和进行性消瘦及全身衰竭。
持续性弛张热的鉴别诊断
持续性弛张热症状需要和下面的症状相互鉴别。
稽留热: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布鲁氏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治疗措施
本病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实验室检查,诊断并非困难。诊断要点:①凡发生于鼻部和面中部的进行性肉芽性溃疡坏死,均应首先考虑本病。②病理检查:呈慢性非特异性肉芽肿性病变,同时看到异型网织细胞或核分裂相,即可诊断本病。③局部损害严重,但全身表现尚佳。④局部淋巴结一般不肿大。⑤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偏低,红细胞沉降率加快。⑥晚期病人常有持续性弛张热和进行性消瘦及全身衰竭。
持续性弛张热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目前主要采用综合疗法。
1.支持疗法 病人全身消耗较大,加强营养、输血输液、纠正全身衰竭状态,对进一步治疗十分必要。
2.类固醇激素与抗生素疗法 对活动期病人,鼻面部溃烂,全身衰竭,持续高热,纳食不佳者,宜采用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突击治疗,至鼻面部和全身症状好转后,再改为小剂量维持至临床治愈。同时应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此期,目前可常规应用环已恶硝脲(CCNU)治疗,其作用类似烷化剂,在体内可抑制核酸及蛋白质合成,奏效快,尤以退热效果最佳。成人每次口服120mg,3~5周一次,共5~6次,总剂量为600~840mg。
3.抗癌药物疗法 临床有用抗癌药物治愈本病的经验报道。如用6-硫基嘌呤加皮质类固醇激素、氨甲喋呤作颈外动脉灌注及口服,继改为5-氟脲嘧啶,也有用争光霉素配合放疗者,疗效甚佳。
4.放疗
恶性肉芽肿对放射线敏感,故放疗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多采用钴-60远距照射疗法和分次照射法,总剂量为60Gy(6000rad),复发者可补照。也可用深部X线分次照射,每次(129~387)×10-4C,隔日或每日一次,总剂量(2580×15480)×10-4C不等。
5.局部处置 对鼻面部溃烂、结痂、脓肿等,应每天予以清洁,如合并脓肿,可切开引流。
参看
- 成人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幼年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小儿红白血病
-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 小儿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髓单核细胞白血病
- 单核细胞白血病
-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 毛细胞白血病
- 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 先天性白血病
- 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 肥大细胞白血病
- 老年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老年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老年急性白血病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急性杂合性白血病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 成人T细胞白血病
- 淋巴瘤细胞白血病
- 浆细胞白血病
- 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白血病肾损害
- 皮肤白血病
- 老年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 老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小儿类白血病反应
- 小儿成人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小儿急性髓样白血病
- 小儿白血病
- 小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 白血病
-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类白血病反应
- 急性白血病
- 白血病性咽峡炎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其它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