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rectal prolapse)指肛管、直肠外翻而脱垂于肛门外。也就是肛管直肠外翻而脱垂于肛门外一种病变。脱出物粉红色或鲜红色、呈环状、有皱襞、质柔软,一般不出血,轻者便后可以缩回,严重时需用手推压才能还纳。
目录 |
小儿直肠脱垂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1、病理性因素:
这是在临床上为最多见的发病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脱肛是一种并发症或继发性疾病。
(1)如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吸收障碍:
营养不良,患有内痔、直肠息肉、肿瘤长期隆出肠壁、年老体质虚弱、腰骶神经损伤,易使骨盆肌肉群与肛门括约肌衰退、松弛无力,失去对肛管、直肠的承托作用,直肠粘膜下层组织疏松,粘膜层与肌层失去粘连固定作用,造成直肠粘膜向下滑脱移位。
2、发育不全因素:
骶骨发育尚未成熟的小儿或发育有缺陷的成年人,骶骨向前弯曲角度小,发育平直,直肠呈垂状走行,膀胱或子宫陷窝的位置较高,直肠后面失去了骶骨曲面的承托作用,增加腹内压时容易向下移位。
(1)骶骨弯曲度未形成:
婴幼儿骶骨弯曲度未形成骨盆向前倾斜不够,直肠呈垂直位,与肛管处于一条直线上,腹腔内向下的压力增加时,直肠无骶骨的支持,压力直接作用到肛管上,易于向下滑动。
(2)周围肌肉支持力弱:
肛提肌和骨盆底部肌肉的支持力较弱。
(3)黏膜松弛:
直肠黏膜附着在肌层上较松弛,黏膜易自肌层滑脱。
(4)腹压增加:
长期腹泻、习惯性便秘、排尿困难、多次分娩等,都可使腹内压经常增高,促使直肠向下脱出。
二、发病机制:
1、分类:
脱肛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
(1)不完全性脱垂:
仅有黏膜脱出。
(2)完全性脱垂:
直肠各层同时翻出,脱出肛门外的直肠部分较不完全脱垂者长。长期脱肛的患儿,肛门括约肌松弛,脱肛后易复位。偶然因腹内压突然增高使直肠脱垂者,如未能及时复位,肛门括约肌收缩可引起脱垂肠段绞窄性坏死。
小儿直肠脱垂的症状
一、临床表现:
1、初期:
2、反复发作后:
每次便后均须用手托回,并常有小量黏液。如哭闹、咳嗽、用力时,肠即脱出。
如直肠全层脱出后很久未能复位,即可发生充血、水肿、溃疡、出血,导致复位困难。有时也可嵌顿,肠管呈紫黑色,局部肠管血运障碍,即使再复位也容易发生直肠狭窄。
二、相关检查:
可行直肠指诊,常可发现肛门括约肌松弛。
1、直肠不完全脱垂,脱出之黏膜表面呈纵行沟纹。
2、直肠完全脱垂,黏膜表面呈环状皱襞。
三、诊断:
可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即可诊断。
小儿直肠脱垂的诊断
小儿直肠脱垂的检查化验
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一、一般检查:
一般血、尿、便常规检查均正常。
二、肛门镜检查:
是确认本病的重要检查手段。肛门镜检查前应先进行视诊和指诊,如发现有肛裂、直肠狭窄和脓肿者,应避免进行肛门镜检查。如必须进行肛门镜检查者,应在麻醉下进行。
小儿直肠脱垂的鉴别诊断
应与以下病症相鉴别:
一、直肠息肉:
1、简介:
直肠息肉是指发生在直肠粘膜上的新生物,多因粪便慢性刺激而引起,为常见的良性肿瘤。单发性居多,多发性的占少数。息肉是人体组织上多余的肿块,约占消化道良性肿瘤的45~70%。直肠息肉多数是带蒂的圆形或椭圆的肿物,可突入肠腔上下移动。其蒂的大部分是肠粘膜由于肠蠕动或粪便牵拉延长所致。
也可由肛门脱出,为较小圆形光滑之肿物。
2、鉴别要点:
Ⅲ度脱垂如用手指检查可触及直肠肛管与脱垂肠管间的黏膜反折,依据病史及体征不难鉴别。
小儿直肠脱垂的并发症
可发生以下并发症:
一、绞窄性直肠脱垂和嵌顿。
二、直肠狭窄:
指肛门、肛管和直肠由于先天缺陷或后天炎症、损伤等,造成肠径缩小,腔道变窄,粪便通过受阻,排出困难。患者多半有肛门疼痛、便形细窄、肛门分泌物流出等疾病。
1、按狭窄形态分类:
(1)环状狭窄:狭窄构成一圈,纵径长度小于2cm。
(2)管状狭窄:狭窄构成一圈,纵径长度大于2cm。
(3)部分狭窄:狭窄位置表浅,或仅累及肛管直肠的一部分,呈瓣状或半环状。
(4)全周狭窄:狭窄范围占据整个肛管或直肠。
2、按狭窄程度分类:
(1)轻度狭窄:排便不畅,大便变形,无明显肠梗阻症状,指诊可通过狭窄部。
(2)中度狭窄:排便困难,大便形细,有不完全肠梗阻症状,指诊难以通过狭窄部。
(3)重度狭窄:排便极其困难或假性失禁,便少而稀或粪水样便,肠梗阻症状明显,指诊无法通过狭窄部。
小儿直肠脱垂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预防:
直肠脱垂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对预防该病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定期体检: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做好随访:防止病情恶化。
3、要及时治疗腹泻以及感染性肠炎、慢性痢疾等疾病,对儿童腹泻及痢疾要尤其重视。
5、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忌久蹲茅厕,用力排便。
7、要适当注意休息。经常作提肛运动,以增加肛门括约肌的功能。
二、治疗前:
应该对该病症状和相关的禁忌进行详细的了解等。
小儿直肠脱垂的中医治疗
一、中药:
以补中益气汤为主加减。
二、针灸:
1、穴位:
取百会(囟门未闭者禁针,可用温和灸)、长强、承山、肛门3及9点等穴。
2、特殊情况:
小儿直肠脱垂的西医治疗
一、保守治疗:
1、适应症:
如脱肛继发于腹泻、便秘、膀胱结石等,这些疾病治愈后,脱肛常可自愈。
2、具体措施:
(1)在治疗期间须全面改善小儿的生活习惯,提高营养。
(2)培养定时的大便习惯(排便时间不能太长)。脱肛患儿关键在避免蹲位排便,排便时尽量不使髋关节屈曲。小婴儿可取直着大腿姿式把屎把尿,大孩子可以坐高盆(或将盆置板凳上)排便,或采取侧卧或仰卧排便。
二、手法复位:
排便后直肠脱出时,应即时用手法复位。复位后肠又立刻脱出或平时一直脱出在外者,则于复位后用纱布叠成厚垫压住肛门,然后用胶膏将两臀部拉紧粘牢。
并嘱小儿卧床休息1~2周,坚持卧床排便,肛门直肠不再脱出后,再坚持半蹲排便,1~2月后多可痊愈。
三、注射疗法:
1、具体操作:
将药液注射到直肠黏膜下层,使黏膜与肌层粘连,或将药液注射到直肠周围,使直肠周围组织,经药液刺激与直肠产生粘连而使直肠固定,不再脱垂而痊愈。
2、注意事项:
如用药过量或用刺激性过大的药物,易引起黏膜坏死,也可因注射不当引起感染、脓肿、直肠壁坏死等并发症,故在应用注射疗法时应慎重。
3、剂量:
直肠周围注射多采用的药液有0.5%~1.0%普鲁卡因95%乙醇溶液,5%鱼肝油酸钠等。
直肠黏膜下注射的药液有5%碳酸甘油或30%盐水溶液,注射部位为直肠两侧和骶前部位,每次选择2个部位,治疗期间仍应坚持卧位或高坐位排便。
四、手术治疗:
1、适应症:
不能复位的嵌顿性脱肛,或脱出肠段发黑坏死者。
2、具体方法:
可局部热敷,用抗生素湿敷,插入肛管排气洗肠,待其自行恢复或脱落。
否则须切除脱出部,边切边缝,或用电刀切除,出血量均较多,并且术后感染与狭窄的机会很大。
肛门括约肌松弛或收缩无力者,脱垂部分切除后仍可复发,如脊膜膨出术后形成的脱肛,须作肛门括约肌成形术。
或用银丝箍绕在肛门周围的皮下组织内,称肛门周围箍绕术。
对一些严重的直肠脱垂患儿,根据其具体情况可考虑行直肠悬吊术,或经骶肛提肌紧缩等手术。
小儿直肠脱垂的护理
预后:
多数预后良好,一般情况下不发生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