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猪苓
中药学 |
【药用】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umbellatus(Pers.)Fries的菌核。
【功效】利水渗湿
猪苓甘淡渗泄,利尿作用较为显着,主要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病症,常与茯苓、泽泻等品同用(如五苓散);阴虚者配阿胶、滑石等同用(如猪苓汤)。因其能利尿,故有分利水湿的功效,凡湿注带下,湿浊淋病,湿热泄泻等症,都可配合其它利水渗湿药或清热燥湿药同用。
【处方用名】猪苓、粉猪苓(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猪苓利水渗湿之功较茯苓为胜,但无健脾、宁心等作用,是与茯苓不同之处。
【方剂举例】四苓散(《明医指掌》):茯苓、泽泻、猪苓、白朮治大便溏泄,水肿,小便不利。
猪苓汤(《伤寒论》):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治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文献摘录】《神农本草经》:「利水道。」
《珍珠囊》:「渗泻,止渴,又治淋肿。」
《用药心法》:「苦以泄滞,甘以助阳,淡以利窍,故能除湿利小便。」
《药品化义》:「猪苓味淡,淡主于渗,入脾以通水道,用治水泻湿泻,通淋除湿,消水肿,除黄疸,独此最为捷。」
《本草备要》:「行水利窍,与茯苓同而不补,耗津液,多服损肾昏目。」
参看
茯苓 | 泽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