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氟
临床营养学 |
1805年就已发现氟与牙齿结构有关,后来证明食物及饮水中缺氟可引起龋齿。1974年Schwarz报告氟对大鼠生长是必需的。现在一些国家的营养标准中已将氟列入必需,它不仅对于牙齿而且对于骨骼的形成与代谢均有重要作用。
7.7.1 氟在人体内的分布和代谢
正常成人体内含氟总量约为2~3g,约有90%积存于骨骼及牙齿中,少量存在于内脏、软组织及体液中。血中氟浓度一般为0.04~0.4μg.ml-1,显着受膳食的影响。
膳食和饮水中的氟摄入后,主要在胃部吸收。氟的吸收很快,吸收率也很高。饮水中的氟可完全吸收,食物中的氟一般吸收50~80%。约有80%以上的氟经肾排出,其余部分则主要随粪便排出。也有极少部分随乳汁、毛发等途径排出。
7.7.2 氟的生理作用和缺氟对人体的影响
氟在骨骼与牙齿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人体骨骼固体的60%为骨盐(主要羧磷灰石),而氟能与骨盐结晶表面的离子进行交换,形成氟磷灰石而成为骨盐的组成部分。骨盐中的氟多时,骨质坚硬,而且适量的氟有利于钙和磷的利用及在骨骼中沉积,可加速骨骼的形成,促进生长,并维护骨骼的健康。据报告在氟适宜地区骨质疏松症较少。氟也是牙齿的重要成分,氟被牙釉质中的羧磷灰石吸附后,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抗酸性腐蚀的、坚硬的氟磷灰石保护层,有防止龋齿的作用。
缺氟时,由于釉质中不能形成氟磷灰石而使羧磷灰石结构得不到氟磷灰石的保护,牙釉质易被微生物、有机酸和酶侵蚀而发生龋齿。如人体能得到适宜量的氟则可防治龋齿。
老年人缺氟时,钙磷的利用受到影响,可导致骨质疏松,因此氟对骨质疏松症有一定预防作用。在水中含氟较高(4~9ppm)的地区居民中,骨质疏松症较少。至于用治疗剂量氟以治疗骨质疏松症,虽然有效,但易发生副作用,使血清钙下降,出现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和形态异常的骨骼。因此,已进行在给氟的同时给予钙和维生素D,以克服氟的副作用的试验。据报告氟-钙治疗是妇女停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唯一有效疗法,X光片清楚证明骨质增加。
7.7.3 氟的需要量和来源
氟的需要量大体为每 天1~2mg。
大部分食品含氟量较高。饮水是氟的重要来源,水中氟含量因地区而异,水中最适氟含量为1ppm,这样可使儿童每日得到0.5~1.0mg的氟。使成人得到1.5~2mg的氟。
7.7.4 氟过量的毒性作用
摄入过量的氟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氟的急性中毒多见于特殊的工业环境中,属于职业病学或工业毒理学的范畴,此处从略。
氟的慢性中毒主要发生于高氟地区,因长期通过饮水摄入过量的氟而引起,主要造成骨和牙的损害,即所谓氟骨病,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宁夏、贵州等地均有流行。其临床表现为斑釉症和骨损害。牙齿失去光泽,出现白色、黄色、棕褐色、乃至黑色斑点,牙齿变脆,易于折碎或脱落。骨的损害易发生躯干骨,严重者全身大部分骨骼均可受累,骨质密度增加与纹理粗糙,间有轻度软化及疏松的改变。轻度者可仅有腰腿疼痛,严重者脊柱前弯畸形,僵直,肢体活动严重受限,神经根受压迫时,则可发生麻木甚至瘫痪。
氟骨病的治疗首先是改饮含氟量低的水,如不改变而仅靠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用于氟骨病治疗的常用药物有钙片和维生素D、蛇纹石等。蛇纹石含氧化镁21~38%、三氧化二铝0.6~8%、三氧化二铁7~9%、二氧化硅40%左右。将蛇纹石粉碎,以200目过筛,每次用50mg,溶于100ml水中冲服,每日2次,连续服用3~6个月,国外报导有疗效。
氟骨病预防:氟骨病的发生虽然和食物中的含氟量也有关系,但主要由于饮水中的含氟量高,因此对于氟骨病的预防主要在改善饮水。我国规定饮用水含氟量标准为0.5~1mg.L-1。
硒 | 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