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磺酰脲类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药理学

药理学目录

常用的有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D860甲糖宁)、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格列本脲(glyburide,glibenclamide,优降糖),格列吡嗪(glipizide,吡磺环已脲),格列齐特(gliclazipe,达美康)等,化学结构如下:

表36-2 磺酰脲类药物的化学结构

Gnu2c0pd.jpg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胰岛β细胞膜含有磺酰脲受体及与之相偶联ATP敏感的钾通道[Ik(ATP)],以及电压依赖性的钙通道。当磺酰脲类药物与其受体相结合后,可阻滞Ik(ATP)而阻钾外流,致使细胞膜去极化,增强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胞外钙内流。胞内游离钙浓度增加后,触发胞吐作用胰岛素的释放。长期服用且胰岛素已恢复至给药前水平的情况下,其降血糖作用仍然存在,这可能与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提高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关。也可能与增加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有关。

体内过程】磺酰脲类药物在胃肠道吸收迅速而完全,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很高。其中多数药物在肝内氧化成羟基化合物,并迅速从尿中排出。磺酰脲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见表36-3。

甲苯磺丁脲作用最弱、维持时间最短,而氯磺丙脲t1/2最长,且排泄慢、每日只需给药一次。新型磺酰脲类作用较强,可维持24小时,每日只需给药1~2次。

表36-3 磺酰脲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药  物给药
途径
效强血浆蛋白
结    合
作用持续时间(h)t1/2代谢途径排泄
(经肝、肾)
甲苯磺丁脲口服+>90%4~63~5氧化95%
氯磺丙脲口服+++>90%6024~48代谢90%
格列本脲口服++++>90%2410~16氧化50%
格列吡嗪口服++++>90%243~7氧化90%

【临床应用】

1.糖尿病 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且单用饮食控制无效者。对胰岛素产生耐受的患者用后可刺激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而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2.氯磺丙脲能促进抗利尿素的分泌,可治疗尿崩症

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不适、恶心腹痛腹泻。大剂量氯磺丙脲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错乱嗜睡眩晕共济失调。也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胆汁郁积性黄疸肝损害,一般在服药后1~2个月内发生。因此需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血象。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为持久性的低血糖症,常因药物过量所致,尤以氯磺丙脲为甚。老人及肝、肾功能不良者较易发生,故老年糖尿病人不宜用氯磺丙脲。新型磺酰脲类较少引起低血糖

药物相互作用】由于磺酰脲类有较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因此在蛋白结合上能与其他药物(如保泰松水杨酸钠吲哚美辛青霉素双香豆素等)发生竞争,使游离药物浓度上升而引起低血糖反应。此外,氯丙嗪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药、口服避孕药均可降低磺酰脲类药物的降血糖作用。

32 口服降血糖药 | 双胍类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