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证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湿证

湿及湿证

湿为夏月之主气,故长夏多湿病。外湿与季节气候环境有关,如阴雨连绵,或久居雾露潮湿之地,或涉水淋雨,水上作业等均易感受湿邪内湿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液运化障碍,湿自内生,一般外湿引起肌表经络之病,内湿易引起脏腑之病。

1.湿的性质和特点

(1)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引起脾胃气机不畅,致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

(2)湿性重浊:头重如裹,身体沉重困乏,四肢重而不举的表现或秽浊不清的白带、白浊、湿疹疮疡流水等均属湿证。

(3)湿性粘滞:湿邪致病常起病缓慢,病后缠绵留着不易除去,病程较长。

2.常见的湿证

(1)外湿:

伤湿:湿邪致伤表,即表湿证。恶寒发热,头重身重,困倦乏力胸闷,口不渴,苔白滑脉浮缓,治宜解表胜湿。

湿痹:也称着痹。湿犯经络,关节酸痛沉重,甚则难以转侧或肿胀,治宜祛湿通络。

(2)内湿:多由脾失健运引起,湿阻气机。在上焦胸闷,恶心,口淡、口粘乏味,不思饮食,渴而不欲饮,治宜芳香化湿;在中焦脘腹痞闷,饮食不化,肢体困重尿少,苔厚腻,治宜苦温燥温;在下焦则足肿、淋浊、带下、尿少,便糖,治宜淡渗利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