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腓部肌肉疼痛和压痛
小腿腓部肌肉疼痛和压痛是静脉血栓形成的特征性表现,静脉血栓形成是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伴有继发性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的疾病。病变主要累及四肢浅表静脉或下肢深静脉。其临床特点为患肢局部肿痛、皮下可扪及有压痛的条索状物或伴有病变远端浅表静脉曲张等静脉回流受阻现象。偶可因血栓脱落而造成肺栓塞。
目录 |
小腿腓部肌肉疼痛和压痛的原因
19世纪中期,R.L.K.菲尔肖提出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个要素──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和静脉内膜损伤,至今仍为血管外科界所公认。绝大多数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在盆腔及下肢的深静脉,这与下肢静脉的解剖及功能有密切关系:下肢静脉具有较多的静脉瓣,人体站立或坐位时,下肢的静脉压远高出身体其他部位。下肢静脉回流端赖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泵"的作用,因此,站立和坐位时,下肢静脉血回流较缓慢。当无明显的静脉内膜损害时血栓形成常常发生在静脉瓣膜袋里。血栓与血管壁无紧密粘连,易于脱落并可导致肺栓塞。 70%的下肢血流经深静脉流回心脏,30%经浅静脉(大隐、小隐静脉)。浅静脉在大腿根部流入深静脉(股静脉)。因此,髂静脉、股静脉内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流阻塞后浅静脉将扩张,血流增加,以补偿深静脉的血流阻塞。于是出现大隐静脉曲张及患肢可凹性水肿。血栓形成在腘静脉者,小腿部肌肉压痛明显,前足急剧背屈时,诱发小腿肌肉深部疼痛(霍曼斯氏征)。
小腿腓部肌肉疼痛和压痛的诊断
根据血栓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1.浅静脉血栓形成 常累及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或其属支,多发生于静脉曲张的基础上,主要特征是血栓形成部位疼痛,外表可见浅静脉有一发红,低热的索状物,有触痛,周围红肿,其栓子不易脱落,一般不会引起肺动脉栓塞,另外,迁徙性浅静脉血栓形成往往是癌症的一个提示性症状。
2.深静脉血栓形成 按其部位和病情不同可分为以下2种。 (1)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常发生于小腿部深静脉,如胫后静脉和腓静脉等,多见于卧床少动的患者,常在手术后第2周发生,左侧下肢最常见,特征性表现为小腿腓部肌肉疼痛和压痛,活动后感严重抽痛,且足背屈时更甚,全身症状不显著,检查时可有Homan征,即小腿伸直,足向背屈,腓肠肌内病变静脉受牵引而发生疼痛,还可出现腓肠肌周径较健侧增粗5cm以上。 (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可继发于小腿静脉血栓形成,但多原发于髂股静脉,常见于产后,起病急骤,患肢严重弥漫性水肿,皮肤温度升高或略发绀,浅静脉扩张,有难以耐受的大腿内侧疼痛和沿静脉特别是股三角区的显著压痛,全身症状不重。
诊断检查
1.询问有无外伤史,受伤时间及治疗情况,有无长期卧床、手术、妊娠、分娩及口服避孕药物史,有无反复静脉穿刺或静脉内留置输液导管史。症状和病期是否一致,起病的部位及发展情况,疼痛的性质,有无发热、患肢肿痛等。
2.局部检查时应注意患肢有无压痛,压痛的部位,肿胀情况(须每日用卷带尺在最粗平面精确地测量周长,并与健侧同一平面作比较),皮肤的颜色和温度(与对侧相比,最好用皮肤温度测量器测量),肢体远端脉搏有无改变,能否在体表扪到有压痛的条索状物,有无感染病灶存在及足靴区营养性改变,如脱屑、瘙痒、色素沉着、湿疹及溃疡形成等。
3.诊断有困难时或为明确病变范围,可行超声检查、脉冲多普勒频谱检查、静脉造影术(可有效地判断有无血栓、血栓的位置、范围、形态和侧支循环。
4.静脉测压,行足背静脉穿刺,针接压力传感器或有刻度的透明塑料管(盛满肝素-生理盐水溶液)测量静脉压,正常压力一般为12.7kPa(130cmH20),作踝关节伸屈活动时,腓肠肌收缩,压力明显下降,一般可降至5.9kPa(60cmH20),停止活动后压力回升,回升时间超过20s。主干静脉有血栓形成和堵塞者,无论静息或活动时的压力均明显升高,回升时间增速,一般不超过12s。
小腿腓部肌肉疼痛和压痛的鉴别诊断
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往往不困难。产后、骨折及创伤、手术后的病人,若出现肢体疼痛、肿胀、浅静脉怒张,应考虑本病的可能。诊断有困难时,可行静脉压测量及静脉造影术,放射性核素下肢静脉造影有助于诊断,且较安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可用以检查髂外、股静脉的血栓形成,对肌肉深层或盆腔内的静脉血栓的检查不准确。125I标记人体纤维蛋白原试验对诊断新鲜的肌肉深层的小腿静脉血栓形成最有价值,若能连续检查数天,准确率可达85%以上。
对疼痛不显著,肢体肿胀明显者,应当注意与淋巴水肿鉴别,后者病程缓慢,皮肤增厚,无浅静脉曲张,卧床抬高肢体后,肿胀消退不明显。
根据血栓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1.浅静脉血栓形成 常累及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或其属支,多发生于静脉曲张的基础上,主要特征是血栓形成部位疼痛,外表可见浅静脉有一发红,低热的索状物,有触痛,周围红肿,其栓子不易脱落,一般不会引起肺动脉栓塞,另外,迁徙性浅静脉血栓形成往往是癌症的一个提示性症状。
2.深静脉血栓形成 按其部位和病情不同可分为以下2种。 (1)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常发生于小腿部深静脉,如胫后静脉和腓静脉等,多见于卧床少动的患者,常在手术后第2周发生,左侧下肢最常见,特征性表现为小腿腓部肌肉疼痛和压痛,活动后感严重抽痛,且足背屈时更甚,全身症状不显著,检查时可有Homan征,即小腿伸直,足向背屈,腓肠肌内病变静脉受牵引而发生疼痛,还可出现腓肠肌周径较健侧增粗5cm以上。 (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可继发于小腿静脉血栓形成,但多原发于髂股静脉,常见于产后,起病急骤,患肢严重弥漫性水肿,皮肤温度升高或略发绀,浅静脉扩张,有难以耐受的大腿内侧疼痛和沿静脉特别是股三角区的显著压痛,全身症状不重。
诊断检查
1.询问有无外伤史,受伤时间及治疗情况,有无长期卧床、手术、妊娠、分娩及口服避孕药物史,有无反复静脉穿刺或静脉内留置输液导管史。症状和病期是否一致,起病的部位及发展情况,疼痛的性质,有无发热、患肢肿痛等。
2.局部检查时应注意患肢有无压痛,压痛的部位,肿胀情况(须每日用卷带尺在最粗平面精确地测量周长,并与健侧同一平面作比较),皮肤的颜色和温度(与对侧相比,最好用皮肤温度测量器测量),肢体远端脉搏有无改变,能否在体表扪到有压痛的条索状物,有无感染病灶存在及足靴区营养性改变,如脱屑、瘙痒、色素沉着、湿疹及溃疡形成等。
3.诊断有困难时或为明确病变范围,可行超声检查、脉冲多普勒频谱检查、静脉造影术(可有效地判断有无血栓、血栓的位置、范围、形态和侧支循环。
4.静脉测压,行足背静脉穿刺,针接压力传感器或有刻度的透明塑料管(盛满肝素-生理盐水溶液)测量静脉压,正常压力一般为12.7kPa(130cmH20),作踝关节伸屈活动时,腓肠肌收缩,压力明显下降,一般可降至5.9kPa(60cmH20),停止活动后压力回升,回升时间超过20s。主干静脉有血栓形成和堵塞者,无论静息或活动时的压力均明显升高,回升时间增速,一般不超过12s。
小腿腓部肌肉疼痛和压痛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静脉血栓形成后,若局限于小腿静脉内,血栓可渐渐机化,血流再通,多数不遗留症状,少数向上蔓延至股静脉或髂股静脉,因此过程常为渐进,不易及时诊断,最终发展成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肢体肿胀不易消退。因深静脉瓣膜在血栓形成及炎症过程中受到破坏,即使血流再通,重力作用产生的静水压力,使组织内纤维素积聚,脂肪结缔组织硬化,皮肤产生淤滞性皮炎的改变,甚至发生静脉淤滞性溃疡,造成肢体一定程度的病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易于脱落。若栓子大,栓塞于左右肺动脉主干,可造成大片肺栓塞,这常是猝死的原因之一。因此,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十分重要。
对年老、肥胖及既往有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尤应注意加强预防。鼓励骨折、外伤及术后患者主动活动肢体,行深呼吸运动促进静脉回流。尽可能早期离床活动。盆腔及下肢手术时,操作应轻柔,避免损伤血管,术后穿着弹力袜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对手术的患者,为对抗术后可能发生的血液高凝状态,可使用肝素或右旋糖酐以降低血小板的活动。深静脉血栓形成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可减轻疼痛,促使局部炎症消退。为防止血栓蔓延,应用肝素及香豆素类药物进行抗凝治疗。为防止血栓引起静脉功能不会,在发病早期就应开始溶栓治疗,常用药物为链激酶和尿激酶。
为预防肺栓塞,髂静脉血栓形成后48小时内可行静脉血栓取除术。对病程稍长,血栓不易取除而又有肺栓塞危险者,可在下腔静脉腔内或腔外安置滤栓装置以防止发生肺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