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地丁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广地丁
广地丁实物图

[原植物]

华南龙胆 别名:紫花地丁龙胆地丁、地丁。

Gentiana loureiri (D.Don) Griseb.-龙胆科 Gentianaceae

一年生矮小草本,高3~9 cm。根细小。茎直立,丛生,少分枝。叶对生,无柄,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近基部叶较大,长1~2cm,宽4~7mm,上部叶较小,长2~5mm,宽2~5mm,先端尖锐,基部常下延成鞘状,全缘,具小睫毛,主脉明显,侧脉不明显。花单生于枝端,花萼筒状,长约为花冠的1/3,先端5裂,边缘具小睫毛。花冠漏斗状,长1.4~1.6cm,外面黄绿色,内面蓝紫色,先端5裂,裂片短三角形,其间有5摺;雄蕊5,着生于花冠上,不外露;子房上位,具柄,1室,柱头2 裂。蒴果倒卵形,压扁状,2瓣裂。种子多数。花期4月,果期5~6月。

生于山野或丘陵地带的草地。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林。

[采制]

春、夏花开期采收带根全草,除去杂质泥沙,晒干。

[药材及产销]

广地丁Herba Gentianae loureiri 主产于广东、广西、均自产自销。

[历史]

广地丁为商品紫花地丁的一种,因其主要习用于广东和广西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以广地丁之名予以收藏。

化学成份]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与药用植物教研室分析,全草有黄酮类、甙类、多醣类成分的反应。

性味及功效]

味苦、辛,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能。用于流感,咽喉肿痛阑尾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无名肿毒。用量6~15g。外用适量,捣烂敷患部。

药材鉴别

性状鉴别

多皱缩成团,伸展后全株长3~9cm。根细小,土黄色。茎丛生,常呈暗紫色。叶对生,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基部叶密集,长1~2cm,宽4~7mm,上部叶稀疏,较小,长2~5mm,绿色,先端尖锐,基部下延连合成鞘状,全缘,有小睫毛。花单生于枝顶;花萼筒状,先端5裂;花冠漏斗状,淡黄色或淡蓝色。质脆易碎,气微,味微苦。

以株矮小,叶色青绿,花色紫蓝,完整者为佳铨。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直径0.9mm):表皮细胞单列,有些细胞外壁向外突出,形成乳头状突起,长 15~25μm;外被较厚的角质层,外缘呈细齿状。表皮下有厚角细胞一列。皮层宽广,有裂隙,细胞类圆形,排列较疏松。韧皮部较窄,细胞排列紧密,木质部的内侧亦可见韧皮部,内外韧皮部均可见散在的筛管群。木质部由导管纤维和管胞组成。髓部细胞较小,中空。皮层、韧皮部细胞内有粘液质和黄色油珠状物,此油珠状物亦偶见于髓部。

广地丁茎横切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长椭圆形,外壁向外突出,形成乳头状突起,外被角质层。栅状细胞两列,通过主脉。海绵组织内含黄色油珠状物。叶缘部分叶肉组织为数列厚壁细胞,壁不木化。下表皮细胞较小,被角质层.叶缘部的表皮细胞伸长,形成小睫毛,长约30~50μm,偶可见2~3个细胞构成的小睫毛。

广地丁叶横切面叶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弯曲,有乳头状突起,呈不规则圆圈状,并以乳头状突起为中心有辐射状角质纹理。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弯曲,表面被角质纹理。气孔不定式,微突出于表皮。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在水浴上上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到约4ml,作下列实验: 1. 取上述样品溶液0.5ml,加浓盐酸数滴及锌粉少许,在水浴上加热,显紫红色。(检查黄酮类) 2. 在滤纸上点上述样品溶液,加硼酸丙酮饱合液,吹干,再加10%枸橼酸丙酮液,干后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显苹果绿色荧光。(检查黄酮类) 3. 薄层层析 吸附剂硅胶H(青岛)加1%CMC湿法铺板,105~110℃活化1小时。展开剂氯仿-甲醇-甲酸(20∶10∶3)。展距17cm。在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荧光斑点。显色剂:用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喷洒,干后在紫外光灯下观察,可见由淡黄色转为亮黄色荧光斑点。

[附注]

1.紫花地丁 Herba Violae (英) Purpleflower Violet 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根茎长约1cm;主根粗长,黄白色。叶基生,叶片舌形、长圆形或圆状披针形,基部截形、圆钝或楔形,先端钝,边缘具平圆齿,两面绿色,被短毛,果期叶片可达10cm,基部近心形;叶柄细长;托叶近一半与叶柄合生,分离部分呈披针形。花梗与叶近等长或稍长,被毛。花萼5,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膜质,宿存;花瓣4枚,紫色或紫堇色,倒卵形或长圆形,侧瓣无须毛,下瓣具距,距长4~6mm, 末端稍变化弯曲;雄蕊5,花丝宽短,下面两枚的基部具蜜腺,伸入花瓣距内,花药聚合;子房无毛。蒴果长圆形,长约1cm,无毛。种子多数,长圆形,棕黄色,光滑。花期3~4月,果期4~9月。本品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直径1~3mm,淡黄棕色,有细纵皱纹。叶基生,灰绿色,展平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6 cm,宽1~2cm;先端钝,基部截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圆齿,两面有毛;叶柄细,长2~6cm,上部具明显狭翅,花茎纤细;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细管状。蒴果椭圆形或3裂,种子多数,淡棕色。气微,味微苦而稍黏。

性寒,味辛,苦。归心、肝经。属于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2. 甜地丁豆科植物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multiflora Ege的干燥全草。根呈长圆锥形或圆柱形,略扭曲,长10~20cm, 直径3~13mm, 茎短。基生奇数羽状复叶。叶柄细长,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小叶片成椭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不一,灰绿色,被白色茸毛。花萼钟形,先端5裂,齿不等长;花冠蝶形,紫色或黄棕色;雄蕊10,成二体;子房密被茸毛,花柱上端卷曲。荚果圆桶状,长13~22mm,被白色茸毛。种子肾形,直径1.5~1.8mm,多皱缩,黑绿色。气微,味淡而后微甜。主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及中南各省区。4~5月挖取全草,晒干。本品性寒,味甘、苦。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痈肿疔疮。用量6~30g。(图62-1)

3. 苦地丁 为罂粟科植物布氏紫堇Cordalis bungeana Turez.的干燥带根全草。多皱缩成团。主根圆柱形,较细短,长3~5cm,直径1~3mm, 常呈两股扭曲状。茎灰绿色或黄绿色,长5~20cm,于基部丛生,有5棱及纵纹,断面中空。叶多皱缩破碎,暗绿色或灰绿色,有长柄,2~3回羽状全裂,裂片纤细。蒴果灰绿色或黄绿色,扁长椭圆形,果皮常破碎或裂成两片,但留有两条棕黄色的种框。种子扁心形,表面有网状纹理,黑色,有光泽,种阜黄白色。气青草样,味苦而持久。主产于内蒙古、河北、辽宁、山东、山西等地。全草含多种生物碱,总量达0.6%,主要有紫堇灵(corynoline)、乙酰紫堇灵(acetylcorynoline)、四氢黄连素(tetrahydrocoptisine)和普罗托品(protopine)等生物碱。具抗病毒和抑菌等药理作用。性寒,味辛、苦。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痈肿疔疮,风热感冒,暴发火眼,支气管炎肠炎肝炎。用量15~30g。

四川成都一带以龙胆科植物石龙胆(Gentiana squarrosa Ledeb.)的带根全草当紫花地丁用,与广地丁(华南龙胆)外形相似,但叶片较大,茎生叶长1~2cm,宽1cm。下部生叶长可达1~3cm,宽1cm。先端有芒尖。茎不呈紫色。用显微鉴别易于区别。叶表面观:表皮细胞沿叶片长轴呈纵向延长,上表皮细胞垂周壁较平直;下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弯曲。有乳头状突起。叶横切面: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细胞中含有多数小形草酸钙柱晶和小方晶。但薄层层析无明显区别。

紫花地丁的习用品为广地丁。广州地区曾长期将华南龙胆作地丁入药,故名广地丁。紫花地丁与广地丁应分列条目,二者的化学成分,疗效对比研究有待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