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红细胞位相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尿红细胞位相

尿红细胞位相检查是利用位相显微镜检查尿中红细胞形态的一种方法,其临床意义在于根据尿红细胞形态鉴别血尿的来源。推测血尿是肾小球性或非肾小球性。一般认为,正常人尿中有红细胞者约4%,其中红细胞数(0.5~5.0)×1012/L,多为畸形红细胞。如尿中发现畸形红细胞(其大小,形态呈多型性,血红蛋白含量异常)占75%以上,且红细胞数≥8.0×1012/L者,可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  

尿红细胞位相的由来

用位相(相差)显微镜来区分尿中正常形态红细胞和异常形态,以区分血尿来源,是近十几年来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外首先发表,以后国内也发表不少相类似文章。  

临床应用

血尿分为肾小球性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两大类。肾小球性血尿指血尿来源于肾小球,常见于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性、慢性及迁延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肾病综合征、lgA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紫癜性肾炎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遗传性肾小球疾病,如遗传性肾炎(Alport 综合征)、薄基膜肾病(家族性良性血尿);剧烈运动后一过性血尿等。

非肾小球性血尿常来源于肾小球以下泌尿系统,如泌尿道急性或慢性感染;肾盂输尿管膀胱结石;结核;特发性高钙尿症;特发性肾出血(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先天性尿路畸形如肾囊肿、积水、膀胱憩室;先天性肾血管畸形动静脉瘘血管瘤;药物所致肾及膀胱损伤,如环磷酰胺磺胺庆大霉素;肿瘤外伤及异物;肾静脉血栓以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正常人尿中出现的少量红细胞以及无肾小管间质损害的肾小球疾病患者尿中的红细胞都是畸形红细胞。这是由于正常肾小管内存在渗透梯度,尤其是髓襻外支粗段小管液低渗浓度使红细胞发生裂变变形。肾小球性血尿中红细胞的畸形还可能是在红细胞通过肾小球基膜时受到挤压,造成破损所致。

如果是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出血,即非肾小球性血尿,在等张或高张尿中,其红细胞的形态,大小绝大多数是正常的,仅小部分为畸形红细胞。某些肾小球疾病可出现混合性或均一性血尿,这是由于出现了肾小管间质病变,肾小管内不能形成正常的渗透梯度,由这部位肾单位来的红细胞就不会变形。当存在较为广泛的肾小管间质损害时,红细胞形态即可成为均一性的。

鉴于上述原因,应用红细胞位相检查来鉴别血尿来源时,必须同时考虑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病变情况。在无肾活检的条件下,可结合渗透分子清除率(CoSM)综合判断,因为CoSM反映了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程度。一般认为,正常人尿中有红细胞者约4%,其中红细胞数(0.5~5.0)×1012/L〔即500一5000/毫升〕,多为正常红细胞。如尿中发现畸形红细胞(其大小,形态呈多形性,血红蛋白含量异常)占75%以上,且红细胞数≥8000/毫升者,可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