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阈限
刚刚能够引起感觉差异的最小刺激变化强度被叫做差别阈限(different threshold)。
阈限(threshold),是指人刚刚能够感觉到的刺激强度水平。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被叫做绝对阈限(absolute threshold)[3]。比如声音的最低绝对阈限大约是20Hz。而刚刚能够引起感觉差异的最小刺激变化强度被叫做差别阈限(different threshold)。由于不同人的个体差异很大,即使一个人的差别阈限每时每刻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给了差别阈限一个操作性定义:有一半次数能觉察出差异的刺激值。这个值又被叫做最小可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 JND)[4]。
目录 |
韦伯定律
心理学最早发展起来的领域是心理物理学。1860年,伟大的心理物理学先驱者G.T.Fechner(1801~1887)发表了《心理学纲要》一书,为心理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非常善于研究心理量度和物理量度之间的关系问题,并认识到物理属性的增减与对应心理感受的增减并不是1:1的关系。比如,在一盘没有放盐的菜中放一勺盐,人们感受到增加的咸度要远大于在一盘已然很咸的菜中放一勺盐。又如,两个重量相差3两的苹果用手可以轻易分辨孰轻孰重,然而两个相差3两的新疆大西瓜抱在怀里,就没有什么差别了。早在1846年,E.H.Weber就发表了关于重量差别阈限的研究结果,系统地阐明了在刺激不太大也不太小时,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的正比关系,其比值为一常数k,即ΔI/I=k[2]。这个规律称为韦伯定律(Weber’s law)。而韦伯常数k被操作性定义为JND与标准刺激强度的比值。
心理学家们发现,对于一部分刺激来讲,k值是恒定不变的。于是在韦伯定律发表之后,人们不断做实验来验证不同种类刺激的k值。目前已经比较准确测定的数据有:音高(2000Hz)——1/333,明度(100光子)——1/62,举重(300g)——1/52,皮肤压觉(5g/mm)——1/7。但是,又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对于另一部分刺激来讲,k值是随刺激强度大小变化而变化的。Fechner发现,对于味觉来讲,k值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变大,在I-ΔI图中呈现对数曲线,故被称为对数定律。与之相反,在Steven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对于痛觉来讲,k值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变小,在I-ΔI图中呈现指数曲线,故被称为指数定律[6]。在较小的范围内,k值变化范围不大,可以认为基本不变,因此差异刺激是否能被人所觉察的关键在于标准刺激强度大小;标准刺激强度越大,变化刺激越不容易觉察。第一段中两个例子,人们的觉察与否,就是因为标准刺激强度不同。由于感觉阈限的理论在韦伯定律提出之后又有了较大发展,因此重新测量经典的感觉阈限值,是很有意义的。
测量方法
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平均误差法。
最小变化法
最小变化法是测定感觉阈限的最经典最直接的方法。变异刺激按大小顺序呈现,每次的刺激变化很小且间隔相等,每次呈现后让被试报告察觉到与否。它可以系统地探察感觉的转折点,但容易因为被试了解了刺激呈现的顺序而产生期望和习惯误差。
恒定刺激法
恒定刺激法则以随机的方式呈现刺激,以被试对不同刺激的觉察次数所占比例来计算阈限值。这种方法极大改善了期望和习惯误差的问题,但不肯定间距受被试态度和心情影响很大[7]。
平均误差法
平均误差法则是让被试比较刺激是之与标准刺激相等。这种方法对被试来讲比较自然,但被试调整动作的技巧会在判断中产生很大影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