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域系统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三域系统
生物分类学
分类单元
| | |
| | |
二名法
三域系统
非细胞生物
细胞生物

三域系统是由卡尔·乌斯(Carl Woese)在1977年提出的细胞生命形式分类,[1][2]原核生物分成了两大类,起初称为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细菌(Archaebacteria)。Woese依据16S rRNA序列上的差别,认为这两类生物和真核生物一起从一个具有原始遗传机制的共同祖先分别演化而来,因此将三者各置为一个“”(Domain),作为比“”高一级的分类系统,并分别命名为细菌域Bacteria)、古菌域Archaea)和真核域Eukarya)。

然而,rRNA树有可能将演化太快的类群放错位置(比如微孢子虫)。有人认为生物的根应该在真细菌之内,很多真细菌的类群在古细菌之前分支出来,很晚古细菌和真核生物才彼此分开。

细菌 古菌 真核生物 拟杆菌属 蓝菌门 变形菌门 螺旋菌 革兰氏阳性菌 动物 真菌 植物 纤毛虫 鞭毛虫 微孢子虫门
基于rRNA序列的系统发生树,显示了可明显区别的三支: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

目录

  1. 三域特征比较[3]
  2. 参见
  3. 参考文献
  4. 参考来源

三域特征比较[3]

特征 细菌
Bacteria
古菌
Archaea
真核生物
Eukarya
形态和遗传
原核细胞结构
共价闭合环状DNA
组蛋白
包围的
细胞壁胞壁酸不含胞壁酸不含胞壁酸
膜脂质键连接键连接酯键连接
核糖体大小70S70S80S
起始tRNA甲酰蛋氨酸蛋氨酸蛋氨酸
多数基因中有内含子
操纵子
mRNA5'端帽3'聚A尾无(部份有聚A尾,但作用与真核不同[4]
质粒稀少
核糖体对白喉毒素敏感
RNA聚合酶1个(4亚基几个(各8~14亚基)3个(各12~14亚基)
需要转录因子
启动子结构-10和-35序列(Pribnow盒TATA盒TATA盒
氯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敏感
生理
产甲烷作用
还原SSO42-H2S,或Fe3+Fe2+
硝化
脱氮
固氮
基于叶绿素光合作用有(在叶绿体中)
基于视紫红质的能量代谢
化能营养(Fe, S, H2
气泡
聚-β-羟基脂肪酸作为碳储存颗粒
在80℃以上生长
在100℃以上生长

参见

参考文献

  1. Woese C, Fox G. [http//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32104/ Phylogenetic structure of the prokaryotic domain: the primary kingdom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77, 74 (11): 5088–90. doi:10.1073/pnas.74.11.5088. PMID 270744. PMC 432104. 
  2. Woese C, Kandler O, Wheelis M. Towards a natural system of organisms: proposal for the domains Archaea, Bacteria, and Eucarya..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990, 87 (12): 4576–9 [11 Feb 2010]. doi:10.1073/pnas.87.12.4576. PMID 2112744. PMC 54159. 
  3. Michael Madigan, John Martinko: 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 (11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11th Edition. ISBN 978-0-13-144329-7
  4. Slomovic, Shimyn; Portnoy, Victoria; Liveanu, Varda; Schuster, Gadi. RNA Polyadenylation in Prokaryotes and Organelles; Different Tails Tell Different Tales. 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 2006, 25: 65–77. doi:10.1080/07352680500391337.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