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疱疹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口腔疱疹
Bklvi.jpg

  

目录

  1. 症状 介绍
  2. 临床表现
  3. 治疗
  4. 注意事项
  5. 预防

症状 介绍

原发性单纯疱疹(在儿童中的典型感染)可导致急性疱疹性龈口炎。常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但通过口腔-生殖器接触,也可由Ⅱ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初起时为小水泡,很快破碎形成溃疡。当初起为局限性时,可与阿弗他口炎相似,但原发性疱疹常侵及附着龈和其他组织,而阿弗他口炎永远不会侵及附着龈。发热和疼痛常随疱疹出现。进食和饮水困难可导致脱水。一般感染持续10~14天.然后病毒移至半月神经节并且可由应激反应免疫系统中的变化或创伤活化

治疗为对症治疗。包括全身止痛(如对乙酰氨基酚)和直接用棉拭涂布局部麻醉剂(如0.5%达可洛宁液或2%~20%苯佐卡因软膏).当病损范围较大时,可用5%利多卡因粘性溶液作为漱口水,在进食前含漱5分钟(注意:切勿吞咽利多卡因,因此药可麻醉口咽,喉咽部,甚至可能会厌部,必须监视儿童吸气的征象)。

继发性单纯疱疹,发作时在唇红缘上出现冷溃疡或更少见的是在硬腭的粘膜上出现溃疡。患者常有前躯症状,唇部典型的麻刺感和灼热感。当前驱期,口服阿昔洛韦200mg,每天5次,能减缓持续时期和发作的严重性,局部涂布阿昔洛韦对治疗无助。用1%喷西洛韦(penciclovir)软膏每2小时1次,可减少病损的持续期。应在前驱期间或马上就要出现病损时开始应用此剂。

继发性带状疱疹可出现在口腔内。这不是常见的,但当疱疹样病损在口腔内明显地单侧分布时,应怀疑为带状疱疹,无原发的口腔内前驱病损出现。

本病主要是由单纯疱疹Ⅰ型病毒感染所致,近年发现也有Ⅱ型病毒感染。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染。大多数人初次感染,没有任何症状,病毒潜藏于宿主神经细胞泪腺涎腺组织内,这时称为隐性感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如发烧消化不良等情况下即易诱发本病。  

临床表现

(一)唇疱疹:多见于成人,一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好发于咀唇和口周皮肤上,如唇红皮肤交界、口角、鼻翼鼻唇沟和颏部等处。开始皮肤发红、发痒、有烧灼感,随即出现水疱,疱小成簇,疱液清亮,以后浑浊,最后结成黄色皮,不久痂皮脱落而愈合,局部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病程1-2周,如合并感染,病程往往延长。

(二)疱疹性口炎: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至2岁,多为原发性。开始多有发烧、头痛全身不适等先驱症状,2~3天后口腔开始出现症状,初起口腔粘膜呈片状充血,随后出现成簇的小水疱,水疱迅速破裂,形成表浅的小溃疡,直径约1~2mm,溃疡可相互融合成边缘呈多环状的较大溃疡,上有假膜覆盖,颌下淋巴结肿大,患儿因痛而哭闹、拒食、流涎、病程一般1~2周,有的病损延及牙龈,牙龈边缘红肿出血,甚至出现小溃疡,又称疱疹性龈口炎。  

治疗

(一)全身治疗

1.板兰根制剂:2ml,2/d肌肉注射,小儿可酌情减量,或用冲剂1包,2/d冲服。

2.病毒灵0.1,3/d口服,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10mg。

3.全身及时补充维素素C和复合维生素B等。

4.反复发作者可用转移因子左旋咪唑干扰素等治疗。

(二)局部治疗

1.保持口腔清洁,可涂2.5%金霉素甘油、2%四环素液,疱疹净(0.1%滴眼剂),成人可贴各种消炎药膜,疼痛剧烈者以1%普鲁卡因液含漱。

2.唇疮疹早期局部可涂10%樟脑酊或2%碘酊;或用0.025%硫酸锌湿敷。  

注意事项

注意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为宜。如牛奶、米粥、果汁等。忌食海鲜、香菜等发物,可把100-150克小白菜洗干净后用煎水,然后把菜水给宝宝服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也可用淡盐水漱口。在医生指导下对症治疗。  

预防

口腔疱疹是一种细菌的侵袭疾病,要做好口腔的保洁工作,清除口腔内的细菌。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少吃辛辣的食物,少喝酒,进行合理的饮食,多吃一些清热去火的食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