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肢冷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自汗肢冷

自汗肢冷是指不因劳累活动,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并且四肢冰冷。自汗:不因劳累活动,不因天热及穿衣过暖和服用发散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的表现。

目录

  1. 自汗肢冷的原因
  2. 自汗肢冷的诊断
  3. 自汗肢冷的鉴别诊断
  4. 自汗肢冷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5. 参看

自汗肢冷的原因

由久病重病阳气过耗不能敛阴、卫外不固所致或外感温热病的后期,患者气阴大伤,气不摄津,卫阳不固,津液外泄而汗出。

自汗肢冷的诊断

面色苍白体温骤降,四肢厥冷,两目无神,脉微细欲。

自汗肢冷的鉴别诊断

(1)气虚自汗

临床表现为汗出,或恶风,动则加重,或劳累后加重,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弱。是由卫气虚弱,不能固表,腠理开泄,营阴不守,津液外泄引起。多见于表虚之人或表虚之人受风寒

(2)阳虚自汗

临床表现为自汗,汗出清冷,畏寒,或形寒恶风,乏力,易于感冒,多见于久病或吐泻后的患者。阳虚自汗既有乏力等气虚的表现,又有怕冷阳虚症状张仲景伤寒论》提出了阳虚漏汗的证治,“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曲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阳虚漏汗亦属于阳虚自汗。

(3)亡阳自汗

大汗出、气息微弱为气衰自汗,为气虚甚所致,进一步发展可见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逆、脉微欲绝,多见于阳气暴脱、生命垂危的患者,由久病重病阳气过耗不能敛阴、卫外不固所致。治疗应采用回阳救逆固表法。

(4)气阴大伤之脱汗

临床见汗出如油,气喘不休,体温骤降,四肢厥冷,但欲寐,两目无神,脉微细欲绝等症状。多见于外感温热病的后期,患者气阴大伤,气不摄津,卫阳不固,津液外泄而汗出。

(5)血虚自汗

妇女产后,或大出血的患者,若见汗出,动则加重,恶风,气短,懒言,倦怠乏力,脉弱等临床表现,是因产伤血或大出血,气随血脱,卫阳不固,腠理不实而致自汗。

(6)气阴两虚自汗

患者多久咳不愈,肺气耗散,肺阴亏损,脉虚数,每于咳甚则气喘自汗。

(7)气虚湿郁自汗

面色苍白、体温骤降,四肢厥冷,两目无神,脉微细欲。

自汗肢冷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食疗方法

1.黑大豆15克,浮麦30克,乌梅3克,煎服。

2.玉米芯60克,孩子参30克,煎服。

3.金雀根60克,麦麦天30克(布包),野毛豆30克,煎汁去渣瘦猪肉食连服数天,适用于病后自汗

婴儿自汗中医食疗法

1.黄芪生鱼汤:本汤健脾益气,收敛固液,用于气虚表虚阴虚

黄芪10~15克、茯苓10~15克、红萝卜60~100克、生鱼200克(微煎),煲汤。

2.糯根乌豆汤:本汤固表养血,用于虚症自汗。

糯稻根60克(洗净)、黑豆30克、煲水代茶。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