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
一种通常伴有慢性高血压的疾病,以累及血管,肾小球和小管间质为特征。
目录 |
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的病因
肾硬化随年龄增长而发生,但可因慢性高血压而加重。慢性高血压的病人进行性肾脏疾病的总发病率较低。大多数病人为轻度高血压。然而,三个因素增加了发生肾硬化的危险.
两个过程促成了慢性高血压血管损害的发生:中层的肥厚和成纤维细胞性内膜增厚引起血管腔狭窄;其次,玻璃样物质(血浆蛋白成分)沉积于损害的,易于通透的小动脉壁。最常见和特异性的改变是入球小动脉的严重受累伴有玻璃样变,内弹力膜和基膜的变性,和整个血管的纤维蛋白样坏死。内弹力层常常受损而可能分层。
肾小球可能表现为局灶球性和局灶节段性硬化。局灶球性硬化是因为缺血性损伤和肾单位功能丧失。而局灶节段性硬化是因为肾小球增大,可能是对肾单位丢失的代偿性反应。血管和肾小球受累和与缺血有关的经常的严重间质性肾炎及因小管上皮细胞表面抗原表达改变所致的主动免疫过程有关。
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的症状
慢性高血压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常伴有视网膜病变,左室肥大,一个相对正常的尿液检查,肾脏缩小和慢性肾功能不全伴蛋白尿增加(典型为非肾病性)可提示诊断。一些情况可排除其他可能的诊断:高血压先于蛋白尿或肾衰,和没有其他明显的肾脏疾病病因。肾活检可帮助确立一个正确的诊断,但很少有必要。
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的诊断
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的检查化验
病人可能表现尿素氮和血浆肌酐浓度的缓慢进行性升高。高尿酸血症(不依赖利尿治疗),一个相对早期的发现,可能反映了血管疾病引起的肾血流的降低。尿液分析典型表现为少量细胞或管型。蛋白排泄通常<2g/d,但有时在肾病范围内。伴有明显蛋白尿的病人常常有重叠的肾血管疾病。
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的鉴别诊断
应除外各种继发高血压,尤其是慢性肾炎所致的高血压,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症,还应与急进性肾炎,系统性血管炎等病相鉴别。
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的并发症
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等因血压升高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伴有严重高血压和急进性肾衰。
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机体的抵抗力。注意劳逸结合,每天可坚持散步,以自我不感觉疲劳为度,也可进行气功锻炼,打太极拳,做健身操,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感冒,防止因呼吸道感染等诱因使病情加重。
2. 保持小便通畅:小便通畅,说明肾脏的排泄功能正常,如果发生尿道阻塞,小便不通畅,就会增加肾盂和肾实质发炎的机会,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发生尿中毒。常见小便不畅的原因有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肿瘤、结核等。
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的西医治疗
尽管良性肾硬化是终末期肾衰(ESRD)病人的最常见诊断之一,如缺乏任何危险因素,进展的速度一般较慢;只有一些明显的特发性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可发生进行性肾脏疾病。然而,如此多的慢性高血压病人,少数有发生肾衰的危险,则组成了发生ESRD的大量人群。进行性肾功能不全直接与高血压的严重性和控制的充分性相关。
高血压治疗至舒张期血压<90mmHg通常可预防肾损伤加重。ACE抑制剂和ARB较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更有肾脏保护性。
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的护理
尽量少参加社交活动。患者一旦确诊为肾脏病,在开始阶段,应以休息为主,积极治疗,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病情好转,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尿蛋白、红细胞及各种管型微量,肾功能稳定,则3外月后可开始从事轻工作,避免较强体力劳动,预防呼吸道及尿路感染的发生。
对于肾脏病患者的性生活问题,中医历来主张节欲,对于肾脏病患者的性生活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原则上不主张禁止。适当的恢复性生活,有助于扭转患者神经系统不全和精神抑郁的情绪,尤其是肾脏病患者,因病程较长,适当的性生活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当然,因性活消耗一定体力,肾脏病患者毕竟还不同于正常人,有病情尚未恢复之前,一定要以不引起疾病加重为度,不或过度,否则,得不偿失。
良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吃什么好?
注意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违禁恣食。让病人了解正确饮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忌食生硬冷物、暴饮暴食、过食肥甘之品。保护肾脏需要食用蛋白质和糖类,不宜吃含脂肪过高的饮食。膳食中脂肪过多,容易发生肾动脉硬化,使肾脏萎缩变性,引起动脉硬化性肾脏病。碱性食物对肾脏有利,可以防治尿路结石。还可适当吃些冬瓜、白茅根、赤小豆、绿豆等,对利尿清热,保护肾脏都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