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地惊跳反应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过分地惊跳反应

过分地惊跳反应是指心情过度紧张精神过敏,容易因偶然的刺激(如突然的关门声等)而产生明显的惊跳反应。

目录

  1. 过分地惊跳反应的原因
  2. 过分地惊跳反应的诊断
  3. 过分地惊跳反应的鉴别诊断
  4. 过分地惊跳反应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5. 参看

过分地惊跳反应的原因

(1) 精神因素: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如遇到急剧或持久的精神创伤生活事件可使某些个体产生一系列精神症状。这些心理社会因素是引起心因性精神障碍主要的原因。

(2) 个性特征:人格特点也可以说是个体易感素质。我们知道并非所有受到严重刺激的人都出现精神症状,说明个体的人格特点或易感素质起一定作用。人格特点是如何起作用的呢?这主要表现在个体对刺激的认识、态度以及个体对事物的体验和采取的行为方法;同时个体对精神刺激的耐受性和感受性如何。这些均与个体的个性特点、易感素质、神经类型甚至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3)躯体状况:如果病人躯体健康状况不佳,有慢性疾病或智能低下者,由于这时处在大脑机能状态消弱的情况下,或对精神刺激因素的耐受性和感受性有下降的情况下,容易患此病。

过分地惊跳反应的诊断

延迟性应激障碍:症状出现于6个月内,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如控制不住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反复出现创伤内容的恶梦,持续的警觉性增高,如难入睡或惊醒,过分地惊跳反应,与人疏远,不亲切,焦虑

过分地惊跳反应的鉴别诊断

过分地惊跳反应症状需要和下面的症状相互鉴别。

1.急性应激障碍及适应障碍 有的患者在遭受重大创伤性事件后虽有明显的精神症状和强烈的精神痛苦,但不完全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也有的患者从症状、病程及严重程度方面都符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应标准,但诱发事件属于一般应激性事件如失恋、被解雇等。上述两情况均不应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而应考虑为适应障碍。急性应激障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区别在于起病时间和病程。急性应激障碍起病在事件发生4周内,病程短于4周,症状持续超过4周时,应将诊断改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2.其他精神障碍

(1)抑郁症:此症有兴趣下降、与他人疏远隔离、感到前途渺茫等表现,也有悲伤的体验,“触景生情”的类似回忆,情绪变化等表现,但两者还是有不同之处。但单纯的抑郁障碍不存在与创伤性事件相关联的闯入性回忆与梦境,也没有针对特定主题或场景的回避。抑郁症的抑郁心境涉及面广,包括平时的兴趣、日常喜好、个人前途等方面。消极、自卑或自杀企图也常见。

(2)焦虑性神经症:在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有持续性警觉增高和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时,应同慢性焦虑相鉴别。焦虑症往往对自身健康过分忧虑,躯体主诉较多,甚至有疑病倾向,而无明显精神创伤发病因素。

(3)强迫症:可表现反复出现的强迫性思维,但往往表现出不适当性且病前无异乎寻常的生活事件

(4)重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以及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都可出现幻觉、错觉,但这些疾病患病前并无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体验,且伴随症状各不相同,故不难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偶发的幻觉、错觉相鉴别。

延迟性应激障碍:症状出现于6个月内,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如控制不住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反复出现创伤内容的恶梦,持续的警觉性增高,如难入睡或惊醒,过分地惊跳反应,与人疏远,不亲切,焦虑。

过分地惊跳反应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1、能够意识到自己出现紧张(Stress)的症状;

2、使用洗澡、听音乐、深呼吸、沉思、瑜伽、祈祷或锻炼的方式来放松;

3、你也可以更投入地工作,或参与社区活动,转移注意力;

4、不能靠喝酒、吸毒、吸烟等方式来逃避创伤;

5、健康饮食、饮水,保证足够睡眠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