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障碍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  

目录

  1. 疾病概述
  2. 疾病分类
  3. 疾病描述
  4. 症状体征
  5. 疾病病因
  6. 诊断检查
  7. 治疗方案

疾病概述

适应障碍是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的人格缺陷,产生烦恼抑郁情感障碍,以及适应不良行为(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和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并使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慢性心因性障碍。其病程往往较长,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发生改变后起病。事过境迁,刺激消除,或者由于经过调整形成了新的适应,精神障碍随之缓解。  

疾病分类

精神科  

疾病描述

适应障碍是指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环境变化时产生的、短期的和轻度的烦恼状态和情绪失调,常有一定程度的行为变化等。但并不出现精神病症状。典型的生活事件有:居丧、离婚、事业或变换岗位、迁居、转学、患重病、经济危机、退休等。  

症状体征

发病多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后的1-3个月内出现,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抑郁心境、焦虑或烦恼,感到不能应对当前的生活或无从计划未来、失眠应激相关的躯体功能障碍(头疼、腹部不适胸闷、心慌),社会功能或工作受到损害。有些患者可出现暴力行为,儿童则表现为尿床、吸吮手指等。

以抑郁为主者,表现为情绪不高,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自责、无望无助感,伴有睡眠障碍、食欲变化和体重减轻,有激越行为。

以焦虑为主者,则表现为焦虑不安、担心害怕、神经过敏、心慌、呼吸急促窒息感等。

品行障碍为主者,常见于青少年,表现为逃学、斗殴、盗窃、说谎、物质滥用、离家出走、性滥交等。

儿童适应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尿床、吸吮设置等退行行为,以及无辜腹部不适等含糊的躯体症状。  

疾病病因

发病往往与生活事件的严重程度、个体心理素质、心理应对方式等有关。典型的生活事件有:居丧、离婚、事业或变换岗位、迁居、转学、患重病、经济危机、退休等。  

诊断检查

在CCMD-3中,适应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标准

(1)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的改变(如移民、出国、入伍、退休等);

(2)有理由推断生活事件和人格基础对导致精神障碍均起着重要作用;

(3)以忧虑、烦恼、抑郁、焦虑、害怕等情感症状为主,并至少有下列1项: ①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 ②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不震等;

(4)存在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不包括妄想和幻觉)、神经症、应激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品行障碍的各种症状,但不符合上述障碍的诊断标准;

2、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3、病程标准:精神障碍开始于心理社会刺激(但不是灾难性的或异乎寻常的)发生后1个月内,符合诊断标准至少1个月)。应激因素消除后,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6个月。

4、排除标准: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其他应激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以及品行障碍等。  

治疗方案

适应障碍的病程限定为1至6个月,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障碍能够自行缓解,或者转化为更为特定的、更为严重的其他精神障碍。因此,适应障碍的治疗重点应该是心理治疗为主,药物只用于情绪异常较为明显的患者。药物治疗的作用是加快症状的缓解,为心理的治疗提供基础或合适的环境。

心理治疗主要是解决患者的心理应对方式和情绪发泄的途径问题。主要采取个别指导、家庭治疗社会支持等方式。

药物治疗则可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抗焦虑药物抗抑郁药物等。以低剂量、短疗程为宜。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不能放弃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