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受体阻抗剂
H2受体阻抗剂(英语:H2 antagonist)是一系列用于阻断组织胺作用于胃的壁细胞、减少壁细胞分泌胃酸的药物。H2受体阻抗剂用于治疗消化不良,但现在已经有效果更好的氢离子帮浦阻断剂[1]。
在美国,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核准低剂量的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尼扎替丁不用处方就可以取得。
目录 |
历史与发展
西咪替丁是H2受体阻抗剂的原型药,是由Smith, Kline & French(现称葛兰素史克)于1960年代中期时发展出来并于1976年时上市,商品名称为Tagamet,很快的西咪替丁就成了畅销药。后来用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发展出其他相关的药物,第一个被发展出来的是雷尼替丁,有较少的副作用、交互作用而且效力更强。
早在1964年就知道组织胺会促进胃酸的分泌,但传统的抗组织胺药物对胃酸分泌没有影响。从这个现象来看,SK&F的科学家就假设有两个组织胺受体的存在。H1是传统的组织胺受体;H2为刺激胃酸分泌的组织胺受体。
SK&F团队用组织胺的结构进行一系列的设计。合成了数百个修饰过的化合物,为的就是要作用在一个完全未知的H2受体上。第一个突破是Nα-guanylhistamine,为不完全的H2受体阻抗剂。而后又根据此物重新定义受体且合成出布立马胺,比Nα-guanylhistamine强100倍且是一个H2竞争性拮抗剂,从此证实了H2受体的存在。
药理机转
H2受体阻抗剂是组织胺在壁细胞作用时的H2受体阻抗剂。它们会抑制壁细胞正常释放及因为食物刺激而释放的胃酸。 经由两个机转来控制胃酸的分泌:借由结合到壁细胞的H2受体而抑制胃中ECL细胞释放的组织胺,进而减少胃酸分泌。当H2受体被抑制后,像促胃液素和乙酰胆碱对壁细胞的作用也会减少。
跟H1受体阻抗剂一样,H2受体阻抗剂为反向抑制剂。
临床使用
有不规律的胃灼热(Heartburn)情况的人可以服用制酸剂或者是H2受体阻抗剂来治疗。 H2受体阻抗剂可以提供制酸剂所没有的优点:较长的作用时间(6-10小时)、效力较大且可以在饭前就服用来减少胃灼热的情形发生。 现在有更新的药物,氢离子帮浦抑制剂,适用于已经有腐蚀性食道炎发生的病人,比H2受体阻抗剂更有效。
H2受体阻抗剂对于心衰竭的病人可能有帮助,可以减少组织胺作用在心脏。[3]
副作用
除了西咪替丁以外,H2受体阻抗剂都有良好的耐受性。不常见药物副作用有低血压;罕见副作用有:头痛、疲劳、晕眩、意识不清、腹泻、便祕、红疹等。除此之外,西咪替丁可能还会造成男性女乳症、性欲丧失、阳痿,但这些副作用在停止服用药物之后就会消失。
于2007年,有一个关于非裔美国人的纵贯性研究中指出,长期使用H2受体阻抗剂会造成认知能力下降。[4]
交互作用
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显示,西咪替丁会干扰经由细胞色素P450路径代谢的物质。更准确的来说,西咪替丁会抑制P450这个代谢系统的酵素,像是CYP1A2、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CYP2E1和CYP3A4,而减少了这些酵素代谢物质的能力,有可能会增加某些物质的毒性。以药物为例,华法林、茶碱、苯妥英、利多卡因等药物。
最近,新发明出来的H2受体阻抗剂较少会去影响细胞色素P450的代谢能力。雷尼替丁虽然不像西咪替丁对细胞色素P450有强力的抑制作用,但还是有些相同的抑制作用。而法莫替丁对于细胞色素P450的抑制简直是微乎其微,几乎没有交互作用。
参考资料
- ↑ Eriksson S, Långström G, Rikner L, Carlsson R, Naesdal J. Omeprazole and H2-receptor antagonists in the acute treatment of duodenal ulcer, gastric ulcer and reflux oesophagitis: a meta-analysis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1996;8:192]. 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1995;7:467-475
- ↑ Australian Medicines Handbook,2005. Adelaide: Australian Medicines Handbook. ISBN 0-9578521-9-3。
- ↑ http://content.onlinejacc.org/cgi/content/short/48/7/1378 。
- ↑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gnition and Histamine-2 Receptor Antagonists in African Americans,Boustani M, Hall KS, Lane KA, et al. (August 2007). J Am Geriatr Soc 55 (8): 1248–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