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鱼油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深海鱼油

深海鱼油是指从深海中鱼类动物体中提炼出来的不饱和脂肪成分,分别为EPA和DHA。由于营养调查发现人体健康需要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维持,而且社会人群饱和脂肪超标的原因,大量商业机构开发该类补充品。但是没有任何权威资料临床证明该品具备治疗高血压等功能,此外受工艺影响,使用尤其谨慎。

目录

  1. 成分说明
  2. 功能作用
  3. 禁忌注意
  4. 工艺原料
    1. 原料来源
    2. 深海鱼
    3. 深海鱼的种类
  5. 商品信息
  6. 其他信息

成分说明

深海鱼油概念为深海鱼类体内不饱和脂肪的简称。鱼油是指富含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的鱼体内的油脂。普通鱼体内含EPA、DHA数量极微,只有寒冷地区深海里的鱼,如三文鱼、沙丁鱼等体内EPA、DHA含量极高,而且陆地其他动物体内几乎不含EPA

深海鱼油

、DHA。因此选用深海鱼来提练EPA及DHA。

人类主要从鱼类油脂中摄取EPA和DHA,其中以海产肥鱼中含量最高,某些淡水鱼中也含有一定量的EPA和DHA,其他动物性食物中含量较少。而植物性食物中不含有EPA和DHA。EPA与DHA均为不饱和脂肪酸(o-mega3),他们的化学名分别为二十碳稀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稀酸(DHA)。二者均为不饱和脂肪酸,且分子结构极为接近,因此EPA极易在人体内转化为高密度脂蛋白(HDL)发挥生理功能。  

功能作用

脂肪酸是组成脂肪的重要成份,它的化学结构是以碳元素组成的长链主体。连接碳与碳之间的结构称键,脂肪酸中碳与碳之间连接均为一个键的称饱和脂肪酸。所有的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都可以自然合成,不需要从食物中特别补充。如果碳与碳之间为双键连接的,则称不饱和脂肪酸。人体内不具备合成不饱和脂肪酸的条件,应由食物供给,因此不饱和脂肪酸也被称作必需脂肪酸

以食用海洋生物为主的沿海居民中每日从膳食中获得的EPA和DHA较内陆居民为高。在一般内陆人群中,体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

深海鱼油对于改善血液中脂肪状态有作用。美国俄勒岗大学卫星科学中心,他们以含有EPA及DHA的鲑鱼为主体食物,供给被试者连续食用十天后,结果健康人的血中胆固醇降低17%,甘油三酯降低40%,而高血脂的人胆固醇降低20%,甘油三酯猛降低67%之多,说明EPA有明显降血脂作用,而降甘油三酯的作用远比降胆固醇的作用强。

血液中脂肪(胆固醇、甘油三脂等)浓度过高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而血液内运输脂肪的脂蛋白胆固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脂蛋白胆固醇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的密度越低则颗粒越大。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容易与血管内的其他成份结合附着沉积在血管内壁,因此被称为“坏脂蛋白”。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帮助降低血中的胆固醇,也誉称“好脂蛋白”。鱼油中的EPA则能够抑制坏脂蛋白的作用,减少在血管内壁上的附着沉积,而且能协助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清除血管壁上多余的脂肪,因此鱼油也被称作血管内的“清道夫”。所以服鱼油可降血脂。

EPA和DHA的作用

EPA--畅通血管:有助于保持血管畅通,预防血栓产生,阻止中风心肌梗塞的发生;清楚血液中堆积的脂肪,预防动脉硬化及阻止末梢血管阻塞的发生。

DHA--健脑益智:是大脑细胞形成、发育及运作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可以促进、协调神经回路传导作用,以维持脑部细胞的正常运作。用脑过度的学生及上班族适当补充DHA可以增强记忆力、集中注意力与提高理解能力,而老年人补充DHA则有助于活跃思维,预防老年痴呆症。  

禁忌注意

幼儿、儿童及青少年需要补充不饱和脂肪酸,但是不建议从鱼油胶囊补充,而是从食物中正常补充。幼儿、儿童及青少年,脑细胞数在出生后的数目不在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神经细胞的网络要增加,脑细胞要充实,这些都需大量的DHA及EPA。补充不饱和脂肪酸还具有改善记忆的保健作用。

鱼油中富含DHA、EPA,是老年人不可忽视的营养物质。它可以延缓大脑萎缩,防止大脑功能衰退。

每天服用深海鱼油不超过3克的情况下,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安全的。服用深海鱼油剂量过高,会导致血液不易凝结,增加出血的风险。可能会出现的鱼油的副作用有:嗳气口臭胃灼热恶心,稀便,皮疹和流鼻血。 随餐服用深海鱼油补充剂,往往可以减少这些副作用的产生。某些鱼类,特别是鲨鱼、鲭鱼和养殖鲑鱼,可能会受到汞和其他化学品的污染。

下列有疾病症状的人,服用鱼油时要特别注意:

1、肝病

摄入高剂量的鱼油可能会增加肝病患者出血的危险。

2、对鱼或海鲜过敏者

对鱼和海鲜有过敏症状的人,在服用鱼油补充剂进,也可能会出现过敏症状。因此,此类人群选择鱼油类产品时,需要谨慎。

3、躁郁症患者

摄入高剂量的鱼油可能会增加躁郁症患者的症状。

4、抑郁症

摄入高剂量的鱼油可能会加重抑郁症。

5、糖尿病

摄入高剂量的鱼油可能会使血糖控制更加困难。

6、高血压患者

深海鱼油可以降低血压。因此正在服用降压药的人,摄入高剂量的鱼油可能会造成血压太低。

7、家族性腺瘤性息肉

摄入高剂量的鱼油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患者的癌症风险。  

工艺原料

原料来源

提炼深海鱼油的原料来源有以下四种:野生三文鱼,人工三文鱼,杂鱼,如柴鱼、沙丁鱼,杂鱼加豆油。深海鱼油、鱼肝油、鱼油,三者都来自鱼身,但对人的保健治疗作用各有不同,服用时不可混淆。深海鱼油是来自深海鱼类脂肪的提取物。主要成分是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人体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减少血液的黏稠度,防止血液斑块形成,具有降低血液脂肪、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辅助作用。鱼肝油是从鱼的肝脏取得,属于药品。主要成分是维生素A维生素D,用于夜盲症、眼球干燥症、佝偻病软骨症及其他缺乏维生素A、D病症。鱼油是来源于海鱼、河鱼的鱼脂,药房有瓶装和胶丸制品出售。虽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但其降低人体血脂的作用,远逊于深海鱼油。研究证实,不论淡水鱼还是海鱼,凡人工养殖和生长期短的,其欧米伽-3脂肪酸含量都比自然生长的低。而鱼油中这种脂肪酸含量虽较少,但比他食物都高,且营养价值比深海鱼油低的多。但是,面临污染以及过度猎取,深海鱼原料容易枯竭,无法提供足够原料。  

深海鱼

深海鱼的品种主要有老虎斑、青斑、粉斑、加力鱼、马加鱼、红利鱼等十多种。水深超过200米的中下层鱼类,常称为深海鱼。人们把水深200~3000米称作半深海,把水深300-6000米称作深海,而把水深6000米以下的海沟称作超深海,深海光线昏暗,食物贫乏,压力大,故

深海鱼

深海鱼类形态奇特,色彩一般都呈银色、黑色和紫黑色。 如在半深海生活的巨尾鱼、后肛鱼,长着望远镜式的眼睛,可充分利用这里的一丝微光,以搜寻食物,再如,看上去好似有头没有尾的翻车鱼,头重尾轻常潜到半深海生活,也常发现在中上层海面上缓慢游泳,随波逐流。因其身上常附着发光动物,故游动时闪闪发光,人们称其为“月亮鱼”、巨喉色和囊咽鱼常张开巨口过滤海水获得食物碎屑,许多深海鱼都会发光。

海鱼分深海鱼、近海鱼、冷水鱼,如挪威的鲑鱼就是冷深海域的鱼。深海污染少,深海鱼大多自然生长,冷水鱼生长时期长,因此更具有营养价值。

在餐馆里见的最多的就是石斑,石斑又包含了芝麻斑、海虎斑、油斑、青斑、东星斑等等十余种,这些鱼都属石斑类,但长像相差甚远。东星斑是石斑里的大美女,火红的鱼鳞,带着蓝蓝的小星点,产量不大,因些很名贵,大多在三、五百元一斤。老虎斑身着白色虎皮斑纹,肉质雪白细嫩,吃起来十分味。还有些斑鱼长得十分丑陋,如北方海鲜餐厅里常说的老板鱼,全身长得参差不齐,实在不堪目睹。但这种鱼不好动,整日爬在水底,眼睛从不滴溜溜乱转,显得很沉稳,因此得名。另外,最常见得的是偏口鱼,也分左口鱼、多宝鱼等。这类鱼身材扁平,也不好看,但在水中游动时如同一只大蝴蝶,姿态很美。海鲜池里最名贵的鱼属苏眉,苏眉分大苏眉、小苏眉,大苏眉体重可达八、九斤条;小苏眉产量极低,价格每斤可高达600-800元。

海鲜餐馆里还可以见得如银枪鱼、沙尖鱼、黄鲫、小黄鱼及银鲳等近海产的小鱼种,这些鱼产量大,多见得的是冰鲜品,价格就很便宜。但它们肉质雪白、细腻,吃起来也十分味。现在大黄鱼少了,不过据说可以适量捕捞,也因此我们能再次吃到真正鲜活的大黄鱼。  

深海鱼的种类

科 名: Nemichthyidae 线鳗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中层及深海底栖

特 征: 吻部极端延长,成熟雄鱼下颚较上颚短且无法闭合。 眼大体长具胸鳍,背鳍、臀鳍及尾鳍相连在一起。Labrichthys与Avocettina此两属的脊椎骨数在170-220间;而Nemichthys此属脊椎骨数超过750节

其 他: 全世界共有3属9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1属1种。俗称线鳗是因体长如鳗一般细长,却又比鳗的体型细,如线般细细长长故而称之

科 名: Ophidiidae 鼬鳚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中层及深海底栖

特 征: 背鳍较臀鳍长或与臀鳍等长,肛门及臀鳍位于胸鳍末端下方。具鳞,许多种类鳃盖上有棘。最大的种类Lamprogrammus shcherbachevi(希氏软鼬鳚)可以长至2m

其 他: 全世界共有47属218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5属7种。此科的分布极广,可由100m至2000m海底皆发现其踪迹,在深海的种类甚至眼睛退化至全无或只剩皮瓣痕迹,外型变化众多但皆为底栖性鱼类,属于广布性的一科

科 名: Trachichthyidae 燧鲷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征: 具眶蝶骨,腹鳍 1硬棘,软条 6-7;背鳍硬棘3-8,软条10-19;臀鳍硬棘 2-3 ,软条8-12。腹部鳞具鳞脊。种间的鳞差异颇大,部分种类具有发光器,最大可长至55cm

其 他: 全世界共有8属44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3属3种。此科的鱼分布深度由100m-1500m。在某些地区(如澳洲)此科的其中一种具有相当的鱼类资源,为重要的渔获对象,一次捕获量甚至达到数百公吨,但在台湾地区目前仅捕获到体型较小的种类,对于其鱼类资源仍有待开发

科 名: Synaphobranchidae 合鳃鳗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中层及深海底栖

特 征: 鳃孔位在身体下方介于胸鳍之前,少数几种胸鳍退化。脊椎骨数110-205

其 他: 全世界共有9属30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4属8种。合鳃鳗顾名思意鳍两边的鳃孔虽然是分开,但鳃外部的皮瓣相连接,像两个鳃合在一起而称之

科 名: Neoscopelidae 新灯笼鱼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征: 体侧扁,上颚骨细长且由三块软骨组合而成,不具眼下骨。 臀鳍起点远离背鳍。部分种类具有发光器。大多为圆鳞而Solivomer此属为栉鳞,而Scopelengys 此属不具,其他皆有鳔。脊椎骨数29-35节最大可至30cm。

其 他: 全世界共有3属6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1属3种。此科的鱼与灯笼鱼科的鱼极为相似,两者大多都具有发光器,而此科的鱼较大且体色偏红,可与灯笼鱼科作一区别。

科 名: Myctophidae 灯笼鱼科

地理分布: 全世界

深度分布: 中层及深海底栖

特 征: 脂鳍是由一盘状软骨支撑,具眼下骨。臀鳍起点在背鳍下方或略后。头部及身体具有整排或几组的发光器,仅一种不具。多数为圆鳞而其中四种为栉鳞,皆具鳔,脊椎骨数28-45。

其 他: 全世界共有31属225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5属17种。此科鱼种类颇多,但体型偏小约为5cm左右,为海洋中其他肉食性鱼类重要的捕食对象。已有许多研究证实其具有每日垂直迁移的情形,迁移距离甚至超过数百公尺,丰度分布日间最多在300至1200 m间;而夜晚最多在10至100 m。

科 名: Alepocephalidae 黑头鱼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征: 齿小而鳃耙多且长。鳃盖骨鳍条数5-13. 许多种生活在超过1000m的水层。

其 他: 全世界共有17属95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2属3种。此科的特征在于头部与身体的颜色不同,较为常见的种类即是头部呈现黑色俗称油鱼的黑头鱼。

科 名: Rondeletiidae 红口仿鲸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征: 头部箱型,皮肤表面光滑。侧线是由14-26组垂直的感觉孔组合而成。尾部软骨3块,脊椎骨数 24-27。

其 他: 全世界共有1属2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1属1种。此科不具鳞片,侧线感觉孔呈现纵向排列为其特征。

科 名: Moridae 稚鳕科

地理分布: 全世界

深度分布: 底栖

特 征: 背鳍一或二少数为三,臀鳍一或二。下颚须有或无,若具齿齿细微。 鳔与耳石相连以收集声音。

其 他: 全世界共有18属87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3属5种。此科为底栖性鱼类,分布由浅海至2500m皆有分布。此科的鱼腹面常具有发光器,而呈现黑色。

科 名: Diretmidae 银眼鲷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征: 无侧线,背鳍及臀鳍不具棘。背鳍软条24,臀鳍19-22软条。腹部具鳞脊。脊椎骨数20-32,最长可达37cm。

其 他: 全世界共有3属4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2属2种。

科 名: Eurypharyngidae 宽咽鱼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征: 鳃孔小,与吻端距离长于与肛门的距离。鳃条骨数5,内脏游离骨数6。口非常大,齿小,胸鳍亦不明显。

其 他: 全世界共有1属1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1属1种。 背部具有发光器,无垂直迁移的现象。

科 名: Halosauridae 海蜥鱼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征: 前上颔骨及颔骨具齿,背鳍在肛门前,且具9-13软条无硬棘。凹陷状的侧线延伸整个身体,而鳞片较大的侧线孔在身体两侧,约为30个侧线鳞数。

其 他: 全世界共有3属15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1属1种。

科 名: Ipnopidae 炉眼鱼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征: 眼小或退化成盘状。无幽门垂,背鳍软条8-16,臀鳍软条7-19,胸鳍软条9-24 。鳃条骨数8-17,脊椎骨数44-80,Bathypterois此属中18种具有延

长之胸鳍、腹鳍与尾鳍 。

其 他: 全世界共有6属29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1属2种。此科的鱼属于底栖性鱼类,会利用延长的腹鳍及尾鳍站立在海底,而呈现三角形,故另有俗名称之为三角鱼。

科 名: Melamphaidae 孔头鱼科

地理分布: 除地中海及北极海外其他海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征: 背鳍具有1-3个小棘,胸鳍1硬棘,6-8软条。尾鳍前端具 3-4 棘. 具圆鳞,鳞大但易脱落。无侧线或只有1-2个侧线孔,脊椎骨数24-31。

其 他: 全世界共有18属87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1属1种。眼部具有眶蝶骨,

科 名: Notacanthidae 背棘鱼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征: 侧线隆起在两侧,鳞小,每列至少50个以上。一些种类的腹鳍具有3个似硬棘的鳍条。以底栖性动物为食(如多毛类及腔肠动物),亦以浮游性甲壳类为食。雌性的数量大过于雄性数量,较大的狭首形幼鱼可能归属于此科。

其 他: 全世界共有3属10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1属1种。

科 名: Cetomimidae 仿鲸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征: 表皮不具鳞,眼小或退化成痕迹。鳃耙3或4,无发光器,仅在肛门周围,背鳍及臀鳍底部具凹陷的组织。脊椎骨数38-59。生时体表颜色褐色或橘红色。

其 他: 全世界共有9属20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1属1种。

科 名: Setarchidae 囊头鮋亚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深海底栖

特 征: 鮋科的鱼背鳍具硬棘11-13,有些具有毒性,而此亚科的特征在于侧线是连续的凹槽,体披圆鳞,下眼眶脊不明显。

其 他: 全世界共有3属5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2属2种。此科的鱼属于鮋科下的亚科,而浅海的鮋科及俗称的石狗公或石头鱼,其肉质鲜美是高经济价值的鱼类,但深海的鮋科卖相及肉质皆不佳,故无经济价值。

科 名: Bothidae 鮃科

地理分布: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深度分布: 底栖性

特 征: 大多种类两只眼睛在左侧身体。鳍不具硬棘,背鳍起点在眼上方或前方。 背鳍和臀鳍接不与尾鳍相连接,肛门在盲侧。卵黄具一个小油球,多数种类具经济价值。

其 他: 全世界共有21属154种,而台湾地区目前共发现12属27种。此科鱼类的分布很广,为浅海地区重要的鱼类资源之一。但在深海的种类肉质较软,易腐烂不易保存,因此食用的价值不高  

商品信息

商品名称:深海鱼油

规 格:100S*1400MG

单 位:瓶

批准文号:卫进食健字(1997)第046号

适应症调节血脂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日粒。

注意事项:

1 、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2 、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3 、有出血性疾病和出血倾向者禁用。

选购鱼油概括起来要做到五看。

第一,看包装:看包装的标志是否清楚,如有无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文号及保健品的标志等。

第二,看生产日期:在常温下,保质期为2-3年。

第三,看含量:一般天然鱼油产品,每1000毫克含DHA120mg,EPA180毫克。

第四,看胶囊:鱼油胶囊颗粒均匀,不含杂质。

第五,看色泽:较好的鱼油呈淡黄色,色泽清纯,明亮。

第六,在买鱼油的时候还需注意,DHA:EPA大于等于3:1的鱼油适宜学生和脑力劳动者服用;而DHA和EPA含量都较高的鱼油不适宜少年儿童,孕期和哺乳期妇女,有出血倾向者和出血性疾病患者服用。

服用鱼油:如果以保健为目的,可按小剂量服用,如每天服一次,每次粒。如果以治疗为目的,开始可用较大剂量,每天一次,早晚各一粒,3个月以后可减少,每天一次,每次粒,以维持疗效。

老年人在服用鱼油时应注意:老年人最好在服用鱼油的同时服用卵磷脂,可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因鱼油在降低血脂时其代谢产物要经过肝脏代谢,从而加重了肝脏的负担,老年人的肝脏更易受损。鱼油与卵磷脂同服,不但对降脂有协助作用,而且卵磷脂能增强肝的排泄功能,从而保护肝脏不受损害。  

其他信息

宣传资料上说得神乎其神的功效迷惑了众多消费者,但专业营养医师对其的解释却与之自夸的说法大相径庭。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卞华伟说,深海鱼油与普通的植物性食用油相当,花生油芝麻油、豆油、粟米油之类的植物油内都含有深海鱼油所谓的营养物质,即多不和脂肪酸。卞华伟解释,所谓EPA和DHA,其实是其中两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简称,缩写成英文,看上去就显得“像那么回事”。事实上,普通消费者并不是看不出深海鱼油里的秘密。北京消费者徐女士是“海龟”人士,在美国,徐曾买过两箱美国某公司出品的原装深海鱼油;回北京后,徐在北京又买了一箱同样品牌的深海鱼油,却在不经意中发现,中、英文说明书内容相差很大。徐女士气愤地说,中文说明书简直就是无中生有、神乎其神。根据徐女士比较的结果,该品牌的深海鱼油其中文说明书与英文说明书比较,整整多出这么一段话:“深海鱼油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脏血管疾病的功能,可以预防血液凝固血栓形成,缓和中风,减少动脉硬化和高血压、降低血液黏度,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疲劳。老人服用本品可以减少患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这样一段说明意味着深海鱼油有治病功能。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介绍,市场上售卖的深海鱼油都属于保健品而非药品,所以,功效宣传受法规限制。对于上述深海鱼油中文说明书的具体内容,药监局有关人士认为属于是夸大宣传。

另一位细心消费者通过对服用的深海鱼油中英文说明书对比发现,中文说明书除了多出功效宣传以外,还多出了三个字:遵医嘱。他表示,这简单的三个字其实就是为了把人误导到“这是药品”的框框里。另外,中文说明书还“故意”漏了一句话:daily value not established,意为“每日剂量没有规定”。 在某患者拿着前来咨询的某品牌深海鱼油瓶子上,中山三院营养科专家卞华伟发现一行英文字,意思是“禁止国内销售”。卞华伟透露,这是一个洲品牌的深海鱼油。他认为,这句话的潜在意思,产品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安全性等。“这也许是意味着某些隐患,而国际国内商家不排除有为商业目的隐瞒隐患的可能。”卞华伟气愤地说。

多吃反而可能有害

“我不建议前来咨询营养的人们食用深海鱼油。”卞华伟表示,不排除深海鱼油有保健作用,但多吃也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卞华伟说,深海鱼油实际上就是一种脂肪,单纯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每种脂肪单一使用都有所谓的不良反应,所以,从营养学角度,医生从来不建议人们只服用一种脂肪,而是建议摄入各类脂肪。对于那些饮食中偏向不饱和脂肪酸摄入的人士,比如一些素食主义者,营养学则认为他们应该通过适当服用维生素E维生素C来防止副作用。把深海鱼油当做正常饮食外的保健品服用,无疑增加了人们饮食中的热量摄入,也是不利于人体健康的饮食习惯。

卞华伟表示,深海鱼油宣传中的所谓作用的确不假,比如软化血管等,不过医学界并没有得出起软化作用的量化指标。“很有可能所谓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出来,脂肪堆积以及过氧化等副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化学研究生刘先生则认为,以保健品面孔出现的深海鱼油,其成分既没有经过临床试验的验证,也没有和一般食物一样,有长时间服用史可以证明安全,其效果和毒性情况,单凭商家说法,并不是十分可信的。

海洋专家:“我从来不花钱买深海鱼油”

学环境出身的杨先生是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环境监测中心负责人,他表示,从环境学角度看,深海的确比浅海污染少,不过具体情况要看地段。深海鱼油宣传中深海污染少的确有很大可信成分,不过,这和食物联系在一起,似乎没有什么必然性。杨先生说,海里的鱼是游动的,海水也在流动,关于深海污染少和鱼油质量好这个说法无从说起。杨先生表示不愿意对深海鱼油多加评论,不过他表示自己不会花钱买深海鱼油,理由是没有必要。

营养专家:深海鱼油稳定性值得探讨

经过详细资料查询和考究,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化学教研室副教授吴青得出一个结论:深海鱼油的确有其独特含量,即所谓DHA和EPA。不过,现有保健品深海鱼油能否为人体提供这些营养成分很值得探讨,花大价钱买鱼油不如直接吃鱼。吴教授说,单就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深海鱼的确高于淡水鱼,并且,不同鱼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也不一样。吴教授介绍,DHA和EPA化学结构分别指二十二碳六烯酸以及二十碳五烯酸,淡水鱼和植物油不一定具备,或者含量不如深海鱼类,比如花生油成分主要是二十碳四烯酸,所以虽然同为不饱和脂肪酸,成分有所区别。吴教授指出,DHA和EPA即二十碳五烯酸以及二十二碳六烯酸,其烯键即碳碳双键化学结构很不稳定,容易被氧化,致使鱼油可储藏性低,空气、光以及加工过程中的金属离子,都有可能导致其氧化分解。

深海鱼油图片

从美国归来担任上海紫康保健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顾韵荣博士,她肯定的表示:目前在美国已经有消息发布,“为防止汞中毒--妇女儿童慎用深海鱼油”,事实上在美国的市场上,这类国内趋之若骛的鱼油类保健品在美国并不很受欢迎。其实不管鱼油有多好也只是保健食品,只能辅助或援助对人体的一些帮助,并不能代替药品。参考资料:南方都市

注意:由于市面上某些鱼油补给品(包括,Qmega-3深海鱼油和鳕鱼肝油等等)被发现含有危害人体的二氧杂芑,(或称二恶英),这个问题顿然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和隐忧。二氧染芑的确会致癌,根据EPA的报告,证实二氧染芑是癌症的危险之源,1997年2月,隶属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公然宣布,最”"强效"的二氧杂芑是一级致癌物,意指一种"已知的人体致癌物",2002年7月,一项研究结果证实,二氧杂芑与不断增加的乳癌罹患率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