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动力检查/动态γ计数检测
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胃动力检查是诊断有消化道症状患者胃肠动力改变的重要检查方法,而胃排空检查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
临床常用核素标记餐,患者取标准体位用核素扫描方法检测胃排空。在不同生理情况下重复测定同一患者的胃排空,较在标准体位下一次检查胃排空,对检测患者胃排空异常模式的敏感性更高。
目前已研制出动态γ计数仪,并已成功用于健康志愿者及有消化道症状患者的胃排空检测上。动态γ计数仪可对同一患者不同生理情况下,反复进行胃排空测定。
动态γ计数仪目前主要被用在基础研究上,但预计将来其应可成为临床上很有用的检测工具。
. 消化道术后胃部症状
. 有胃部症状的GERD患者
. 有胃部症状的糖尿病患者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有消化不良症状。胃镜检查未发现粘膜病变,其它消化道功能检查无异常)
. 评价促胃肠动力剂的疗效
. 拟诊胃轻瘫患者 。
仪器
. 静态食管测压仪或能认别LES的仪器
. 碲化镉γ计数探头
. 前置放大器
. 动态记录仪(图8.70Aynectics动态γ计数仪)
. 计算机、软件、打印机
. 插管材料
. 核素标记的标准试餐(一只鸡蛋搅碎后标记1mCi99mTc,两片面包,一杯100ml清水。)
图8.70Synectics 动态γ计数仪。
. 术前至少3天,或根据药物代谢时间,停用会影响胃功能的药物。
. 术前至少空腹8小时
. 用动态记录仪的内在LES确认器,或静态食管测压仪,来确定LES的下端
. 在γ计数探头电缆上进行标记,使探头顶端位于LES下端下方5cm
. 将记录仪调至胃排空检测。
检查步骤
. 上午7:30插管将碲化镉γ计数探头置于LES下端下方5cm(详见8.1)。然后:
(a)在标记处将检测探头电缆固定于鼻部
(b)将探头与前置放大器连接
(c)将前置放大器固定在患者肩部
(d)连接记录仪与前置放大器
. 上午8:00进第一次试餐(每次试餐内容一样),进餐后连续3小时患者保持坐位
. 中午12:00进第二次试餐,进餐后连续3小时患者保持半卧位(头部抬高30°)
. 下午4:00进第三次试餐,进餐后连续2.5小时患者保持直立位或行走
. 下午6:30检查结束,拔出导管。
术中注意事项
.每一次试餐前,允许病人上洗手间,因为试餐后,相同的检查体位至少应维持3小时
. 两次试餐间至少间隔30分钟
. 所有试餐均应彻底咀嚼,并于5分钟内服下
. 检测期间禁食其他食物及饮料。
术后注意事项
.根据软件操作手册,将记录资料输入计算机的胃排空分析软件中。
.术后患者恢复饮食及日常活动,继用已停药物。
资料分析
术后将探头测得的资料输入计算机,用动态γ计数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校正,并进行放射性碘计数,描记衰变曲线。从试餐结束时起(T0),将衰变曲线分成连续的18个小区间进行计算,每一区间为10分钟。(图8.71)。
区间中,最大放射性活性者定义为100%,其余区间内的活性皆依上述标准,用百分比表示(注:将各区间剩余放射性活性除以最大放射性活性,即可计算出每一时间段放射活性百分比)。因此将会有18个连续的放射性活性百分比值。胃半排空时间可由此推算出。
将各个10分钟间隔的连续时间段放射性活性剩余量与正常30例自愿者相应时间段5%及95%可信区间进行比较。
图8.71 图示(a)试餐后碘衰变曲线,(b)餐后各时间段放射性活性剩余量。
图8.72 各时间段剩余放射活性正常范围。(a)坐位,(b)半卧位,(c)立位/或行走时。
胃排空延迟
餐后90分钟,如有3个或3个以上10分钟时间段其放射性活性剩余量超过正常95%可信区间,则可诊断为胃排空延迟。
图8.73 一例曾做过毕氏Ⅰ式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在(a)坐位,(b)半卧位,(c)立位/行走时,不同时间放射活性剩余量均提示胃排空延迟。
胃排空过速
餐后60分钟内,如有2个或2个以上10分钟时间段其放射性活性剩余量低于正常5%可信区间,则可诊断为胃排空过速。
根据上述规则,将三种不同体位的正常人各时间段剩余放射活性(图8.72)输入动态g计数软件中。
经过三次重复、针对三种不同生理状态进行的检查,可判断患者胃功能异常的程度。严重胃排空功能异常患者,在二次~三试餐后通常就可看出异常胃排空情形。轻度患者,可能在一次试餐后出现胃排空延迟或过速,但在另二次试餐后又恢复正常。根据检查所得的胃动力异常程度,可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图8.73显示,一例曾经过毕氏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及吻合术的患者,在三次试餐之后,均发现严重胃潴留及胃排空延迟的情形。
图8.74 一例胃部多次手术伴餐后倾倒综合征患者的检查结果,(a)坐位时胃排空过速,(b)半卧位时胃排空在正常范围内,(c)立位/或行走时胃排空过速。
图8.74为一例胃部多次手术伴餐后倾倒综合征患者的检查结果。其坐位或立位/行走时胃排空过速;但半卧位时,胃排空仍在正常范围内。
胃电图 | 肛门直肠测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