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嗜酸性肉芽种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病理学

病理学目录

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良性病变,多见于儿童和青年,也可见于其他年龄。男性多于女性。病变一般局限于骨骼,病灶多为单个,一般不累及皮肤内脏。病人一般无明显症状,如病变破坏骨组织可引起疼痛。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为骨组织内大量Langerhans细胞增生细胞分化成熟,无明显异型性。其间并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和多数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多核巨细胞,形态与炎性肉芽肿相似,故称之为嗜酸性肉芽肿。以后嗜酸性粒细胞逐渐减少,纤维组织增生,并出现大量吞噬脂类的泡沫细胞。最后大量纤维组织增生,病灶纤维化。骨组织内的病灶形成结节状肿块,呈灰红或灰黄色,部分可有出血,质软易碎,骨小梁被破坏,骨组织吸收,周围可有反应性新骨形成。

病变最常见于颅骨、面部骨骼、肋骨脊柱、盆骨、肩胛骨长骨骨骼系统各部皆可受累。X线检查可见局限性骨质破坏,须与骨囊肿骨肿瘤鉴别。

本病多数预后良好,病变可自行消退或经治疗后消退。

32 Hand-Schüller-Christian病 | 恶性淋巴瘤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