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与化学损伤/刺激剂
核武器与化学武器损伤 |
刺激剂是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人员接触后出现剧烈眼疼、流泪、咳嗽、胸痛而暂时失去战斗力。主要代表有苯氯乙酮(CN)、亚当氏剂(DM)、CS和CR。外军常用来骚扰对方军事行动,并用作“抗暴”剂,目前仍有装备。
(一)分类
按其对刺激作用部位不同分两大类:
1.催泪剂(lachrymator):以眼刺激为主。极低浓度即能引起眼强烈疼痛、大量流泪、怕光和睑痉挛。高浓度对上呼吸道和皮肤也有刺激作用,主要代表有CN和CR。
2.喷嚏剂(sternutator):以上呼吸道强烈刺激作用为主,引起剧烈和难以控制的喷嚏、咳嗽、流涕和流涎,并有恶心、呕吐和全身不适。对眼也有刺激作用,因能致吐,故又称呕吐剂,主要代表有DM。
CS对眼和上呼吸道均有强烈刺激,对皮肤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实际上,任何一种刺激剂的作用都是多方面的。
(二)主要理化性质
刺激剂均为高沸点的固体化合物,性稳定。主要理化性质见表15-4。
表15-4 四种刺激剂的主要理化性质
项目 | 西埃斯 | 西阿尔 | 苯氯乙酮 | 亚当氏剂 |
化学名 | 邻氯苯亚甲基丙二腈 | 二苯并(b,f)-1,4-氧杂吖庚因 | 苯氯乙酮 | 氯化二苯胺胂 |
结构式 | ||||
美军代号 | CS | CR | CN | DM(苏军代号为(P-15) |
外 观 | 白色~淡黄色结晶 | 黄色粉末 | 无色或黄褐色~暗绿色结晶 | 金黄色~暗绿色结晶 |
气 味 | 胡椒味 | 无 味 | 荷花香味 | 无 味 |
溶点(℃) | 95~96 | 72 | 59 | 195 |
沸点(℃) | 310~315 | 244~245 | 410 | |
溶解度 | 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
| 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 难溶于水,稍溶于有机溶剂 |
水 解 | 在中性溶液中半减期为10min;碱性溶液中水解速度更快 |
| 常温时不易水解,碱性溶液中长时间煮沸才能水解 | 极慢,加碱则加速水解,产物仍有毒,也具有喷嚏作用 |
氧 化 | 与高锰酸钾作用生成无刺激性氧化产物 |
| 与强氧化剂(如次氯酸钙)作用,生成物无刺激作用 |
(三)施放方法和毒性
刺激剂都有固体结晶或粉末。使用时可直接喷洒成粉末状,也可用热分散法造成有毒烟雾,弥漫散布于局部空间。
刺激剂对人的毒性见表15-5。
表15-5 四种刺激剂对人的毒性
名称 | 阈刺激浓度* (mg/m3眼) | 骚扰浓度**(mg/m3) | 平均失能剂量 (mg.min/m3) | 半数致死剂量 (mg.min/m3) |
CN | 0.3 | 5 | 80 | 8500~11000 |
DM | 0.1 | 2 | 22 | 15000~30000 |
CS | 0.05 | 1 | 15 | 61000 |
CR | 0.005 | - | 0.64 | - |
- 暴露1分钟引起刺激的起始染毒浓度** 使人不安宁的染毒浓度
参看
窒息性毒剂中毒预防、急救和治疗 | 刺激剂中毒表现与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