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纤颤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心室纤颤

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是引发心脏骤停猝死的常见因素之一。心室连续、迅速、均匀地发放兴奋每分钟在240次以上,称为心室扑动。假如心室发放的兴奋很迅速而没有规律,这就叫或心室颤动(室颤)。室颤的频率可在每分钟250-600次间。

目录

  1. 心室纤颤的原因
  2. 心室纤颤的诊断
  3. 心室纤颤的鉴别诊断
  4. 心室纤颤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5. 参看

心室纤颤的原因

引起室颤的原因有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两类。心源性室颤常见的原因为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缺血;非心源性室颤的常见原因有麻醉和手术意外、严重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触电溺水药物中毒过敏等。

心室纤颤的诊断

室颤心电图特征

①QRS-T波消失,呈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心室颤动波,常由室扑转变而来,波幅>0.5毫伏称粗波型心室颤动,<0.5毫伏称细波型心室颤动。

②f-f之间无等电位线。

③频率在250次/分以上。频率>100次/分者称快速型心室颤动,频率<100次/分者称慢速型心室颤动。

④如夹有心室扑动波则称之为不纯性心室颤动。

心室纤颤的鉴别诊断

应注意区别心源性及非心源性两类所引起的心室纤颤

室颤心电图特征

①QRS-T波消失,呈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心室颤动波,常由室扑转变而来,波幅>0.5毫伏称粗波型心室颤动,<0.5毫伏称细波型心室颤动。

②f-f之间无等电位线。

③频率在250次/分以上。频率>100次/分者称快速型心室颤动,频率<100次/分者称慢速型心室颤动。

④如夹有心室扑动波则称之为不纯性心室颤动。

心室纤颤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易引起室颤的七种药物  洋地黄(强心药):服用本品(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引发室颤。因为老年患者对洋地黄特别敏感,再加上老年人肾功能减低,易造成治疗剂量药物的慢性蓄积,致使洋地黄在血清中的浓度升高而发生中毒,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纤颤等,危及生命。

奎尼丁(抗心律失常药):本品应用于临床已有70多年,是最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之一。但美中不足的是,它可引起室内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室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颤或心室停搏而致猝死

普鲁卡因酰胺(抗心律失常药):本品的副作用与奎尼丁相似,可引发室内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心力衰竭及室颤、心脏停搏等。

吡二丙胺(抗心律失常药):本品可治疗心律失常,但也可引起心律失常、室内传导障碍及心室颤动等严重后果。

胺碘达隆(抗心绞痛药):本品可治疗心绞痛和心律失常,但亦有致心律失常的严重不良反应,特别是它可产生室颤、室性心动过速和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致死性心律失常。

苯妥英钠(抗癫痫和心律失常药):本品的副作用是可致室性早搏、心室颤动、低血压等。

喘息定:临床用本品治疗支气管哮喘,用量不宜过大,否则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引发室性心动过速及室颤猝死。

患者在服用以上药物时,要注意严密观察,提高警惕。一旦出现心室颤动等不良反应要立即停药,并随时急救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