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肥料
目录 |
概述
微量元素肥料(简称微肥)是指含有微量元素养分的肥料,如硼肥、锰肥、铜肥、锌肥、钼肥、铁肥、氯肥等,可以是含有一种微量元素的单纯化合物,也可以是含有多种微量和大量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和混合肥料。可用作基肥、种肥或喷施等。
微量元素是指自然界中含量很低的一种化学元素。部分微量元素具有生物学意义,是植物和动物正常生长和生活所必需的,称为“必需微量元素”或者“微量养分”,通常简称“微量元素”。必需微量元素在植物和动物体内的作用有很强的专一性,是不可缺乏和不可替代的,当供给不足时,植物往往表现出特定的缺乏症状,农作物产量降低,质量下降,严重时可能绝产。而施加微量元素肥料,有利于产量的提高,这已经被科学试验和生产试验所证实。
定量的说,对于作物来说,含量介于0.2~200毫克/公斤(按干物重计)的必需营养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到目前为止,证实作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有硼、锰、铜、锌、钼、铁、氯等。这些元素经过工厂制造成肥料,就叫做微量元素肥料,如七水硫酸锌属于锌肥,硼砂、硼酸属于硼肥,硫酸锰属于锰肥,钼酸铵属于钼肥,硫酸铜属于铜肥,硫酸亚铁属于铁肥等。
简史
微量元素锌、硼、铜、锰、钼、铁等作为植物营养必需元素以肥料的形式进入农业生产系统,开始于20世纪20~30年代,就世界范围来说,自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应用于大面积生产,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发展很快。近20年来,施用面积还在不断扩大。
我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微量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形态。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微肥在生产中的应用,相继发现:大豆施用钼肥增产显著;土壤缺硼,油菜花而不实,棉花蒂而不花;土壤缺锌,水稻僵苗坐蔸,玉米花白苗;针对性施锌、硼肥,增产极显著,大大促进了微肥应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究与应用得到较全面发展。第一,普遍开展了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调查,结果表明土壤缺硼面积多在40%以上,缺锌面积多在20%以上,缺锰、缺铁、缺铜面积分别为10%、5%、1%左右。第二,广泛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取得近30种作物(粮、棉、油、果、蔬莱、特产等)的微肥施用技术及其增产效果,特别是水稻、玉米施锌,棉花、油莱施硼的施用技术规范在全国范国内推广应用。第三,开始在应用理论上进行探讨,阐述了红壤、石灰性土、褐土、黑土、棕壤、紫色土等对锌的吸附固定,解吸释放的特点,论述了缺硼对棉花、油莱、芝麻、芝麻等,缺锌对小麦、玉米、番茄等植株营养与生长发育的影响。第四,锌、硼、锰、铜等微肥施用面积稳步增长,平均每年增长1000万亩,20世纪90年代已达1亿亩,20世纪末达到2亿亩,给农业生产进一步带来巨大的效益。
20世纪50年代我国一些科研教学单位即开始进行微肥肥效试验,20世纪60年代铝肥首先在大豆生产中应用,20世纪70年代锌、锰、铜、硼、铁肥在一些地方应用。1977年中国科学院召开了微量元素学术交流会,肯定了微量元素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特别是湖北、河北、四川等省水稻缺锌“坐蔸”,山东、云南等省玉米缺锌白苗,湖北等地油菜缺硼花而不实和棉花缺硼蒂而不花,引起了广泛注意。1981年国家经委、农业部、化工部、冶金部联合召开了全国微量元素肥料会议,总结、交流了全国微肥生产和农田使用的经验。1983年中国土壤学会召开了全国微量元素学术会议,进一步肯定了微量元素肥料的增产作用,阐明了部分作物缺素症状及其有效防治技术。1982年以来农业部农业局和化工部化肥司组织全国15个科研教学单位成立了全国微肥科研协作组,统一协调微肥的应用研究工作,对微肥施用作物种类的扩大,有效施用条件和后效,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与微肥增产的关系,以及缺素症状和分析测试方法等都进行了研究,特别对水稻、玉米施锌,棉花、油莱施硼经济有效施用技术研究比较系统全面,从而制定出几种主要作物锌、硼肥施用技术规范,对全国微肥的试验、示范、推广应用起了重妥作用。1991年全国微肥面积达12000万亩,是科研生产相结合的范例。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单一微量元素肥料研究应用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以及微量元素之间和大、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研究与应用。
分类
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很多,可以按元素区分,也可以按化合物的类型区分。
1、按元素区分
有钼肥、硼肥、锰肥、锌肥、铜肥、铁肥等。硼和钼常为阴离子,即硼酸盐或钼酸盐;其它元素为阳离子,常用的是硫酸盐(如硫酸锌、硫酸锰等)。
①硼肥:硼砂、硼酸、硼泥(硼渣)、硼镁肥,硼镁磷肥、含硼过磷酸钙、含硼硝酸钙、含硼碳酸钙、含硼石膏、含硼玻璃肥料、含硼矿物、含硼粘土
②钼肥:钼酸铵、钼酸钠、含钼矿渣、三氧化钼、含钼过磷酸钙
③锌肥:七水硫酸锌、氯化锌、氧化锌、螯合态锌、碳酸锌、硫化锌、磷酸铵锌
④锰肥:硫酸锰、氯化锰、碳酸锰、含锰玻璃、氧化锰、含锰过磷酸钙、磷酸铵盐,锰渣
⑤铜肥:五水硫酸铜、一水硫酸铜、螯合态铜、含铜矿渣、碳酸铜、氧化铜、氧化亚铜、硫化铜、磷酸铵铜
⑥铁肥: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螯合态铁、硫酸铁、磷酸铵铁
2、按化合物的类型区分
①易溶的无机盐:属于速溶性微肥,例如硫酸盐、硝酸盐、氯化物等。钼肥则为钼酸盐、硼肥为硼酸或硼酸盐。
②溶解度较小的无机盐:属于缓效性微肥,例如磷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等。
③玻璃肥料:是含有微量元素的硅酸盐型粉末,是高温熔融或烧结的玻璃状物质,溶解度很低。
④螯合物肥料:是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具有螯合作用的化合物,与微量元素螯合的产物。
⑤混合肥料:是在氮磷钾肥中加入一种或多种微量元素制成的混合肥。
⑥复合肥料:是氮磷钾肥与一种微量元素或者几种微量元素制成的化合物。
⑦含微量元素的工业废弃物:其中常含有一定数量的某种微量元素,也可做为微量元素肥料使用,一般都是缓效性肥料。
此外,各种有机肥料都含有一定数量的各种微量元素,是微量元素肥料的一种肥源,但不能认为有机肥料能够完全满足农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
常用种类
1、硼肥:主要是硼酸和硼砂。它们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含硼量分别是17%和13%。通常把0.05~0.25%的硼砂溶液施入土壤里。
2、锌肥:主要是七水硫酸锌(ZnSO4.7H2O,含Zn约23%)和氯化锌(ZnCl2,含Zn约47.5%)。它们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施用时应防止锌盐被磷固定。通常用0.02~0.05%的ZnSO4.7H2O溶液浸种或用0.01~0.05%的ZnSO4.7H2O溶液作叶面追肥。
3、钼肥:常用的是钼酸铵[(NH4)2MoO4],含钼约50%,并含有6%的氮,易溶于水。常用0.02~0.1%的钼酸铵溶液喷洒。它对豆科作物和蔬菜的效果较好,对禾科作物肥效不大。
4、锰肥:常用的是硫酸锰晶体(MnSO4.3H2O),含锰26~28%,是易溶于水的粉红色结晶。一般用含锰肥0.05~0.1%的水溶液喷施。
5、铜肥:常用的是五水硫酸铜(CuSO4.5H2O),含铜24~25%,是易溶于水的蓝色结晶。一般用0.02~0.04%的溶液喷施,或用0.01~0.05%的溶液浸种。
6、铁肥:常用绿矾(FeSO4.7H2O)。把绿矾配制成0.1~0.2%的溶液施用。
肥效
微量元素肥料的肥效跟土壤的性质有关。在碱性土壤中,除钼的有效性增大以外,其他都降低肥效。对变价元素来说,还原态盐的溶解度一般比氧化态盐大,所以土壤具有还原性,铁、锰、铜这些元素的肥效增大。土壤有机质中的有机酸对有些元素有配合作用,跟铁形成的配合物能增大铁的肥效,但会降低铜、锌的肥效。
使用方法
1、土壤施肥:常用的微肥除化学肥料(如硼砂、硫酸锌、硫酸锰等)外,还有整合肥料、玻璃肥料、矿渣或下脚料等,通常都用作基肥和种肥。其施用方法为:在播种前结合整地施入土中,或者与氮、磷、钾等化肥混合在一起均匀施入,施用量要根据作物和微肥种类而定,一般不宜过大。如对水稻,七水硫酸锌每亩施用1公斤,硼砂一般每亩用0.5公斤至1公斤,并要与厩肥等有机肥混合均匀基施,防止集中施用造成局部危害。
2、根外追肥:将可溶性微肥配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对作物茎叶进行喷施。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避免土壤中肥料不均匀而造成的危害,同时也可以在作物的不同发育阶段,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多次喷施,以提高肥效。有条件的地区在大面积施用时可采用机械操作或飞机喷洒,一般喷洒浓度为0.01%至0.05%。
3、种子处理:播种前用微量元素的水溶液浸泡种子或拌种,这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使用方法,可大大节省用肥量。如硼酸或硼砂的浸种液浓度为0.01%至0.03%。每500公斤种子仅用5升这种溶液。大豆用钼酸铵拌种,每亩只需要10克至20克。
注意事项
1、注意施用量及浓度
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而且从适量到过量的范围很窄,因此要防止微肥用量过大。土壤施用时还必须施得均匀,浓度要保证适宜,否则会引起植物中毒,污染土壤与环境,甚至进入食物链,有碍人畜健康。
2、注意改善土壤环境条件
微量元素的缺乏,往往不是因为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低,而是其有效性低,通过调节土壤条件,如土壤酸碱度、氧化还原性、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含水量等,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微量元素营养条件。
3、注意与大量元素肥料配合施用
微量元素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都是同等重要、不可代替的,只有在满足了植物对大量元素需要的前提下,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才能充分发挥肥效,才能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