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鞭毛生物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医宝典 > 后鞭毛生物
 
后鞭毛生物
化石时期: 新元古代至今
Amanita muscaria 01.jpg
科学分类
域:真核生物域 Eukaryota
(未分级)单鞭毛生物 Unikonta
后鞭毛生物 Opisthokonta
子类群

后鞭毛生物真核生物的一个主要类群,包括动物和真菌,以及原生生物领鞭毛虫门和中粘菌门基因和超结构的研究都强烈地支持后鞭毛生物会形成一个单系群。其共同的特征在于其鞭毛细胞,如大多数动物的精子壶菌门孢子,都有单一个位于后侧的鞭毛在推动它们。这也是此一类群名称的由来。相对地,其他真核生物的鞭毛细胞是由一个或更多个位于前侧的鞭毛包推动的。

动物和真菌之间亲近的关系是汤玛斯·卡弗利尔-史密斯于1987年首先提出来的,并在之后的基因研究中得到了证实。早期的种系发生学将真菌放在植物和其他有平滑脊粒线体的类群附近,但其地位是变动的。汤玛斯·卡弗利尔-史密斯和施特希曼主张单鞭毛真核生物如后鞭毛生物和变形虫门一起组成了称之为单鞭毛生物的类群,而和其他双鞭毛真核生物(称之为双鞭毛生物)相区隔。

目录

  1. 系统分类
  2. 另见
  3. 参考文献
  4. 参考来源

系统分类

  • 菌物总界 Holomycota
    • 真菌界
      • 包括 壶菌门 (先前被认为是原生生物)
      • 包括 微孢子虫 (先前被认为是原生生物)
      • 包括 透明针形藻属 Hyaloraphidium (先前被认为是绿藻,现在被归类为壶菌)
      • 不包括卵菌纲 (水霉)(现在被归类为不等鞭毛生物)
      • 不包括网粘菌纲 (现在被归类为不等鞭毛生物)
      • 不包括粘菌纲 (现在被归类为变形虫)
    • 罗兹壶菌目 Rozellida
    • 泉生虫目 Fonticulida
    • 核形虫目 Nucleariida
  • 动物总界 Holozoa
    • 中粘菌门 Mesomycetozoea
      • 肤胞虫目 Dermocystida
      • 鱼孢霉目 Ichthyophonida
      • 外毛菌目 Eccrinales
      • 变形毛菌目 Amoebidiales
      • 珊瑚壶菌属 Corallochytrium
    • 蜷丝生物 Filozoa
      • 蜷丝球虫纲 Filasterea
        • 快孢子虫目 Capsasporida
        • 小球虫目 Ministeriida
      • 领鞭毛虫门 Choanoflagellata
      • 动物界 Animalia
        • 包括 黏体动物 (Myxozoa) (先前被认为是原生生物)

另见

  • 单鞭毛生物双鞭毛生物
  • 领鞭毛虫门

参考文献

  • Cavalier-Smith, T.. The origin of fungi and pseudofungi//Rayner, Alan D. M. (ed.). Evolutionary biology of Fungi.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Press. 1987: pp. 339-353. ISBN 0-521-33050-5. 
  • Wainwright, P.O.; et al.. Monophyletic origins of the metazoa: an evolutionary link with fungi. Science. 1993, 260: 340-342. ISSN 0036-8075. 
  • Stechmann, A.; Cavalier-Smith, T.. Rooting the eukaryote tree by using a derived gene fusion. Science. 2002, 297: 89–91. ISSN 0036-8075. 


参考来源